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2015-08-15顾世平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计算机教材

◆顾世平

(湖北省丹江口职业技术学校)

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传统计算机教学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跟上时代的进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根据现代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来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因材施教锻炼学生综合能力,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不断的提高,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对中专计算机教学能力进行研究,对学生综合水平发展不断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

一、对计算机信息技术教材进行合理处理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来看,传统的教学是针对教学方式进行的,应用相对较广的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多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教学计划和教材设定内容,为了进一步提高应用效率,同时需要和网络学习相结合,通过对学生主体的关注和个体差异性进行全面的改革。对于网络学习主要就是通过计算机的形式,网络已成为目前新型教学工具,多媒体和计算机已成为现在新型教育发展的教学工具,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形式主要就是以学生为教学重心,让学生从之前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探索的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传统的教材在应用上比较复杂,学生很难理解,老师很多时候都是照本宣科,围绕教材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就很难掌握。所以,在教材设置上要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增减,内容要更加贴近实际适合学生学习,这也是教好这门课的基础。

二、转变计算机教学观念强化教学实践

1.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每个学生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创新的思维也和他人不一样,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的创新培养很关键。老师要对学生的个性进行观察研究,对学生加以鼓励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要求学生进行全面学习,有的学生偏好程序编写,有的学生喜欢动画制作,有的喜欢硬件,这些爱好没有好坏之分,每个学生对学习的喜好不同,也就体现学习的多样性。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这些爱好加以正确的指导,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得到充分发展。这样做可以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营造相互帮助和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

2.增加学生学习的互动性

计算机教学互动性比较强,老师在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协助学生完成计算机的实际操作,学生水平不同,老师对学生的指导也就不能完全一样,要对学生进行精心的讲解,让学生有效的掌握所学知识。老师要对学生上机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更好的教学方法,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提高学生积极参与性和学习信心。

3.计算机教学中的定位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已学的知识,老师必须对学生学习的知识体系进行全面掌握,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点拨,在学习的过程中,计算机知识学习中应用的工具,在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中必须回归课堂,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作用,让学生在网络学习中拓展知识面。为了能够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老师应该力求教学的全面性,对一些枯燥的教学尽量声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索学习,自己去解决问题,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要求老师为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在时机恰当时再启示学生开拓思维。

三、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改革的策略

1.教师对学习模式进行教学设计

计算机教学中,老师也就是引导者、课堂的设计者,对学生以鼓励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特殊环境进行监督,教材也逐渐向网络化和综合化转变。教学设计的理论主要就是人本主义、教育传播和构建主义的活动理论,人本主义要求以人为本,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及本身价值;在教育传播上,教学技术是教学传播的依据,这些都是教学人员根据教学的需要,选一些具有代表的信息进行传播,达到信心交流的目的。为适应社会的需求,计算机教学必须加强学生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

2.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决定性作用,只要激发学生兴趣学生才能产生创新意识。在此过程中老师要发挥自身的作用,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对教学的内容要力求创新,对学生富有启发,同时也要学生容易接受,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将技能性、趣味性、理论性相融合,从而使学生带着一种学习兴趣来获取知识。同时也要注重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既要有教学目标,又要有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乐趣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创造力。

3.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能力

老师要引导学生获取新方法和途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树立独立的学习意识,增加创造力的培养。例如,我们在教学生CDR 的课程时,老师可以多运用一些贴近生活的素材,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学生也就会充满好奇心,学生就会主动去探索学习,老师也应该抓住这种思维,应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可以利用其他不同的图像场景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自己去发挥创造力,创作个性图片,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结束语

根据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来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因材施教锻炼学生综合能力,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不断提高,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对中专计算机教学能力进行研究,有助于学生综合水平发展不断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

[1]杨巧玉.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技能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2012,10(12):23 -24.

[2]张小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2010,10(08):89 -90.

[3]朱婷婷.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与方法创新[J].大学出版,2013,12(12):121 -122.

[4]刘作军.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淮阴工学院计算机工程系,2009,2(11):56 -57.

猜你喜欢

计算机信息计算机教材
BIM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中的应用
计算机操作系统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浅析维护邮政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