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配合高压氧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观察*

2015-08-10宋海云望庐山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神经性高压氧电针

宋海云,望庐山△,吴 松

(1.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湖北 十堰442000; 2.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430000)

耳鸣(Tinnitus)是一种在没有外源性声、电刺激条件下,人耳主观感受到的声音,或如蜂鸣,或如潮声,其声或细或暴,静时尤甚,日久可伴有头晕,听力下降等症状,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许多全身和局部疾病都可以引起耳鸣,耳鸣的发病率在成年人中约为2%~7%,而在年龄大于55 岁的人群中高达20%~30%[1]。由于耳鸣的存在主观特征,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清,因此针对该病临床上尚无特殊疗效治疗方法,常规治疗主要包括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及应用糖皮质激素,但效果不甚满意。笔者采用电针配合高压氧治疗神经性耳鸣,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90 例(137 耳)患者均为2013 年8 月-2014 年12 月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部确诊的神经性耳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 例,治疗组45 例(71 耳),其中男21 例(34 耳),女24(37 耳)例,年龄在21~75 岁,平均(45.17±5.26)岁,病程最短6d,最长9 年,平均(2.7±1.6)年;对照组45 例(66 耳),男20 例(29耳),女25 例(37 耳),年龄20~74 岁,平均(44.56±4.63)岁,病程最短7d,最长8.5 年,平均(2.3±1.5)年,2 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致病因素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其中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分别统计2 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对比。

表1 2 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

1.2 诊断标准

参照《耳鼻喉诊断科学》[2]确定诊断。自述一侧或双侧不同程度耳鸣,外耳道及鼓膜检查无器质性改变,内耳结构未见异常,同时排除其它疾病引起的症状性耳鸣患者。

1.3 纳入标准

①入选病例均符合上述关于神经性耳聋的诊断标准;②年龄20~73 岁;③以耳鸣为主症,且耳鸣发作在1 月以上,或持续发作在5d 以上;④同意本研究方案的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具有内外耳器质性病变者;②同时应用药物或其它治疗耳鸣的患者;③合并有严重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疾病患者;④由外伤、肿瘤与全身性疾病所致者;⑤严重的精神病或抑郁病;⑥体质虚弱、容易发生晕针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电针治疗

主穴取翳风、听宫、听会、耳门、风池,肝胆火盛加太冲、丘墟;肾精不足加肾俞、命门;痰热郁结加丰隆、内庭;脾胃虚弱加脾俞,足三里;肝阳上亢加中渚、外关。针刺方法:患者仰卧位,诸穴常规消毒后,选用0.25mm×(25~45)mm 一次性针灸针,快速刺入皮下0.5~1 寸,行提插捻转补泻手法。针刺听宫、听会、耳门穴时微张口进针,刺0.5 寸得气后并尽量使针感向耳内扩散,其它穴位按常规针刺并施以相应的补泻手法。穴接通G6805 型电针仪,采用连续波、频率2.2~3.0 Hz,刺激量以由弱到强,以患者耐受为度,通电30min[3],每日1 次,10d 为1 疗程,连续治疗3 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2.1.2 高压氧治疗

采用烟台产GY3200 型16 人高压氧舱,治疗方案;缓慢加压20min,治疗压力0.25mPa,稳压后吸纯氧30min,中间休息10min,再重复吸氧30min,每日1 次,10d 为1 疗程,连续治疗3 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2.2 对照组

给予中西结合治疗,复方丹参注射液(上海中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1020345)4mL,加入0.9%生理盐水的注射液250mL 稀释后静脉注射,每日1 次,同时口服维生素B110mg,每日3 次,甲钴胺片0.5mg,每日3 次(卫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812)。每日1 次,10d 为1 疗程,连续治疗3 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标准

参照《耳鸣严重程度、评估与疗效评定参考标准》[4],对2 组患者治疗前后耳鸣严重程度积分进行比较,包括:发生环境、对睡眠的影响、持续时间、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对情绪的影响,患者主观感觉等6 项,前5 项分为无、轻、中、重4 个量度,分别计为0,1,2,3 分,第6 项总分21 分,分数越高,耳鸣程度越重。

3.2 疗效标准

参照《2012 年耳鸣专家共识及解读》的标准[5]。显效:耳鸣消失,主观听力明显好转,或耳鸣影响工作或睡眠转为在夜间或安静环境中出现;有效:耳鸣影响工作或睡眠由嘈杂环境转为安静环境中出现,或由持续发作转为间歇出现;无效:耳鸣无改善甚至加重。

3.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涉及的数据均经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 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2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n(%)

3.4.2 2 组患者治疗后耳鸣严重程度积分比较

表3 2 组患者治疗后耳鸣严重程度积分比较(x±s,分)

