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日先锋白乙化传奇轶闻(下)

2015-08-03张书剑

北京纪事 2015年8期
关键词:抗日

张书剑

三条“套筒子”袭击伪警察局

白乙化1911年6月11日出生在辽宁省辽阳县石场峪村。1953年,我们部队参加抗美援朝胜利回国后,曾在白乙化的家乡辽阳小驻,我们三名原中国大学和附属中学的同学、战友曾去县城的太子河区曙光乡,白乙化的家乡石场峪村和他读书的学校访拜。在与白乙化侄子白成亮、亲属吴启华的访谈中得知,白乙化学名荣欧,字野鹤,满族人。白乙化家境原本殷实,依靠父亲在邮政部门任职的收入补贴家用,不幸白乙化幼年丧母,六岁时父亲又迫于兵乱离开邮政与继母外出奔劳谋生,白乙化依靠祖辈和叔伯照看。他幼年聪明讨人喜爱,在亲朋资助下进学堂念书,12岁就习诗摹画、喜欢音律,被乡里人称“神童小才子”。13岁考进了辽阳中学,不久转入辽阳师范,视野逐渐开扩,追求新思想,常和同学到县城白塔公园向群众宣传抗日、抵制日货。曾教过白乙化的康老师,还记得当时白乙化站在白塔前演讲时言辞犀利、观点鲜明、理足气畅博得父老乡亲热烈鼓掌的情景。他说:白乙化喜欢历史课,他不赞成帝制而坚持自己主张,常和校长争辩是非。这一消息传回乡里亲朋们担心他学业受阻,又盼望他茁壮成才,因而吓唬他说:再跟校长顶嘴,就不供你念书啦!这件事被同村一长者马兴洲、当时担任东北军第16军参谋长,回村探家时知道后说:“白乙化小小年岁敢作敢为,将来是一个带兵打仗的好材料。”于是推荐他到沈阳进入东北军教导大队。此举正中白乙化胸怀,对日本人侵犯家乡而愤怒,早就想从军报国的白乙化结业后又报考了东北军讲武堂步兵科。在学习期间他公开抨击军阀们只顾相互争夺地盘却无心抗日保国等言论,得到许多同学赞赏却被校方视为逆向言行,迫使他离开了喜爱的专业。

1929年白乙化只身一人第一次闯入北平(京),在弘达中学补习课程,当年就考入中国大学,追求思想进步确立了人生观。中国大学及附属中学,是由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创办,中国共产党在中大的影响深远,李大钊、鲁迅、李达等红色学者都曾先后到中大任教,培养出一大批青年爱国志士,白乙化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第二年就在中大校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9.18事变爆发后他惦念家乡遭日本强盗欺凌,郑重向校长何其巩提出申请:“国难当头,先去杀敌,再来读书。”校长很快答复,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他回到了东北,以吕方寺小学国文老师为掩护,联络四方志士筹建抗日队伍,凭手中的三条“套筒子”步枪袭击了辽阳伪警察局夺得了武器。竖起了“平东洋”抗日救国军的旗帜拉起队伍,白乙化被推为“平东洋”司令员。救国军主张抗日得民心顺民意,一年间发展到3000多人,成为辽西、热河一带抗击日伪军的战斗力量。由于战事频繁补给匮乏在弹尽粮绝之际不得不退撤关内休整待行。在军需供给十分艰难的时刻,白乙化下令禁止官兵骚扰黎民百姓。最后被国府军第32军骗到迁安县太平村东的冷口沙河一带强行缴械遣散了部队,白乙化壮志未酬无颜回辽阳见乡亲父老,只好第二次踏进北平城回到中国大学读书。

