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会话原则分析

2015-08-15年玉萍

语文学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顺利进行蔡康永礼貌

○年玉萍

(宝鸡文理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宝鸡721013)

说话对一个生理正常的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但那只能说每个正常人能说话,说话是一门艺术,会说话则是需要学习的,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关于如何学习说话、巧妙说话、提高说话技巧的书非常多,但大多数是讲一些抽象的或富于哲理的话。《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两本书分别由40篇短文构成。文章中的每一篇都讲了一个小故事,作者通过这些小故事告诉人们,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情况应如何进行对话,其中包含了言语交际中的各种原则和技巧。本文主要从会话的角度来分析《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中的会话原则,即“道”。(以下简称《说话之道》)

言语交际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会话,会话需要听说双方的合作,交际双方需要遵循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才能保证交际顺利进行。

一、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是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提出的,他指出在言语交际中,双方都希望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因此交谈时都应该遵循合作原则。合作原则包括四个准则:

(一)真实准则

真诚、诚实是做人的根本,说话也要讲求真实,说真话,不要讲假话。在人们的交往中,说话人和听话人都极力想让对方相信他的话是真的。所以说,跟人说话,或听人说话一定要用心,正如蔡康永所说,“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说话之道》中说“招待客人,别只用钱,不用心”,也就是说招待客人用钱不用心,钱花得再多,也不一定有好的效果。反过来,如果不用多少钱却很用心地招待客人,就算只吃饺子或意大利面,也很容易创造出一个和谐满意的聚会。“一个人,如果能做到把对方看在眼里,放在心里,就算只维持一顿饭的时间,也能让对方觉得被重视,如沐春风。”这些都说明,在日常交际中,要保持真实,否则,往往会弄巧成拙。可见,只有真诚才是会话合作顺利的保证。

(二)适量准则

适量准则要求说话人说的话不多不少,既使人不会感到信息量不够,也使人不会感到啰嗦。

俗话说,话多必有误,的确,“话多就是失效!”。《说话之道》中认为,“话多”不等于“口才好”,更多时候,“话多”等于“口才差”“讨人厌”,“如果不想让自己长篇大论半天,到头来仍被忽视,那就先在脑中把想法整理好,再简明并郑重地告知对方”“别让自己的话掉了一地也没人接,变得不值钱”。就是说,我们说话要注重重点,不要废话连篇。《说话之道》中谈道:人能够集中精神“听事情”的时间大概只有十五分钟,所以,我们要“每十五分钟,试着只讲清楚一件事”,“一场讲演,或一集节目能让人记住三件事,已经是非常好的内容了”。剩下的时间,可以逗他们开心,激发他们的兴趣。说话是这样,开会发言致辞等更是如此。开会发言致辞“不要超过三分钟”,就是说讲话一定要抓住要点,简明扼要,会取得好的效果。

(三)相关准则

相关准则即说的话要与话题相关,不能离题万里,或避而不答,或答非所问。与人交往,由于年龄、身份、地域、性格、爱好等等不同,要让谈话正常进行,最起码的一点是要彼此之间谈论相关的话题,否则,会“话不投机”,你说东他说西,交谈就无法进行下去。例如和长辈们谈话,首先要跟长辈学会“凑趣”,即谈论长辈们感兴趣的话题。当和不熟悉的人交谈时,如果找不到合适的话题,为了避免冷场的尴尬场面,《说话之道》建议我们不妨“赞美别人一句”,“别人赞美你一句,你就回一句赞美”,这样,既可以使陌生的人之间迅速找到相关的话题,同时,也能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场面使得谈话顺利进行下去。正如《说话之道》中的名言:“别人骂你一句,你回骂他一句,这叫吵架;别人赞美你一句,你就回一句赞美,这就叫社交。”