4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耳鸣是由多种因素导致内耳供血不足,耳蜗微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听觉功能紊乱,听觉系统中的某种异常神经自发性放电被错误地感知为声音[6]从而出现耳鸣、听力改变。神经性耳鸣为临床常见病症,是一个神经症状,是患者自觉耳内或(和)颅内有响声,但环境中不一定有相应的声源,是听觉功能障碍的表现。一般认为多与血管、病毒感染导致神经病变,自身免役、肾虚因素有关[7],是机体耳蜗对缺血的一种早期表现,是在无外界声刺激或电刺激对人体产生耳内或脑内的声音感觉[8],它是许多疾病累及听觉系统的一个症状,是大脑听觉皮质对蜗神经末梢放电活动的反应。

耳鸣属于祖国医学的“蝉鸣”、“颅鸣”和“脑鸣”的范畴,中医认为耳为肾之外窍,为宗脉之所聚,内通于脑;肾藏精而主骨髓,脑为髓海,肾精充沛,脑髓得养,则听力正常,反之则听力失聪,发为耳鸣耳聋。耳鸣有虚证和实证之分,实证多因暴怒、惊恐,或脏腑实火、肝胆火旺上扰耳窍,致少阳经气闭阻、痰热郁结而成;虚证多因肾气亏虚、经络失养,精气不能充盈于耳,而致耳鸣、耳聋[9]。

腧穴乃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输注体表之部位,具有接受刺激功能[10]。本研究旨在从“耳者,宗脉之所聚也。”[11]按照经络理论(足少阳胆经“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手少阳三焦经“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肾开窍于耳”),采用通过针刺耳周穴位结合辨证循经取穴,能够达到改善听觉系统微循环、促进血液与迷路之间物质交换、修复未完全坏死的内耳细胞及神经元等作用。[12]其中,“耳三针”耳门、听宫、听会是治疗各种耳部疾病的要穴,听宫、听会在耳屏前方,布有颞浅动、静脉耳前支和耳大神经、耳颞神经及面神经,是主治耳聋耳鸣、恢复听力的要穴;翳风穴临近耳后动、静脉和颈外浅静脉,布有耳大神经,深部有面神经干从颅骨穿出,专治耳鸣耳聋。针刺“耳三针”穴可以提高耳聋患者耳蜗听神经以及外侧丘系桥脑的兴奋性和传导性。在针刺的基础上使用不间断的电流刺激,一则可以使留针时的局部刺激量增加;二则电流刺激耳周局部使肌肉产生节律性收缩,可以促进耳部血管收缩,利于听觉系统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从而更好地改善内耳的内环境;三则电针可能会产生电场,从而使耳部组织中离子发生定向运动,产生正负离子极化共振过程,促进了听神经纤维再生[13]。

高压氧治疗是在超过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中呼吸纯氧气的治疗方式,其可有效提高血氧分压,迅速毛细血管血液氧气弥散半经,增加耳内外淋巴液

中氧分压,从而改善内耳听觉器官的缺氧状态,进一步促进觉细胞,听神经的修复[14],高压氧还可以降低血细胞从容,减少血,血清和血浆的黏稠性,减少血流阻力,改善内耳微循环,纠正缺氧性损害和听神经功能的恢复[15]。电针配合高压氧能有效促使气血调和,经络通畅而达到扶正祛邪、改善耳蜗及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循环、改善螺旋神经节及毛细胞缺氧情况的目的。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耳内血管,神经丰富,针刺时要特别注意,针刺的角度和深度,避免大幅度的抽插和捻转,以免发生意外。

[1] 李欣,龚树生. 耳鸣研究进展[J].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6(2):32-35.

[2] 王桢. 中医耳鼻喉科学[M]. 北京:中国中医出版社,2003:82-89.

[3] 杨鸿飞,刘巧英,王晓杰,等. 针刺神经性耳鸣临床疗效对比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2011,27(9):19.

[4]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耳鼻喉口腔专业标准审定委员会,中华中医学会耳鼻喉科. 耳鸣严重程度与疗效评定参考标准[J]. 世界中医药,2008,3(2):71.

[5] 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委员会耳科专业组. 2012 耳鸣专家共识及解读[J] 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47(9):709.

[6] 田勇泉. 耳鼻咽喉科学[M]. 5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76.

[7] 马娇. 针刺配合高压氧治疗神经性耳鸣32 例[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1):109.

[8] 姜泗长,顾瑞. 临床听力学[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431-433.

[9] 王洪田. 耳鸣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J].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114.

[10] 赵冬华. 药物治疗耳鸣的探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9(8):228.

[11]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 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5):325-326.

[12] 张涛,杭群. 针灸现代研究与临床[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488.

[13] 张翠彦,王寅. 深针与浅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中国针灸,2006,26(4):256-258.

[14] 王晏,崔鲁佳,占小俊. 川芎嗪及能量合剂配合高压氧治疗突发生耳聋的疗效比较[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8):100-101.

[15] 杨益. 高压氧治疗基础与临床[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215-216.

猜你喜欢

神经性高压氧电针
不同电针参数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电针、穴位注射为主的综合疗法介入面神经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卤米松乳膏联合维生素E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分析
毫针深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分析
吸氧真能减压缓解脑疲劳吗
迎接高考吸点氧靠谱吗
高压氧治疗3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不要把神经性皮炎当牛皮癣
心情不美丽 皮肤不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