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秋葵功能成分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2015-08-15曾俊美郑启翔廖火旭

现代食品 2015年19期
关键词:黄秋葵果胶黄酮

◎李 颖*,曾俊美,郑启翔,廖火旭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俗名羊角豆、咖啡秋葵、毛茄、补肾果等,为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性喜温暖,原产于非洲,素有蔬菜王之称,其嫩荚富含果胶及多糖组成的粘性物质,其茎、叶、芽、花、种子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盐等活性成分物质,具有极高的营养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而且还能作为一种园林绿化观赏植物,因此,近几年在国内越来越受欢迎[1]。

由于黄秋葵功能活性成分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笔者就提取其多糖、果胶和黄酮等功能成分的方法与技术进行综述,旨在为黄秋葵功能性成分的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

1 黄秋葵功能成分作用

黄秋葵多糖可作为营养强化剂、增稠剂、悬浮剂和澄清助剂,具有增强体质和抗疲劳等保健作用[2]。其果胶能促进机体内有机物的排泄,减少体内毒素,还能降低体内的胆固醇含量;果胶和多糖等组成的粘性物质,对人体具有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等保健作用,适当多食可增强性功能,还可以增强人体的耐力;另外黄秋葵低脂、低糖,可以作为减肥食品[3-4]。由于其含锌和硒等微量元素,可增强人体防癌抗癌能力;且含有较多维生素A能有效保护视网膜,确保良好的视力,能防止白内障的产生。黄秋葵中富含维生素C,可预防心血管疾病,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而且维生素C和可溶性纤维(果胶)结合,有利于皮肤的保健,可以代替一些化学护肤用品[5-7]。植物多酚具有抗氧化、抑制酶活性、抗致突变、抑菌、消炎和降血压等多种生物活性[8]。生物类黄酮是一种具有较强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的物质,其抗氧化作用甚至比维生素C、维生素E还要高,还具有降脂、抗心血管疾病、抗骨质疏松和防癌抗癌等作用,可在医药、化妆品、食品方面广泛应用[9]。

2 黄秋葵功能成分提取方法与技术

2.1 多糖的提取

2.1.1 超声波辅助法

超声的机械化学作用可破坏细胞壁,加强细胞内的传质作用,从而提高植物中有机化合物的提取速率,同时超声波产生的“空化”作用可极大提高有效成分提取率。黄诚等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黄秋葵多糖[3],得出最佳料液比、时间、提取液pH值、和温度分别为1∶50、20 min、9和70℃,并在该条件下黄秋葵多糖的得率达6.8%。刘怡彤等利用同一方法提取黄秋葵多糖[10],得到最佳超声时间为90 min,超声温度为45℃,料液比为1∶45,超声功率为84 W,并在此条件下多糖的含量可达2.671 mg/g。

2.1.2 微波辅助法

微波辐射加热导致植物细胞内的极性物质产生大量的热,液态水汽化,产生的压力将细胞膜和细胞壁冲破,进而导致胞外溶剂进入胞内溶解并释放胞内多糖等物质,较大程度提高了多糖等物质的萃取效率。高愿军等以蒸馏水作为提取剂[11],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黄秋葵多糖,在微波功率为650 W,料液比为1∶25(g/mL),浸提温度90℃条件下提取5 min,多糖含量可达2.64%。该方法显著缩短了提取时间。

2.1.3 纤维素酶法

酶法是利用酶反应将原料组织分解加速有效成分的释放和提取。高愿军等采用纤维素酶法浸提黄秋葵多糖[11],不仅高效、易操作而且对环境友好,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5℃,酶解pH4.8,加酶量2%,料液比1∶35(g/mL),在此条件下得到多糖提取率为6.32%。

2.1.4 水提醇沉法

任丹丹等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黄秋葵粗多糖[12],经此提取方法得到黄秋葵粗多糖的产率约为0.40%。水提取的缺点是耗时长且效率低。

2.2 果胶的提取方法

2.2.1 酸解盐析法

黄诚等采用酸解盐析法[13],以黄秋葵去籽干果为原料提取果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是pH=4,料液比为1∶10,温度70℃,酸解时间110 min,无机酸类型为硫酸,在此条件下黄秋葵果胶的得率能达到29.10%。

2.2.2 微波辅助酸提醇沉法

李加兴等运用微波辅助酸提醇沉工艺[14],以黄秋葵干果为原料提取果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工艺参数得到最适宜的微波功率为590 W,pH为2.9,浸提温度为74℃,在该工艺条件下浸提30 min可得果胶提取率为24.81%,与传统直接加热法相比大大缩短了浸提时间并提高了提取效率。

2.2.3 酸解醇沉法

刘晓霞等以黄秋葵花粉末为原料[15],采用酸解乙醇沉淀的方法提取黄秋葵花果胶,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料液比为1∶30,提取温度为90℃,盐酸溶液的pH=1.60和提取时间为2.76h,在此条件下提取果胶的平均得率达32.46%。酸解醇沉法虽然提取率高,但提取温度也高,且耗时长,安全性低,酸提取易破坏果胶多糖的空间结构及活性。