(四)方式准则

方式准则要求讲话简明有条理,不要晦涩或有歧义,要注意方式和技巧。当你干了一件错事,想让对方或上司原谅时,要学会“求饶”,但求饶有诀窍,《说话之道》介绍的道歉方式是,“应该把自己的过错,造成的麻烦,先在自己的脑子里过滤一下,然后,想一下可以采用的补救措施大概有哪些,接下来,就是勇敢地向对方说明自己犯了什么错误,有多清楚这样的错给对方带来了多大的麻烦,添了多少困惑”,因为你的道歉,充满了“自我反省”的理性气派,对方可能会饶恕你,“你用呆板的说法,就会得到呆板的反应。你用比较有滋味的说法,就可能得到比较有滋味的反应”。要想使自己的话能吸引对方听下去,《说话之道》中介绍要采用“悬疑式说话”,即让对方会追问“后来呢?”,讲的是说话要注意方式方法技巧。

二、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是指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应遵循社会礼貌规范。礼貌原则是英国语言学家布朗、列文森、利奇等人继格赖斯的合作原则之后提出来的,是对合作原则的补充和完善。礼貌原则包括六条准则:

(一)得体准则

多说利于别人观点的话,自己多吃亏,让别人多受益。比如和别人交谈时,想知道一些事情,那么提问的一方,“问的问题越具体,回答的人越省力”。也就是你问的问题很得体,对方回答起来也很自然。例如“你旅行时会乱买东西吗?”比问“你喜欢去什么样的国家旅行?”要得体。

(二)慷慨准则

多表达对别人有利的观点,使自己多吃亏少受益。当我们遇到对方和自己意见不同,争论不休时我们不妨“把那个无谓的胜利让给对方”这会显得你度量很大,很慷慨,对方也会很乐意跟你合作,因为,只有“懂得认输的人很懂说话”。

(三)赞誉准则

少讲有损于别人的话,对别人多赞誉少贬低。要想让交谈顺利满意地进行下去,我们一定要学会称赞对方,多发现对方的优点和长处,多用肯定的词语和句式,尽量避免否定的词语和句式。所以,蔡康永认为,我们要学会仔细观察人或事物,发现对方最渴望的部分,然后赞赏,这样,会增加对方的自信心,同时你也会在对方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每个人都有“最渴望被人称赞的那部分”。

日常生活中,情况不如意的时候,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如果对一个对象,已经抱怨了三件事时,就改成抱怨一件事,跟着赞美一件事,会发现,抱怨还是赞美,实际是自己一念之间的事”,每吐槽一件事,就跟着称赞一事,情况会发生大的转变。

(四)谦逊准则

对自己少表扬,多贬低。日常生活中,彼此交往免不了遇到这些事:有人让你帮他办件事,但你自己有更重要的事不能帮这个忙,或别人请你和陌生人去吃饭,你不想去等等。这时候我们要学会说不,但是“说不的时候,尽量怪自己,把责任归在自己头上”。可以多检讨自己做事很慢,有很要紧的活还没干完,不愿意去和陌生人吃饭,可以说自己和陌生人吃饭不习惯,放不开,会影响气氛,让大家扫兴。总是谦逊地检讨自己、贬低自己,以求得谈话顺利进行。

(五)一致准则

尽量让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保持一致,减少分歧。蔡康永认为“如果碰到对方,要求你跟他站在同一阵线”时,我们只能让对方尽情宣泄他的不满,你先和他保持一致。

(六)同情准则

在感情上尽量减少对立,同情对方。当好朋友向你倾诉她的不幸或遭遇时,我们常会说“我懂……,我理解……我明白”等,这就是在感情上尽量同情对方的表现,让对方尽情去倾诉,《说话之道》认为:“倾诉”和“饿了必须吃东西一样”,是我们活下去的生存之道。如果“你关心一个人,就会找话题跟他聊,让他说话。你关心一个人,就会给他机会,让他对你倾诉”。

