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趣味性因素

2015-08-15徐张恒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趣味性小学生运动

◆徐张恒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县平明中心小学)

目前学校各学科都在按照新课标要求开展教改工作,小学体育关系到学生身心健康和身心素质提高,地位很重要,自然需要进一步探索如何做好教育改进工作。而要做好教学改进工作,一个重要关键点就是要破除体育教学枯燥无味、形式单一的缺点,改进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加爱上体育课、爱好体育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提高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性。下面,笔者就以教学工作为例,分析如何让小学体育教学更加有趣,如何让学生更加爱上体育教学课。

一、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快乐体育的内涵

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上,众多事实无不证明小学体育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还能让他们在此教学互动中培养互动、团结、爱好、坚忍不拔等良好品质,可以说是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身心素质,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备科目。而且小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其重要的特点是爱玩,尤其是喜欢刺激、互动、快乐、新奇的活动。众多教学实践证明,如果能够将这些因素尤其是快乐因素融入到教学之中,就能让小学生更加喜欢上体育教学,让他们在教学中体验到愉悦感和舒适感,促进他们乐观向上的良好品质。并且,在这种快乐体育实践中,教师也能够更加良好地和学生互动,改变之前比较单一的教学模式和内容,改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和能力。

因此,可以说,将趣味性因素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来,也就是所谓的“快乐体育”,其特点是以学生自身兴趣和愿望为出发点,追求情感上的正面满足,突出学生主体、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快乐体验、保持良好情绪,这些体验包括获得知识的满足感、团结协作的责任感、技能提高的喜悦感、运动过后的轻松感以及自我目标实现的成就感等等。

二、小学体育教学如何渗透趣味性因素

要想将趣味性元素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就要注重学生为主体、活动为载体、多元化为方向、终身学习为目的,这样才能树立一个有效的宏观教学环境,才能让学生全面、深入、长期地感受到快乐体育的魅力,让他们真正内化快乐体育内涵。

(一)营造和谐快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受到教材的限制,死板僵硬而缺少和谐快乐气氛,因此在网络时代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利用网络资源,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下功夫,注入更多活力因素,让教学更加积极、平等、民主,从而让学生爱好体育学习。比如,对于喜欢运动的学生,要让他们明白如何才能更好地做运动,而不是简单地运动,从技能和知识上强化他们的认知、从而让他们更好运动,对于不喜欢运动的学生,教师要想方设法通过不同的形式给他们正面刺激,让他们感受到运动中的乐趣,从而让他们逐渐喜欢上运动、并争取能够发展出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总之,教师的言行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注重建立和谐有趣的课堂秩序,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

(二)通过竞赛来提高体育教学的乐趣程度

小学生都是非常喜欢争强好胜的,而体育教学中的很多项目和具体环境都是竞争性非常强的,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把握时机、选好形式,将竞争和乐趣结合在一起,通过各种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竞赛来提高体育教学的乐趣程度。这样,就能够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让他们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体育比赛中得到更多的乐趣,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另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大多数需求,按照每节课或者每星期来设定一些专门的体育竞技项目、环节,通过创新和规律性教学来达到快乐体育教学的目的,从而让学生能够长期体会体育精神,感受体育的魅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通过情景教学法来调动学生兴趣

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多是来源于人民的生活劳动实践,可以说没有生活就没有体育。小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较少,教师要通过大量的情景设定来深化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通过体育教学这个侧面来填补他们的空白,从而力争在教学中能够提高教学的兴趣和趣味程度。比如在进行跳马教学,就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常人在生活中跳跃遇到障碍时是如何规避的,从而让他们学有所用,这样才能使学习到的知识更加牢固,让学生从生活中得到体验和锻炼。

(四)积极引导教育,培养学生终身运动意识

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因此在目前的教学环节中,教师也要争取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爱好,让学生明白体育运动的最终目的,让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逐渐养成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另外,在终身体育的理念输导中,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引导学生多进行自己擅长和喜爱的体育运动,这样的终身体育才是有效的、快乐的和健康的。

(五)以不同年龄为区分,有效激活学生的兴趣点

小学阶段一般是6 年,年龄跨度很大,而且学生之间从年龄上可以清晰地得到划分,不同年纪的小学生兴趣点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体育教师要针对这一特点,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通过有效的教学措施来积极应对,以最大限度激发他们的兴趣点,让他们的学习过程更加有趣。

一是在初入学的1~2 年级,小学生还运动能力很弱,很喜欢凑热闹,知识性的内容最好不要教授,而应该以学生的协调能力、合作参与意识为主要培养目标,让他们在互动中掌握最基本的体育知识,提高他们参加运动的兴趣,为发展出自己独特的体育爱好奠定基础。

二是在3~4 年级,这时候可以适当增强运动知识尤其是相关概念和运动原理,让他们知道“投篮”“前滚翻”“跑跳步”等体育概念及其含义,并努力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让他们感到运动的快乐。

三是在最后阶段的5~6 年级,小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运动技巧和运动偏好项目,这时候可以引进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对抗性较强、互动性要求较高的球类运动,女生也可以多参加跳皮筋、花样跳绳等运动。这个时候教师要根据这些分化的爱好,来有效迎合和引导、发展个人的运动爱好,增加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

三、小结

综上所述,快乐的体育教学就是将体育教学和玩乐结合在一起,进行体育学习,将趣味性发挥出来。教师要多动脑筋、多种形式综合使用、多类内容一起输导,这样就能够对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素质进行锻炼,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1]金吉福.浅谈情境教学在体育课堂中的应用[J].信息教研周刊,2011,(12).

猜你喜欢

趣味性小学生运动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不正经运动范
我是小学生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