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盐城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现状分析与建议

2015-08-08浦春萍颜东平卞红春周晓波

中国兽医杂志 2015年8期
关键词:盐城市村级疫病

浦春萍,杨 凌,颜东平,朱 明,卞红春,周晓波

(1.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新兴镇农技服务中心,江苏 盐城 224053;2.江苏省盐城市畜牧兽医站,江苏 盐城 224002)

盐城是江苏畜牧业大市。2014年实现畜牧业产值27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近30%,主要畜产品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生猪、家禽饲养量达1120万头、3.6万亿羽;肉类、禽蛋产量达91万吨、98万吨。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础,是动物强制免疫、动物检疫、畜禽标识、大户监管、无害化处理和疫情报告等重要防疫措施实施的主体力量。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的建设,可以把动物防疫的网络延伸到基层,可以把动物防疫的意识强化到基层,可以把动物防疫的技术传授到基层。有利于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的早发现、早反应、早处理,有利于各项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有利于保障本市畜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1 队伍现状

1.1 基本情况 本市下辖9个县(市、区),112个镇(街道、社区),1834个村委会,587个居委会。全市现有村级防疫员2139名,基本上1个人负责

1个村。盐城市2014村级防疫员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和人员形式分别见表1、表2、表3、表4。

1.2 主要职责 按照国家、省的要求,联系盐城市实际情况,村级动物防疫员主要职责有:在县级动物防疫机构的指导下,做好责任村范围内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填写免疫记录、耳标配戴、建立动物信息档案;负责责任村范围内养殖大户的监管、疫情的观察与报告、普法宣传、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协助做好责任村范围内动物检疫、采样监测、应急处置等工作。总之,村级防疫员工作任务重、强度高、时间紧,是国家防疫政策和养殖场特别是散养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措施具体的落实者。

1.3 劳动报酬 2014年全市下达村级防疫员工作补贴经费共计1239.5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贴965.5万元,县级配套274万元,人均5795元/年。例如亭湖区新兴镇2014年全镇下达村级防疫员工作补贴经费共计132530元,其中省财政补贴106030元,区财政配套26500元,人均7796元/年。

表1 盐城市2014年村级防疫员年龄结构统计

表2 盐城市2014年村级防疫员学历结构统计

表3 盐城市2014年村级防疫员职称结构统计

表4 盐城市2014年村级防疫员人员形式统计

1.4 管理模式 盐城市的村级动物防疫员实行聘任制,人员选用由各地根据动物防疫要求自行制定标准。例如亭湖区新兴镇由村部推荐,经镇动物防疫站审核同意,报分管镇长批准,最后在区动物防疫主管部门备案。聘任制的村级动物防疫员由所在县(区)和当地镇政府共同管理,村级防疫员与当地镇动物防疫站签订《动物防疫工作责任书》,明确权利和义务,县(区)制定考核标准,并定期对防疫员进行考核,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或工作不负责的、严重失职的,予以解聘。

2 主要问题

近年来,本市在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对有效应对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项工作推进比较缓慢,依然存在以下5个主要的问题。

2.1 年龄结构老龄化 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呈现青黄不接的“断层”现象,存在“后继乏人”的现实困境。50岁以上的1071人,占50.1%;60岁以上456人,占21.3%;30岁以下的仅57人,占2.7%。例如亭湖区新兴镇村级动物防疫员共17人,50岁以上的10人,占58.8%,其中59岁的3人,占17.6%;年龄在30岁以下的仅1人,占5.9%。这样的年龄结构状况,很难接受新知识和业务的培训和跟上动物疫病防控的形势,特别是本市2014年高致病性禽流感H7N9的出现,给村级防疫员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 专业化水平偏低 专业化水平偏低是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突出特点,主要表现在3个“偏低”:一是文化层次偏低。全市2139名村级防疫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178人,占8.3%,且均为函授获得;高中1032人,占48.2%,初中及以下929人,占43.4%;二是专业层次偏低。现有的村级防疫员大多数为半路出家的学徒,一般以师传徒、父传子的形势发展起来的,缺乏专业性学习和系统化培训。全市现有村级防疫员中有1905人没有职称,占总数的89.1%;三是业务能力偏低。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大部分村级防疫员只能从事简单的动物免疫注射工作,畜禽疫病诊断技术匮乏,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疾病诊断工作。

2.3 劳动报酬不高 村级防疫员待遇普遍过低,人年均动物免疫劳务补助费仅5795元,亭湖区新兴镇是全市经济强镇,人年均劳务补助费也才7796元,远远低于其他行业的务工工资水平,很多人不愿干,留不住人。究其原因,主要是省级补助水平提高后,县(市、区)级财政配套部分跟不上,全市配套274万元,仅占省级财政的28.4%,更有甚者,某些县出现“断粮”现象,不提供配套资金。

2.4 社保问题突出 目前,村级防疫员的养老保险、医疗、人身意外险、工伤保险问题大都没有解决,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矛盾已成为影响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甚至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即使有个别地方如响水县给村级防疫员办理了养老保险,但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部分全部由个人承担,这与国家政策不相符合;医疗保险更无从谈起,年纪大的防疫员生病时其医药费基层畜牧兽医站无力承担;人身意外保险更无,有的防疫员在给猪或牛打防疫针和带耳标的过程中不慎受伤,只能由防疫员自掏腰包;有时下雨进村防疫,路滑摔倒受伤也是个人出钱治疗,缺乏工伤保险。以上这些保障缺乏,严重影响了村级防疫员队伍的稳定性。