三、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具体运用

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要求一致,有时候也有违背的情况。

(一)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一致

交往过程中,合作非常重要,所以合作礼貌应和谐统一,是交往顺利进行的保障。但是,有时候,我们必须问一个很尖锐的问题时,“可以倒退回去两三步”。比如《说话之道》中说,你猜到对方在吸毒,直接去问“你在吸毒吗?”,这样的问题比较尖锐,这样质问,指责的口味太重,也缺乏礼貌。为了让会话顺利进行下去,我们可以倒退回去两三步,换成“你不快乐是因为离婚吗?”“离婚以后,是不是过得很痛苦?”“吸毒是因为不快乐吗?”这样提问,对方不会觉得你排斥他,或者是在教训他,会觉得是朋友间的一种关心和关爱,这样,既保证了交谈顺利进行,还体现了对对方的尊重,是会话过程中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一致的体现。

有时候对方的话题你不感兴趣,为了让交谈进行下去,同时为了礼貌,不要让对方感觉到被冷落,蔡康永认为:最棒的接话多半是“为什么?”“怎么会?”“真的吗?”“那怎么办?”“后来呢?”“原来是这样!”等。

(二)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违背

会话原则中以合作、顺利为前提,但是,在具体交往中,为了交谈正常进行,经常会出现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违背的情况,这样,才能能使会话更有技巧,问得幽默,答得巧妙。《说话之道》谈道,如果有人拜托你一件很麻烦,或者你很不想做的事情,你在回答的时候,在当下就该设下许多障碍。设下一些障碍,给自己一点缓冲的时间,如果后来仍然拒绝,起码有退路,就算不去帮忙,朋友也会感谢你。这就是违背了合作和礼貌的原则。

“有道理的问题,有的问出来,就不一定恰当”,比如:面试时,每个应试者非常关心津贴、伙食、休假、福利等问题,这些的确是求职者最关心的问题,是“有道理的问题”,可是求职者如果面试时去问这些,给人的印象就是你这个人很计较,所以,一般形成一个模式,这些很关心的问题不能直接问,即使问,也要委婉地表达,或要显示自己不计较这些。这种交谈方式实际上就是顺应了合作原则,但违背了礼貌原则。

日常谈话中,经常会出现话题卡住的情况,我们可以“换一个话题”,“不必用力挽救”。这里其实阐述了会话过程中可以违背合作原则中相关准则的问题。在会话过程中,如果你说一个话题,说两句被卡住了,双方没有话来接,可以先放弃相关准则,另外找话题,看能否引起对方的兴趣,这样,既可以使会话顺利进行下去,又可以避免出现冷场或尴尬的局面。

日常生活中的谈话因为时间、地点、对象等情况随意性很大,要具体阐述一些固定的方法不容易。俗话说“话有百说,巧说为妙”,可见,要取得“妙”的效果,确实有“巧”的方法,但是这个方法,语言学家们也都想方设法去分析、总结,可是,多数比较抽象,要学会并且运用自如真不容易。《说话之道》就是用浅显、易懂的小故事的形式告诉人们一些技巧,让人慢慢从中能悟出具体的做法。正如书中所说:乡间老农一句话,常常比庙堂之上大人物一百分钟的演讲动人,因为老农那句话里面的“生命含量”很高,能够打动我们。仔细品读这本书,能使我们“透过说话,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这就是我相信的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1]李宇明.语言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蔡康永.蔡康永的说话之道[M].沈阳出版社,2010.

[3]蔡康永.蔡康永的说话之道2[M].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

[4]罗海燕.蔡康永的说话之道:道出会话之“道”[J].名作欣赏,2013(9).

[5]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顺利进行蔡康永礼貌
科学课,合理的材料利于课的进行
科学课,合理的材料利于课的进行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礼貌举止大家学 !
礼貌举止大家学!
我必须爱一个真实的人
暗恋是一种礼貌
有时,说的比做的更重要
教 养
2014级中央党校研究生班招生考试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