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于提高本校特殊群体学生思想教育时效性的思考——浅谈学校管理与留守学生的自信成长

2015-08-15吕世勤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儿童学校能力

◆吕世勤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颍西办事处五里示范小学)

自信是人格品质中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

“学生自信成长教育”是以人的“成长教育”为立足点,以“自信”为动力,引导学生积极地提高技能和基本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使其成为讲诚信的人、适应社会的人、富有创造力的人、完整的人、让学生能够积极自信成长。

我校地处全国最大的民工输出地之一——阜阳的城乡结合部,其生源类型较为复杂,留守儿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由于长期家庭教育的缺失,部分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自卑、敏感、孤独、胆怯和自我封闭等不良个性心理。许多孩子有一定的性格缺陷,像好说谎话、行为不规范、生活规律差、生活散漫,学习上稍微遇到困难就自暴自弃等种种表现。如何把对这些学生的帮助纳入学校的常规化管理,通过各个部门的重点帮扶,齐抓共管,从行为上消除他们不良的心理品质,甚至把这些不良的心理品质消灭在萌芽状态,从根本上扭转只教书、不育人的教育局面,值得我们大家共同去探讨。

作为小学生教育主阵地的学校,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新方式、新方法、在具体工作中采取立体、多层次手段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心理障碍、重树健康自信的良好心理品质,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类管理

由于我校地处阜城城乡接合处,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学生的来源也较为复杂,有市内生源,有农村偏远地方的生源,还有相当大一部分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留守儿童在他们中间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考虑他们的家庭情况、生活习惯、学习基础等诸多因素,我们决定对于所有的学生进行总体的分层教学、分类管理。

在班级设置上,针对留守儿童,我们设立专门的留守儿童班,选聘具有丰富班级管理经验的优秀教师担任留守儿童班班主任,在任课教师的配备上也予以重点倾斜。选取业务精良、责任心强,尤其善做学生思想工作的一线教师担任留守儿童班的任科教师。每位教师在兼顾全班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协助班主任重点关注本人负责的几位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分析、解决。必要的时候,由专任的心理辅导老师随时接入。

以学定教,教学与评价以生为本。适时调整课程的进度与讲解深度,使之更适合于留守儿童的理解与掌握。我校相当大部分的留守儿童文化课基础极为薄弱,一刀切的教学进度和一张纸的检测方式只能使他们游离于课堂的知识大门之外,丧失学习的兴趣。同时,单一的分数评价方式只会加剧他们的自卑心理,更谈不上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此,我们加强校本研究,制定专门的留守儿童班的课程进度与讲解深度,在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延伸上有针对性地下工夫,使之更易于理解与掌握。真正实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把留守儿童各方面表现均纳入评价范围,有重点地发掘每个留守儿童的亮点,适时加以表扬、鼓励,激发他们的成就感与自信心。

师友结对,和谐互助。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充分借鉴山东即墨28中学的经验,在留守儿童之间实行师友结对、互助帮扶的制度。我校的留守儿童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表现也很优秀,为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作用,我们把他们与另一部分学习基础薄弱,表现不甚理想的同学进行师友结对。在教师课堂提问、班级座位的安排等方面都予以调整搭配,充分利用起他们在课堂内外帮扶互助的各种有利因素发挥以师带徒的作用。相似的家庭生活与学校学习经历,使留守师徒之间更易于产生共鸣,更易于理解与沟通,更易于形成团结向上,积极奋进的良好精神状态。

悉心建好留守儿童之家。完善儿童之家各项管理制度,建好留守儿童档案,加大硬件投入力度,创新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把我校的留守儿童之家真正办成学校关心、家长放心、学生舒心的乐园。

二、明确部门分工,形成管理合力

很多专家学者提出要建立对留守儿童形成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共同管理模式,可在实际的操作中却存在很多的缺憾。因为留守儿童群体的出现首先就是家长监管的缺失,即便有留守的监护人,也大多是年老体弱的高龄长辈或同样是弱势的留守妇女。他们的监管能力存在着极大的欠缺的问题;然后是社会,目前为止社会上还没有一个专业的机构来对留守儿童进行专门的协调与管理,在实际的运作中,也就是学校一家在事实上承担着留守儿童的专门管理。

我校的做法是,分解留守儿童管理任务,充分发动各科室、各部门的力量齐抓共管、共同参与,形成管理合力。各科室、各部门结合各自工作特质与管理任务制定管理计划,以开展活动为抓手,完成各自管理任务。具体为:学校通过五种能力的培养来达到留守儿童能够自信、乐观成长。五种能力分别为:生活能力、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中,为提高留守儿童的生活能力,少先队、保卫科负责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内外活动,促使留守儿童学会保护自己、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学会积极适应社会。

为增强留守儿童的学习能力,教研室、教务处负责树立现代教育质量观,深化教学改革,打造趣味课堂、高效课堂,实行多元评价,以实现减负增效,提高留守儿童的主动学习能力。

为提升留守儿童的实践能力,少先队以节日为窗口、以活动为抓手丰富教育内容,将学校教育与社会进步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积极引导留守儿童参与社会实践,锻炼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增强实践智慧。

为培养留守儿童的合作能力,各教研组负责引导留守儿童积极自主参与活动的条件下,发扬集体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留守儿童间的互动、互补、互助,合作共同完成各项活动任务。

为培养留守儿童的创新能力,教研室、教务处负责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开展研究性学习,积极举办或组织留守儿童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比赛,培养留守儿童的创新能力。

总之,学校要求各科室、各部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既要完成各自的分工任务,又要做好与其他部门工作的良性互动与有效衔接。多管齐下,多措并举。通过立体式、全方位的培养,使留守儿童在我们的校园中能和其他的同学一样快乐地学习,健康地生活,自信地成长!

[1]赵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2]许传新.“留守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因素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09).

猜你喜欢

儿童学校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留守儿童
学校推介
六一儿童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