2.5 工作量大且危险 随着动物疫病越来越复杂多变,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任务也相应加重,应防疫的病种和免疫接种动物种类也越来越多,在传统5大动物疫病免疫的基础上,2014年又新增了羊小反刍兽疫的免疫。2014年全市2139名乡村动物防疫员完成了全市动物的防疫,共免疫猪口蹄疫1234.03万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888.5万头、猪瘟1096.23万头、牛口蹄疫12.56万头、羊口蹄疫173.21万头、羊小反刍兽疫149.35万头(其中山羊149.22万头、绵羊0.13万头)、鸡禽流感16459.34万羽、鸭禽流感588.78万羽、鹅禽流感395.8万羽、其他禽类流感66.62万羽和鸡新城疫22575.63万羽。每次免疫要完成动物保定、消毒、注射、填写免疫台帐等操作,村级防疫员缺乏必备的防护装备,在给动物特别是体型较大的家畜如牛免疫注射过程中,难免发生撞伤或抓伤等意外伤害。

3 对策与建议

3.1 创新体制机制 深入推进村级动物防疫队伍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全面总结村级动物防疫队伍体制改革工作,进一步完善村级防疫员管理体制机制的政策落实。建议由市级以上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牵头,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创新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运行机制。可选择在不同地区分类先行试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面上推广。考虑以下几条建议:一是动物免疫外包。成立专门的劳务公司,专门负责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人员由劳务公司和动物防疫主管部门共同把关。专业的劳务公司可承包一个乡镇或者一个区域的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二是免疫费用招标。由政府根据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量的大小,科学地制定劳务报酬,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三是制定标准。根据抽检免疫抗体水平、免疫工作强度、重大动物疫病防疫效果等,制定和统一免疫注射服务质量的评判标准。通过努力,逐步建立起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相适应的村级动物防疫队伍。

3.2 完善管理制度 在关于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上,首先是要探索建立一套能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现代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制度,由地方主管部门制定实施,形成科学的村级防疫员选拨聘任程序、公平的薪酬待遇、健全的管理培训制度和鼓励奖励政策。将动物强制免疫、佩戴畜禽标识、免疫档案、免疫效果抽样、动物疫情报告等工作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兽医主管部门统一出台考核标准,定期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对考核优秀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进行公示,对连续3年考核不合格的进行解聘。同时,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农业部的《乡村兽医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强乡村兽医从业人员的管理,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保障乡村兽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保障乡村兽医合法权益,保护动物健康和公共卫生的安全。

3.3 提升专业技能 一是提高整体队伍专业技术水平。随着本市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对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对现有村级防疫员服务产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定期开展“基层兽医职业技能大比武”竞赛、邀请兽医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培训等方式,提升村级防疫员技术水平,要将单纯的防疫、治病向配种、品种改良、检疫、政策宣传和提供市场信息等方面综合拓展,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强度较高、能力多样化的村级防疫员队伍;二是加大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互动联系。中等职业技术学院可以安排畜牧兽医相关专业学生到基层一线实习锻炼,条件好的乡镇村级防疫员也可以安排一定的机会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进修学习;三是引进中专及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在规模场较集中、养殖小区建设较发达的乡镇,实行鼓励奖励政策,探索引进中等专业技术人才,逐步建立完善的中等人才引进机制,以提升村级防疫员队伍整体素质水平,增强服务养殖业的主力。

3.4 提高劳动报酬 提高村级防疫员的待遇,是保证村级防疫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最关键的因素。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省政府有关精神,将村级防疫员补助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不断提高和规范村级防疫员的经费投入。省级财政补贴基础上,要强化县级配套,县级政府财政要拿出充足的专项补贴资金。同时,要强化乡镇财政补贴,在县级政府强化村级防疫员资金投入后,乡镇政府本级财政拿出一定资金用于奖励防疫员工作开展,以提高防疫员工作积极性;有条件的乡镇可以拿出一定资金专门用于人才引进,奖励30岁以下的中等学历以上的人才到乡镇从事村级防疫员工作。

3.5 解决养老问题 给予必要的社会保险,建议财政为村级防疫员购买保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乡镇畜牧兽医站虽然是动物防疫工作的用工单位,但是动物防疫员从事防疫工作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乡镇畜牧兽医站并没有从他们的劳动中获得收益,要乡镇畜牧兽医站来承担他们的养老、医疗、人身意外、工伤保险不合理,并无力承担。因此,需要县、镇两级财政共同来承担,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给村级动物防疫员购买养老、医疗、人身意外、工伤保险,这有利于稳定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

3.6 提供相关装备 村级动物防疫员在进行免疫注射、消毒、标识等工作时,需要在猪圈、牛棚、鸡舍间来回奔波,工作幸苦、工作难度大、工作环境差,在现有冷藏箱、冰袋等装备的基础上,应为村级防疫员统一制发春、秋防疫工作服,配备头盔、长袖手套、眼罩等防护用具;有的村距乡镇较远,需要统一配备电瓶车等交通工具。

猜你喜欢

盐城市村级疫病
盐城市扛起使命担当 锻造应急铁军
盐城市开展重点钢铁企业全面体检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能寻下好产业,看得见恓惶人——蒲城依托“村级社”破解“空壳村”
盐城市中级法院和盐城市侨联共同举办涉侨纠纷调解中心揭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