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内涵 展特色 促发展

2015-08-06张明霞

教育界·中旬 2015年9期
关键词:教研组课题特色

张明霞

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场所,而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因此,刘海粟小学始终把教师的专业成长视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把有梦想、有理想、有思想的教师视为学校的最大财富。引领教师立足课程、关注教学、定位发展。近年来,海小的优质教师群体,正以细胞裂变的方式发展着,相互持续地影响着、唤醒着、激励着。市区级骨干教师数从不到10%发展到近50%;有5个学科教研组被评为常州市优秀教研组,其中数学教研组还评为了市首届示范教研组;涌现了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书法教育名师、常州市师德模范等一大批优秀教师。海小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教师发展加速度。

一、多元平台增内涵

多元智能理论启示我们以分层次、分岗位、分类别的原则发展教师,海小通过多种学习渠道,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教科研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师内涵发展。

自主学习有反馈。海小要求一线教师每年精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定制丰富的教育理论刊物和报纸,供大家阅读学习。同时开展最美读书笔记展评、最美教师论坛、最美读书故事评比等形式加以反馈,切实抓好教师自主学习活动成效。

外出学习有汇报。海小外派教师参加学习与培训,要求做到“三个一”:一份学习心得、一堂“移植”展示和结交一位朋友。这样,外派教师就能带着思考学习、内化收获展示,还能把学术专家、教育名师引进学校,以供全体教师共同学习与提高。

校本教研讲实效。海小时时注重优质教育资源库建设,把老师们拿手课、精品课集成资源库。每学期,各教研组都会制定优质课点课一览表,供组内教师“点教”展示,真正做到优质资源共享;另外,4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要执教2节公开课,1~2年的新教师,人人都有带教师傅,每学期都有展示汇报活动。

争创舞台展师能。海小不断创设教师展示舞台,推动教师向更高、更优发展。我们主动申请并成功举办“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为我校优秀青年教师争取锻炼与展示的机会;我们成功举办江苏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现场展示活动,受到了省内外专家的啧啧称赞;我们为想发展、能发展的老师举办“办学思想研讨会、课堂风格论证会、教学特色分享会”等,在肯定优秀教师的同时,也引领了所有教师共同发展。另外,我们还为优秀教师提供优先出版专著、优先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不断激励教师向上发展。

二、尚美育人展特色

“扬善尚美”是海小的核心理念,“艺术教育”是海小的办学特色。海小倡导尚美育人,坚持艺术教育发展之路,在彰显特色的同时也增添了海小教师的发展底色。我们坚持通过多种方式,不断引领教师走特色发展之路。

拓展空间,展艺术特色。海小通过“每人艺术修炼”“每周艺术讲堂”“每月艺术欣赏”,积极选派老师“嫁出”至有关艺术院校学习进修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艺术素养;倡导全体教师人人拥有一门艺术类专长,人人参与我校特有的艺术走班制课程实施;设置“打破学科壁垒”赛课活动,由其他学科的老师执教音乐、美术课,和艺术教师一起研讨、比武;设计研究主题“家乡”,引导教师开展学科整合研究,语文老师上课文《水乡歌》、美术老师画《水乡图》,音乐老师教唱改编的童谣《水乡歌》。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引导教师认识到:有特色的教师才会赢得学生的信赖,才有更广阔的舞台。

引领改革,品“美的课堂”。我们引导教师把尚美元素、艺术因子融合到学科教学中,探索“美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生成教师的教学特色。各教研组围绕 “把艺术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开展实践研究,有的语文老师,把美丽贴画、创意版画等艺术作品欣赏都融合进阅读教学中;还有老师把语文教学与音乐欣赏相结合,引领学生在领略音乐艺术的同时,感受语言文字之美;数学老师用幽美的诗文《江南》引入“认识方向”的教学,让学生感受韵律美,提高学习兴趣;更有数学教师,给大家呈现快乐而神奇的数学综合实践课《美妙的杯琴》,在思辨与调整的过程中,引领学生感受音乐,体验快乐。我们还定期开展“我眼中的尚美课堂”主题论坛,引领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走向教学研的新高度。

