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犬急性脊髓损伤的针灸治疗体会

2015-08-12侯显涛于志海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1061

山东畜牧兽医 2015年2期
关键词:后肢电针宠物

徐 斌 侯显涛 于志海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山东 潍坊 261061)

一例犬急性脊髓损伤的针灸治疗体会

徐 斌侯显涛于志海(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261061)

犬的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 ASCI)是宠物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该病主要见于脊柱骨折、椎间盘脱出或突出等。其中,脊柱骨折又可分为椎体骨折、椎体错位、椎弓骨折,并以椎体错位最为常见。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疼痛、运动障碍、躯体麻痹甚至瘫痪。目前,国内对该病治疗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虽有治疗成功案例,但尚未有成熟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因此,该病一直是困扰宠物临床从业者的一道难题。前不久,接诊一例ASCI犬,通过在中兽医理论指导下辨证论治、针灸治疗后痊愈,现就该病的诊治做一总结,以期能为ASCI的诊疗提供参考。

1 临床症状

1.1主诉自家一3岁泰迪犬在外与其他犬玩耍时被咬伤,背部有鲜血流出,疼痛明显。隧到本地一宠物医院救治,经简单外伤处理,且注射地塞米松、抗生素及其他药物治疗3d后,咬伤处结痂,但两后肢仍不能行走,大小便失禁。

1.2一般检查转至教学动物医院时,视诊可见病犬精神不振,腰椎两侧各有两处较深的齿痕,患处结痂,无炎性渗出,弓腰弩背,神情紧张。触诊背部拒触,强行触诊痛感明显,两后肢僵直,不可屈伸,无浅痛觉,略有深部痛觉及屈伸反射。

2 实验室检查

X光片观察(D-R)

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WBC)、嗜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升高,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略低,其余无明显异常;D-R检查仰卧位(D-V位)可见第2、3腰椎椎体移位,以第3腰椎更为明显,第3、4腰椎椎体间隙呈不规则形变。初步诊断:由外伤所致的第三、四腰椎处脊髓损伤。

3 治疗过程

3.1治疗方法白针:百会穴,留针30min。电针:双侧肾俞、膀胱俞,双侧足三里与趾间穴。电针机参数:波型为呼吸波,频率20~40次/min;振幅以动物最大耐受为度;通电时间30min左右。水针:VB1+VB12注射液穴位注射百会与足3里,每穴1ml。以上诸穴隔日施针1次。

3.2治疗效果针灸1次后,痛觉恢复,小便略可自控,双后肢仍不可站立;针灸2次后,大小便可自控,左后肢可辅助性站立,但不可行走;针灸3次后左后肢可自主行走,右后肢可被动运步;针灸4次后,未再来院治疗。经回访已行动自如,仅咬伤第4、5腰椎咬伤部位略微弓起,但按压已无痛感。

4 诊治体会

4.1西兽医对ASCI的治疗西兽医认为,ASCI是以中枢神经系统不同程度创伤为主的一类疾病。其病理过程较为复杂,主要涉及到局部缺血、炎性因子激活、钙超载、自由基损害、凋亡信号传导等一系列分子生物学级联反应。因此除及时、有效地稳定脊柱,解除脊髓压迫,脊髓减压等治疗方法以外,早期应用有效药物治疗来保护未受伤害的脊髓组织,减少或预防继发性损伤,促进损伤脊髓功能的重建是也治疗ASCI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兽医临床对ASCI的治疗主要是大剂量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与钙离子阻断剂等药物但治疗效果不一,且有一定的副作用,而手术疗法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受制于临床医师的外科手术水平及宠物主人的接受程度,现仍未普及。

4.2中兽医对ASCI的辩证论治中兽医理论认为,脊髓损伤隶属于为“痿证”、“癃闭”的范畴,在该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主要损伤肾、脾、督、带等脉络,由伤致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筋骨失气血而不得濡养,使得肢体麻痹或瘫痪。而气血瘀滞,导致膀胱、大肠气化不利,使得大小便癃闭或失禁。由经络、脏腑的辩证论治可知,本病双后肢瘫痪,因此首选督脉、后驱局部穴位“百会”穴为主穴并施以白针及水针。本病伤及脊髓与肌肉,而肾主骨、脾主肌肉,故应分别选后肢少阴肾经与后肢太阴脾经上穴位施治。肾与膀胱相表里、脾胃相表里,兼顾其针灸治疗的实际操作的便利性,故选择后肢太阳膀胱经上肾俞与膀胱俞2穴位与后肢阳明胃经上足三里穴为主穴,以趾间为配穴并施以电针。同时,电针机的呼吸波段具有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调整经络功能、改善气血循环等一系列作用,故选择呼吸波以施治。水针VB1+VB12具有丰富肌肉与营养神经的作用,故百会穴及足三里穴均施以水针刺激之。

4.3针灸对 ASCI的镇痛与消炎作用传统医学认为:“凡病,皆由气血壅滞,不得宣通,针以开道之,灸以温暖之”,可见针灸是通过“通经活络,活血化瘀,调节气血”而实现保健治疗作用的。而有关针灸作用及其机理的现代研究也同样充分证实了针灸疗法的切实效果。ASCI发病过程中,疼痛是其典型症状,针灸可通过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促进阿片肽、单胺类中枢递质和乙酰胆碱等内源性镇痛物质产生,降低致痛物质的水平,提高动物的痛阈进而提高动物对疼痛的耐受性等方面达到镇痛的作用。另一方面,炎症是ASCI中普遍存在的病理现象,炎性介质的局部浸润是导致炎症反应的最根本原因,因此,通过针刺与低频脉冲电流的刺激可有效的改善炎症部位的血液循环、减少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介质的释放及炎性细胞的游走渗出,并最终达到缓解和消除炎症的作用。研究证明,针灸对炎症全过程在局部与整体上具有明显的良性调整作用。

综上所述,宠物临床作为个体化诊疗的典型,其特异性与针对性对于如何更好的诊断疾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利用现代化的诊断设备将有助于发现病变位置,评判疾病发展的程度,为进一步的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而针灸作为中国的传统医学瑰宝,其治疗方法的简便性与实效性也是被现代兽医学工作者所证实的,因此,汲取中西兽医所长,有效的为宠物临床服务将会极大的提高宠物临床从业者的诊疗水平。

中图分类号:S858.2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5)02-0037-02

收稿日期:(2014-11-28)

猜你喜欢

后肢电针宠物
犬头低位后肢去负荷模拟失重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奔跑杀手短面熊
狗反复发烧后引起后肢瘫痪的诊治及体会
抬起脚来
养宠物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脊髓损伤恒河猴后肢三维步态数据处理软件包的设计和实现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及高频热疗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