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三个转换推进和谐教育

2015-08-04卫海峰

教育界·下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教材探究课堂

卫海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应试教育的促使下,原来的语文课堂,无论是“填鸭式”的教学,还是“独自式”的教学,都只是把重点放在知识的落实上,而忽视了对人的思想、情感及文学审美情趣的培养。使本应富有生机、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变得索然无趣。随着素质教育课改时代的到来,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已有所改变,要求要培养出“灵肉一致”的人,重视人性,尊重人性,将语文教学与和谐社会的主题相融合。要做到这些,首先就应该实现以下两方面内容的转换:

一、教师角色的转换

和谐教育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以生为本”的观念下重新塑造自己、重新界定角色职能。

(一)由答案的终结性和唯一性的裁判者,成为学生的倾听者、激励者、赞赏者

在课堂中凸现人,就不要把学生置于一种被评价和被测试的消极境地。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课堂上,教师所要做的是以一种谦逊和平等的交流方式,面带微笑,认真地倾听,不失时机地点拨和鼓励,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当学生思维阻塞时,教师给予热情引导:“换个角度想想,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呢。”当学生与教师意见相左时,教师应态度谦逊,不漠视学生;当学生有超过自己的新发现、新见解时,要具备向学生请教的胸襟,真诚地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允许学生指出不足,让学生明白“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道理。

(二)由教材的复制者、课程计划的执行者,变为学生所需能源的调控者

传统教学中,教师利用各种参考书,理解教材,整合知识后再复述给学生。时代变化了,学生获得知识不单依赖于课堂中教师的传授,课堂之外各种媒体信息的传递,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渠道之便利,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知识甚至已超出教师。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的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教师的职责不能无视学生的接受能力,“一言堂”地权威阐述,而在于从学生知识实际和情感需求出发,大胆剪裁教材,抓好教材的突破口,努力改善和优化教学流程。课堂中,学生从不同角度诠释观点,也倾听各种人生感悟,获取生活启示,精神得到鼓舞,思路得到拓展。

教学中,教师是个调控者,从学生情感需要出发,对课本的处理、材料的补充,要突出其感染力和人文气息,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充满生机和活力,都成为育人的契机,让学生的智慧、灵感和激情得以迸发,使学习课本的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学生地位的转换

(一)把讲台变成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在课堂教学中,传统教学课堂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生不是知识的“接收器”,知识的激活和内化离不开学生的课堂实践,也就是说要将教师“教”的活动科学地、巧妙地变为学生的活动,教师讲析的主要内容应由学生在积极的课堂活动中读出来、找出来、析出来、悟出来。如果教师较长时间地占有课堂,课堂将变成乏味的游戏。

(二)“以人为本”的课堂观念要求把单一、被动地接受的学习方式,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多元学习方式。改变了学习方式,学生就有可能在更高的层面上开展学习,感悟到个体生命的价值,那样每一节课将成为学生生命发展历程的一个片断

自主式学习,即教师对课本不做任何讲解、小结,只是提供一些自学资料,由学生自己阅读,发挥主观能动性。合作式学习则是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们在一起以分组或者其他方式共同讨论完成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在我们原来的教学中都会穿插运用,实践证明效果非常显著。而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新思路,故而我重点对此谈点看法。

探究式学习旨在让学生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甚至读出超越作者、超越文本的高层面的东西,给学生以生活的启迪。

在教学《归园田居(其一)》时,学生陶醉在作者描写的自然美景之中,我相机追问:“自然究竟美在哪?”引发学生对“作者及所有人都崇尚自然”的讨论,讨论中从自然的角度重新揣摩学过的课文:唐代刘禹锡的《陋室名》、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王维的《山居秋暝》、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苏轼的《赤壁赋》等,最后研讨出:历代文人及现代人在社会竞争中难以实现目标时,都会回归自然,自然的清新、纯净使人远离了嘈杂、喧嚣;人与人有失去和谐之时,但人与自然永远是合一的,自然是失意人的避难所,是人类温馨的港湾,自然美在和谐,美在怡情。经过一番探究,学生感慨道:怪不得作者把看似平淡的田园生活,写得如此富有诗意,并且让读者也能从中感受到诗人轻松、平和、喜悦的心情和愿意回归自然的心绪。这种探究,调动学生多方感知材料,使学生对感性的现象进行理性地总结,能深层次解读文本,领悟到作品字里行间蕴蓄的极其丰富的世界万象、人情事理,在这种领悟、升华中学生会胸怀荡漾,美在其中。因而我认为,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和谐的语文教学方式,它关注人的发展,要求教师抓住语文教材人文气息浓厚的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民主和谐的生长环境中、师生交往的互动过程中,既可学到知识,又可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同时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以上多元学习方式,对课堂中的学生而言,它意味着主体地位的凸现,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上课不再是索然无味的,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综上所述,实现教师、学生两方面的转换对于推进和谐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教材探究课堂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甜蜜的烘焙课堂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美在课堂花开
教材精读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教材精读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