搭建平台,推“特色教师”。海小历年的工作计划中,都会设定特色教师人选,并针对此项目设定相应的发展措施和实践途径。我们为“声乐王子”张大霖举办了个人演唱会;为“书法才子”张玲珑举办了趣味书法推广会;为“质量达人”徐新燕举办了高效教学研讨会等等。通过这些行动,推出特色教师,引领教师成长。

三、“1-2-3-4”促发展

每学期一次教学效益月活动。海小已连续八年开展 “课堂教学效益月系列活动”。以此为契机,学校引进名师、教育专家,从教育心理的充电到课堂艺术的领略,多角度提供教师学习场;组织基本功比赛、课堂大练兵,从学科素养的提升到教师才艺的展现,多维度搭建教师竞技场;开展团队协作比赛、组织最美团队评比,大力度培养团队发展力。

扎实推进“艺、e”两个研究项目。海小一方面大力推进艺术教育项目,引领教师特色发展。另一方面,为了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培养海小师生终身学习观念和基本能力,提升我校师生的信息素养。海小大力开展“e”学习项目研究,鼓励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探索“e”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近年来,我们的e学习团队逐渐壮大,每周或一起主题学习研讨,或观课议课,人人到e教室实践,人人都有自己的e课。学校语文教研组、品德教研组在省网络团队教研评比中都获得一等奖,美术团队网络教研评比获得区一等奖,市二等奖。我们参与江苏省重点资助课题“数字化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范式研究”,成功举办开题活动,推动学校数字化学习研究的进程。依托项目研究,我们不断实践,勇立课改潮头,使教师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新气象。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陆志平先生热情赞誉:学校站位高,理念新,课堂有气场,有张力,踏出了属于自己的信息化道路。

按需组建三种教师发展群体。海小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师专业化成长上,实行“三要”和“三个不一定”原则:即每个教师都要发展,但不一定是一样的发展;每个教师都要提高,但不一定是同步的提高;每个教师都要合格,但不一定是相同的规格,努力为每一位教师创造展示才华的平台,针对不同教师不同的发展需求,组建与之相适切的发展型教师群。成熟型教师,组建“校内名师团”,致力于学术研究、引领一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发展型教师,组建“动车组教师发展群”,致力于个人专业快速成长,打造自身教学风格,缩短其成熟教师成长期;成长型教师,组建“青研组教师发展群”,致力于教学基本功的夯实,个人教学经验的初步架构,缩短其发展型教师成长期。2013年,海小新增常州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4名,新增教学能手、教坛新秀4名,新增中高技术职称教师6名,另有6位老师在市区级教师基本功竞赛中活动一等奖。

有序开展四级课题研究活动。海小构建了省、市、区、校四级课题研究群,人人都参与课题研究。我们本着理论学习重内化,教学行动重常态,课后反思重理性,校本教研重实效的原则开展课题研究活动。要求课题研究与日常教育实践结合,期初制定计划,要求学习落实到内容,活动确定到个人、成果定位到选题;期中组织活动,要求明确主题,定期召开组内例会、学习交流和观摩研讨活动;期末考核展评,组织各课题组展示研究过程材料、汇报研究经验成果。全方位鼓励教师参与研究、学会研究、善于研究,真正成为研究型教师。继我校“构建满足师生生命成长的超市学校研究”获得了省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后,2013年11月,我校主导课题“基于美育视野的尚美校园构建研究”又成功立项为省“十二五”规划课题;我校承担的市级课题“构建学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研究”被确立为常州市精品课题培育对象,另有多项课题成果被评为武进区优秀教科研成果。

刘海粟小学,始终明确“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优质教育资源中最根本的是优质的教师资源。在面对一个个发展机遇时,毫不迟疑,在遇到一个个困难时,毫不退缩,在接受一个个挑战时,毫不畏惧,执着于学习,执著于探索,执着于行动,在发展自我的同时成就学生、助推学校发展,这就是海小教师向上拔节的发展姿态。

猜你喜欢

教研组课题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中医的特色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完美的特色党建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