APP下载

多动症儿童课堂注意力的干预个案

2015-08-15杜文洁

现代特殊教育 2015年17期
关键词:奖惩制度多动症注意力

● 杜文洁

一、个案情况与分析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郑( 化名),8 岁,男孩,经诊断为多动症,在培智学校就读一年级。该生上课注意力易分散,很难安静地坐下听课,上课时常离开座位,并且不听教师的劝阻。在进行户外活动时,不按教师的指令活动,到处乱跑。用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对小郑进行评量,结果显示:前庭轻度失调,本体感轻度失调,学习能力发展不足。

(二)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行为评估

1.注意力不集中行为的界定

本研究将“ 注意力不集中行为”界定为:上课不听讲,和其他学生交头接耳,离开座位,在教室里乱跑,或凝视一处,走神、发呆,提问时常不知道提问的内容。

2.注意力不集中行为的观察

观察发现, 小郑课堂注意力分散次数并非在每节课上都是恒定的, 而是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如课程内容、授课教师、授课形式、奖惩制度、课堂提示方式以及小郑本身的身体状况等。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我们制作了小郑课堂注意力观察记录表( 表略)。 利用持续记录法,对小郑一天6 节课注意力集中程度进行观察记录,持续两周。

3.观察结果和分析

经过对小郑两周的观察, 发现他的注意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1)注意的选择性差。 上课时,如果教师出示一个他没见过或者感兴趣的教具,小郑就会不顾课堂纪律、不听劝阻,到讲台上去拿教具玩。 可以看出,小郑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他的注意力是不自觉、无目的的。

( 2)注意的稳定性低。 小郑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保持时间短暂。课上经常动来动去,注意教师讲课的时间不到1 分钟,甚至整堂课都在为所欲为。小郑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很差,需要教师的监督。在进行生字描写时,短时间关注要求他描的内容,“ 点到即止”后又进行下个字的描写。 注意力维持时间短暂。

( 3)注意的转移性差。教师尝试剥夺小郑感兴趣的东西,用另一件他感兴趣的食物代替。刚开始他很不愿意,在强力地剥夺后,其注意力会转移到替代事物上。因此,小郑的注意力转移性差。

(三)小郑注意力问题的原因分析

1.受课程内容、授课教师影响

小郑对于感兴趣的课程( 绘画、运动)注意力集中时间较长;对于不感兴趣的课程( 数学、语文)注意力时间较短,上课经常扰乱课堂秩序。对于班主任的课,注意力集中时间较长,扰乱课堂的行为较少;对于其他教师的课,注意力易分散,常不经允许随意在课堂中走动。

2.受授课形式、奖惩制度影响

小郑在班级授课制形式下,注意力易分散,常在课上与其他同学打闹,注意力不集中在上课的内容。但在个训课上,小郑的注意力维持时间明显增长,一对一授课中小郑的注意力有所提高。 此外,在授课内容上,小郑对于视频类直观授课内容注意力维持时间长, 且不需要教师的督促,能安静看视频。教师若承诺给课上表现好的小朋友奖励, 那节课小郑的注意力集中度就会有所提高。 但在整节课中,小郑会经常向教师要奖励。

3.提示形式对小郑注意力的影响

提示形式包括眼神、口头、行动、铃声等。教师以行动来提示,小郑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对于教师口头提示和眼神提示,小郑会有所觉悟,但是注意集中时间相对较短;对于铃声提示,小郑注意集中程度最低。

4.个人身体状况的影响

在两周的观察期间, 了解到小郑在服用控制多动行为的药物时,注意力较集中。天气严寒或燥热,身体舒适度低时,小郑的注意力较低,反之则注意力较集中。

二、实施干预

对小郑课堂注意力的干预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对小郑进行专业的注意力训练,提高其注意力;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一)制定和实施注意力训练计划

通过了解小郑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以及原因分析,对小郑制定了注意力自我控制训练方案。训练形式为个训, 训练时间为每天中午12 点10 分至12 点45分。 训练主要包括以下3 个要点。

1.自我控制

给小郑出示注意力自控记录表,向小郑说明规则:本记录表,有笑脸和哭脸两个图案。当小郑在规定时间内表现专心,自己就在笑脸上画“”;如果表现不专心,自己就在哭脸上画“”。 在测试过程中,要适当运用提示音,从具体的“ 我有没有在做我应该做的事”到“ 叩叩”声再到取消提示音。通过反复训练,提高小郑的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

2.关注过程

测试过程从4 个方面入手: 一是测试时间不断增加。 二是提示音由具体的“ 我有没有在做我应该做的事”到抽象的“ 叩叩”声。 三是教师由在场到不在场。 四是任务安排由小郑感兴趣的任务到不感兴趣的。

3.及时反馈

每次训练过后, 都对小郑此次训练的情况进行总结。 指出小郑表现好的时候,给予物质奖励。 告诉小郑做得不好的地方,提出希望:下次能更加集中注意力。

(二)教师改进教学策略

1.改进课程内容、授课形式

在小郑不感兴趣的课上, 教师可多使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动画、视频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 授课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不一定要拘泥于教室中,例如数学课可以到蒙台梭利教室,坐在地毯上,应用蒙台梭利教具进行教学。

2.改进授课教师态度、奖惩制度

授课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态度, 在课堂上给小郑多一些关注。 教态自然、温和,避免引起小郑情绪波动和敌对行为。 严格制定、执行班级奖惩制度,对于课堂行为表现好的学生给予物质奖励, 并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逐渐减少物质强化物,用社会性强化物替代。

3.改变小郑课堂周围的环境

为了便于督促,授课教师把小郑安排在第一排,这样在教师的不断督促和指导下, 其不适宜行为相应减少。 与此同时,还教育其他学生不要歧视小郑。

三、干预效果与思考

将两周前小郑每节课注意力分散次数与两周后的次数进行比较, 发现两周后小郑注意力分散的次数明显下降, 说明对小郑注意力的训练以及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调整对小郑的注意力集中有很好的效果。

通过本案例的研究, 在提高多动症儿童课堂注意力方面,我们得到以下启示。

一是提高多动症儿童注意力应从两方面入手:多动症儿童本身和课堂的引导者教师。 对多动症儿童本身可以进行一些训练注意力的方法来提高注意力,这方面的关键在课后, 采用的注意力训练方法应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从教师方面来提高儿童注意力,关键在于课堂,教师教学方式应多样化。

二是提高多动症儿童课堂注意力还需要课堂上其他学生的帮助。教师应对其他学生进行教育,课堂上督促多动症儿童,在受其干扰时应不予理会,认真听课,用自己正确的行动来感染多动症儿童。

三是提高多动症儿童注意力除了儿童自身以及教师同学的帮助,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儿童在家中做作业或看书时,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醒儿童集中注意力。教师和家长的态度、目标应当一致,共同为提高多动症儿童注意力努力。

对于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儿童来说, 注意力分散是最大的特征,也是最难矫正的,以上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只能减少课堂注意力分散的次数,一定程度上改善注意力分散情况。要想真正通过行为矫正彻底地提高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儿童课堂注意力,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奖惩制度多动症注意力
让注意力“飞”回来
People with ADHD(多动症)have Different Brains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赶走“多动症”的小恐慌
论高效发挥奖惩制度的积极作用
浅谈如何做好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工作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清代官吏制度及其实施之得失辨正
与多动症儿子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