2.3 黄酮的提取方法

2.3.1 超声辅助法

李加兴等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黄秋葵中的黄酮[16],并经响应面优化得出在250 W超声功率下,料液比1∶25(g/mL)、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21min、乙醇体积分数50%,此条件下黄酮得率可达4.85%,该条件下制得的黄酮对氢氧根离子、过氧根离子、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6.00、3.28、2.98 mg/mL,最大清除率可分别达31.49%、64.40%、62.22%且该工艺下制得的黄酮具有较强的还原力,表现出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2.3.2 醇提法

李南奇等以黄秋葵粗粉为原料采用醇提工艺提取黄酮[17],实验发现55%乙醇提取的黄酮较好,说明黄秋葵中黄酮可能是以黄酮苷的形式存在。当乙醇浓度小于50%时,提取液非常粘稠难以抽滤,但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抽滤将变得容易,且胶状物大幅度减少。该提取工艺简单、易行而且快捷稳定,可为进一步对黄秋葵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手段。

2.3.3 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

盛玮等采用响应面优化超声微波协同法提取黄秋葵花中总黄酮[18],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时间为275 s,微波功率为263 W,乙醇浓度为70.3%,料液比为1∶30.2(g/mL)的条件下可获得黄秋葵花中总黄酮得率为3.937%。该方法萃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提取方法。

2.4 多酚的提取方法

2.4.1 复合酶法

汪殿蓓等采用复合酶法提取黄秋葵嫩果多酚[8],经优化工艺后提取率可达29.156 mg/g。该方法有效可行且用复合酶法提取植物活性成分具有无污染、条件温和、抽取效率高等优点,而且本次试验中复合酶采用的是水溶解,兼顾了食品安全。

2.4.2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刘怡彤等采用超声波辅助水提黄秋葵多酚[10],在超声功率 84 W,温度 45 ℃,料液比为1∶45的条件下超声90 min可获得黄秋葵多酚的含量为4.207 mg/g。

2.5 油脂的提取

2.5.1 超声辅助索氏提取法

唐萍等以黄秋葵籽粉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索氏提取黄秋葵籽油[19]。提取溶剂为正己烷、料液比1∶9、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75 min、超声功率80 W,在该条件下,黄秋葵籽油得率为26.26%,所得黄秋葵籽油清亮透明,色泽浅黄,品质好。

3 前景与展望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功能性食品需求也日益增加,黄秋葵因其突出的功能特性越来越受到广泛地关注和重视。黄秋葵功能成分的提取从传统的溶剂萃取法到超声波辅助法、微波辅助法、酶法等技术的应用,总体来说提取效率有所提高,提取成分物质纯度有所改善,随着科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未来提取的技术方法将不断改进,引入高新技术,实现更高效的提取,并逐步走向标准化。黄秋葵提取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其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

[1]薛志忠,刘思雨,杨雅华.黄秋葵的应用价值与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保鲜与加工.2013(2).

[2]宫慧慧,于倩,王恩军,等.黄秋葵的应用价值和产业化开发前景[J].山东农业科学,2013(10).

[3]黄诚,喻晓梅,尹红.超声波提取黄秋葵多糖的工艺条件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11).

[4]单承莺,马世宏,张卫明.保健蔬菜黄秋葵的应用价值与前景[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2(2).

[5]董彩文,梁少华.黄秋葵的功能特性及综合开发利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5).

[6]宋聚红,卢天啸,华靖斌.绿色保健型蔬菜黄秋葵[J].蔬菜世界,2015(8).

[7]刘娜.黄秋葵的综合利用及前景[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6).

[8]汪殿蓓,李建华.复合酶法提取黄秋葵嫩果多酚的工艺优化[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4(26).

[9]刘爱敬,廖争争,郭琳.大孔树脂纯化黄秋葵黄酮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5(16).

[10]刘怡彤,段振华,马华林,等.超声波辅助提取黄秋葵多酚和多糖的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3(21).

[11]高愿军,幸美佳,周靖琦,等.2种方法提取秋葵多糖工艺研究[J].食品科技,2013(11).

[12]任丹丹,陈谷.黄秋葵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其体外结合胆酸盐能力的分析[J].食品科学,2010(18).

[13]黄剑波,孙哲浩,张英慧.黄秋葵果胶提取工艺的初步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06(5).

[14]李加兴,覃敏杰,吴越,等.响应面法优化黄秋葵果胶微波辅助提取工艺[J].食品科学,2013(14).

[15]刘晓霞,苏平,吴秋敏.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黄秋葵花中果胶的提取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4(16).

[16]李加兴,陈选,邓佳琴,等.黄秋葵黄酮的提取工艺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科学.2014(10).

[17]李南奇,孙炜,肖锋,等.正交试验优选黄秋葵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

[18]盛玮,滕井通,薛建平.响应面优化超声-微波协同提取黄秋花中总黄酮工艺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5(8).

[19]唐萍,鲜欣言,胡怀容,等. 超声波辅助提取黄秋葵籽油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J].中国油脂,2014(8).

猜你喜欢

黄秋葵果胶黄酮
无公害黄秋葵种植技术浅析
黄秋葵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从五种天然色素提取废渣中分离果胶的初步研究
桑黄黄酮的研究进展
卵磷脂/果胶锌凝胶球在3种缓冲液中的释放行为
HPLC法同时测定固本补肾口服液中3种黄酮
MIPs-HPLC法同时测定覆盆子中4种黄酮
DAD-HPLC法同时测定龙须藤总黄酮中5种多甲氧基黄酮
黄秋葵
黄秋葵新品种苏秋葵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