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进行高效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2015-08-15刘水清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回收站小学生信息技术

◆刘水清

(吉林市船营区第二十五小学)

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逐步落实,信息技术课程成为孩子们的一门必修课。信息技术实际上是人类对载有信息的数值、文字、声音、语言、图像等进行采集处理和储存传输的知识经验及其手段和工具的综合,是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课程,信息技术课程肩负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质,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应用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重要责任,是信息技术课的价值所在。那么,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环境,需要教师结合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从多角度入手来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得到一定的培养。针对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需要从四个方面来探究。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各种事物、新生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从而表现出极强的求知欲和表现力。事实上,许多孩子都是因为对于计算机的好奇心而学计算机的,我们要充利用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实际情况,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信息技术课应该多给学生展示的空间,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能够巩固所学,增加自信心。同时,对于学生的作品给予恰当的评价,体现教师尊重和激励学生的创造力。比如,在学习电脑绘画时,我们可以创设庆祝六一儿童节的活动场面,在活动区设立图画展台,让学生自己动手在电脑上画一幅庆祝儿童节的作品放到展台里。这样学生的兴趣高涨,很快就能学会电脑绘画了。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引导学生乐学,对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要经常通过游戏化学习、活动式学习等形式,让学生紧绷的神经得以舒缓,久蕴的能力得以释放。

二、课堂教学过程注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

“兴趣的源泉在于体会到智慧能统帅现实和事实”,这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的一句话。在小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而小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当以启发代替灌输,以辅导代替管制。上课开始,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愿意学,是一堂高效课成功的关键。所以,每节课的开头,教师的语言非常重要,它能调动学生对这堂课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还应当精心地准备教学设计,因为有效的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又一重要因素。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情节时,要注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好奇心强,持久性差”这一层面的问题,要做到多在“趣”字上下功夫。教学环节的设计应该注意富有趣味性、形式多样化,让学生在玩乐和趣味中放松地学习,同时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始终保持。

三、鼓励创新,激发学生的潜能

著名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在课堂实际操作中,教师应当给学生设置一个“支点”,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积极探索、树立创新意识,尽最大可能的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在课堂上,教师一味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大都会创作出和老师相同的作品,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收集资料让学生自己讨论并创作出有自己特色的作品,不可千篇一律,长此以往,学生就勇于探索、尝试创新了。学生体验到创作的乐趣,体会到只要敢于创新、大胆尝试就会成功,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他们自己也会将自己内在的潜能发挥出来。人的潜能是无限的,问题在于你有没有将你的潜能发挥出来,有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所以,教师要想高效地完成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还应该在激发创新潜能方面下功夫。

四、化难为易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对于小学生而言,专业术语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举一些合适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那么学生对于问题就能轻松解决,对掌握效果也较好。比如,对于小学生而言,“回收站”我们可以比喻成“垃圾箱”,孩子们对“垃圾箱”的用途比较了解,从而明白“回收站”就是存放不用的文件,当想用的时候,可以到其里面寻找出来;如果把“回收站”里的文件删除了,就相当于把“垃圾桶”里的东西送到垃圾处理中心,就永远无法找回了。这样比喻,学生就能轻而易举的掌握“回收站”的用途了。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不是一门理论课程,它是一种工具,一种技能。因此,在教学时可以适当调整顺序,把较难的技能分成几部分教学,减小难度,避免枯燥乏味打击学习兴趣。比如,打字内容的教学,先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字母输入联系;然后学习拼音输入汉字时,先输入一句名诗并进行动态处理;最后再打一小段课文并对它进行编辑排版。这些操作技能分段教学,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由易到难,让学生在不同的阶段还能掌握不同的技能。

五、总结

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给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但我相信,只要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全面考虑学生的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理解能力;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要,努力创造条件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使学生在一次次成功地体验中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他们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探索之中。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学以致用”的原则,努力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探究中,我们还需要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学习反思,为成功高效的课堂贡献一份力量。

[1]邬家伟.信息技术教学论[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3.

[2]李横溢,李雪梅.信息技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2010,(01):70 -71.

[3]章剑卫.基于课程整合的新型信息技术课程模式[J].浙江教学研究,2000.

[4]丁永顺.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02):93.

猜你喜欢

回收站小学生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能量回收站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神奇裁缝最省布
Windows 10回收站问题巧解决
我是小学生
旧衣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