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根”课堂,校本研修主渠道

2015-08-06章华忠

教育界·中旬 2015年9期
关键词:草根研修名师

章华忠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2003年由原卢家巷小学与初中合并而成,其中小学部已有百年历史,2008年成功创建为常州市优质学校。现今,全校在编教师114名,2000多名学生中流动生源占比71%。在武进教育高位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发展,学生第一;学生发展,教师第一。教育教学质量是第一竞争力,是立校之本。没有一支高质素的教师队伍,“建设名实相符的优质学校”就是一句空话,平民教育优质化更是一句口号。这几年,我们从喧嚣中突围——致力于研究校情;在守衡中前行——致力于研究需求;在引领中自觉——致力于研究变化,努力将教学、科研、培训统整融合,探索适切教师发展的校本研修方式,让“草根”课堂成为了全体教师提高思想、更新观念、增强能力、提升水平的主渠道。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每个学校都高度重视教师研修工作。走出去、请进来,成为一种常态,早年,我校的校本研修项目“名师大课堂”因邀请多位省内外名师到校传经送宝而在周边学校享有盛誉。一时间,在全校掀起一股股课改、科研热潮。由此,触发了我们的思考:教师个人的愿景是成长源源不断的内驱力,帮助、激励教师挖掘发展愿景,并保持持续、稳定、阶梯式上升状态,将是教师研修工作新的生长点。名师效应掀起的头脑风暴,必须调动校内潜在的一切积极因素,让它在常态的、惯性的工作状态中落地生根、抽枝长叶。在借鉴“名师大课堂”运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决定一切从实际出发,围绕“理念导向、保障跟进”的准则,对教师研修工作进行了校本化的方式探究。

一、理念导向

在确定方向的过程中,我们从概念界定、目标定位、特色提炼这三方面建构。

1.准确界定“草根”课堂。“草根课堂”是指充分整合学校资源,由在教育、教学、教科研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身边人担任课堂主讲,对相关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的方式。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只要在某一方面能为众人解决哪怕是最细小的一个问题环节,就可踏上“草根课堂”成为众师之“师”。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人,但在我们的草根课堂上,教师却不再是唯一的主人。一个对家教颇有心得的家长是我们草根课堂的“名师”;一个对青少年犯罪颇有研究的民警是我们草根课堂的“导师”;甚至一名习惯良好的学生都成为我们草根课堂的“良师”……

2.鲜明定位培训目标。我校教师中,初级职称占比22%,中高级职称占比78%,且30-35岁年龄断层比较明显。一方面,是绝大部分教师步入教学成熟期,同时面临发展瓶颈,容易陷入懈怠期;另一方面,近年来才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急需入格、升格。所以,我们将“草根”课堂培训目标定位为:顺应教师需求,促进专业成长,助力风格形成。

3.精心提炼校本特色。所谓“特色”,首先取决于底色,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历史底蕴决定着底色。从私塾起步,历经村校合并、乡镇合并、中小学合并,从农村学校归属为直管学校,学校精神在传承中历久弥新,真实、朴实、扎实、厚实成为学校一切工作开展的有力抓手。实是学校的底色,更是教师的本色。彰显特色,必须实打实地为了实际、在实际中,最终才可能实现超越实际。

众人拾柴火焰高,教育教学其实就是平凡的人做好平凡的事,形成特色无非就是要让激情成为状态,让思考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需要,让理念变成观念,让口号化生行动,依托于每一个,贯穿于每一刻。所谓简便易行,习惯成自然,功到自然成;所以,本色即特色,草根“培训”和“培养”草根是我校校本研修的双翼,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均衡发展与差异发展同行,整体发展与个性发展并存,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加快血液循环,旨在让百年老校焕发勃勃生机。

二、保障跟进

1.制度管理确保底线。任何新生事物,总有一个接受的过程,为了确保实施的有序和有效,我们确立了校本研修工作组织机构,出台了《卢家巷实验学校草根课堂研修规定》。

2.统筹安排确保时间。时间保障是关系到实施成效的现实性关键因素。每学期安排课务时,教导处全面统筹、安排,确保每周有同一时段,同学科教师可以拥有研修时间;并尽可能辐射到同年级教师组、类情况教师组。虽然排课难度短时有所增加,长期收效确实事半功倍。

3.机制调控确保效果。在实施过程中,本着“问题—思考—学习—实践—修正”的路径,对研修方式变化式调控,坚持继承与创新同行、孕育与创造携手。与此同时,我们创生了三项机制:

⑴活动机制,每周每学科每人必须参与一次活动,瞄准活动质量,不苛求数量,避免频繁导致的疲于应付。集体备课、专题沙龙,无主题漫谈、专题演讲、基本功训练,多样化的活动顺应需求,聚焦职业精神与专业素养,开阔着眼界,提升了境界,学习力、思考力、创造力日新月异。

⑵考评机制,学校制定了《校本研修考评办法》及《校长奖励基金考核办法》,过程性考核与成效考核并重,精神引领加物质奖励等方式,激励教师从完成教学任务向教育教学研究转变,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

⑶学习机制,我们采用规定动作与自选项目相结合的方式,发放书籍推荐阅读,也允许教师挑选书目学校报销;我们采用全员与分层相结合的方式,通识培训集体要求,专项培训自主选择;我们采用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走出去与请进来培训后,用校本化研修将外循环引入内循环,跟进、深化后续学习,可以撰写心得体会上网交流,可以课堂实践进行移植展示,可以取其精华融合个人观点开设讲座,可以召集沙龙个性争鸣……从而达成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草根”课堂这种新型校本研修方式,可以说“实惠却不贵”,让请进来、走出去所付出的培训费更物超所值,让教师群体盘活内部资源促进加快工作循环,虽不那么高大上,却很是接地气、聚人气,教师、学生、学校都大受其益。

在新常态下,静下心、沉住气,继续以真实、朴实、扎实、厚实的工作作风,锁定“草根”方式,在实践中思考、在厚积中薄发,问诊草根名师解决教学疑难杂症,问政行政管理参与学校规划建设,问证学生家长解决教育沟通导向,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定会更加多一种可能!

猜你喜欢

草根研修名师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草根
草根论调
给草根创意一个舞台
自主研修与我的专业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