“小白龙”绰号的由来

1935年白乙化在中国大学毕业,校方鉴于他的组织才能超群,在学生中有号召力,留他在中大的学生会工作。昔日白乙化在中国大学政治经济专业的老同学、上个世纪80年代任职于中共北京市委书记的段君毅同志,在一次参加田村山净水厂通水剪彩时我们相遇(我已从部队转业任净水厂书记),我主动引段书记攀谈,共同追忆白乙化,他说:在12.9北平爱国学潮运动中,白乙化抗日救国的进步思想得到了施展,善于表达的演讲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他和董毓华同志共同担起组织中国大学和附属中学的游行重担。在12.9当天学校大门被警方封堵,白乙化和董毓华一商量,安排部分同学去校门口佯装外冲,掩护广大师生从后院翻墙上街,与东北大学、师范大学(开始西郊的一些大学还被截在西直门),及一些中学会合,旗帜招展、口号连天,“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反对华北日治!”“誓死不当亡国奴!”此起彼伏。警局以皮鞭、棍棒威胁,拿高压水龙滋射体单衣薄的学生,在天寒地冻的冰冷季节白乙化挺身而出,用身体堵挡水龙头喷口,白乙化的行动得到了好多同学效仿,现场一片白哗哗、水淋淋,犹如一条条蛟龙闹海,龙腾世间,伪警惧怕而步步后移,游行队伍则阔步前进。白乙化的行为受到师生们敬佩和爱戴,发自内心地称赞喊他“小白龙”!自此小白龙的绰号越喊越响,越叫越广,传至四面八方。

12.9学生爱国游行后,“小白龙”的名声大振,成为警方视线中的重点。为躲避警方视线白乙化去南苑机场,到原冯玉祥将军的陆军检阅总署的七营房,时为宋哲元、佟麟阁将军的第29路军开办的“北平大学生军事训练班”报名应训,借军、警双方明合暗斗、各为一体、在相互矛盾中求共存的政治环境,躲开了警方注意。

1936年春党组织安排白乙化带领一批东北大学学生和部分北平进步青年赴绥远河套(今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垦荒兴水利,同时学习政治以备报效国家,白乙化任垦区党组织副书记。他吃苦在前,身先士卒,带头实干,自己编词谱曲,带领同学高唱《垦荒歌》鼓舞同学坚定信心。时隔半个多世纪当年的垦荒同学至今还能哼唱:乌拉山旁,黄河套里,开辟我们的新天地,吃饭就要做工,做工就要出力,不受剥削,不分阶级,为了生存自由,抗击日本侵占我山河,镰刀斧头是我们战胜敌寇的武器!

在云蒙山开辟平(京)北抗日根据地

冀热察军区肖克司令员依中共中央的指示提出:“巩固平西,发展平北,坚持冀东”三位一体的抗日主张,白乙化领导的抗日挺进军10团奉命挺进平(京)北开辟丰(宁)滦(平)密(云)敌后抗日根据地。此处在伪满洲国、伪蒙疆、伪华北政权重叠管辖地带,沦陷时间较长,敌伪统治严厉,我军曾进入过该区开辟工作,但都因难于立足而离开。10团接受此任务恰如虎口里拔牙,白乙化满怀胜利信心,率领10团指战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1940年开春,白乙化告别了平(京)西抗日根据地,昼夜兼程绕道高崖口、越过居庸关、横跨平绥路,突破敌人一道道封锁线,刚刚抵达昌(平)延(庆)县境内的沙塘峪,就遭到伪满洲军第35加强团3000多人的围攻,敌人从四面八方包围犹似饿虎补食,双方接火就异常激烈。凶顽的敌人采取轮番进攻战术,一次又一次地不断加强攻击。在战斗中哪里有危险白乙化就出现在哪里,他总是站在高处瞭望敌情指挥杀敌。机智灵活的警卫员吕俊善(解放后在北平(京)军管会工作,曾被邀到中大附中讲述白乙化的战斗事迹,后入朝参战)几次扑倒团长化险为夷。战后吕俊善说:“急得我给团长提意见:‘你不顾危险,我还要完成任务保证你安全哪!团长嘿嘿一笑说:‘革命是奋斗,奋斗就不惜牺牲呀。气得我转身要找政委去诉苦告状,团长则伸出两只胳臂拦住我,然后‘啪地一个立正、敬礼!嘴里还说:‘虚心接受小吕同志意见。这下子让我转气为笑,我被逗乐啦,可他却坚决不改他的战斗作风。”带领我10团勇士凭借有利地形英勇阻击,打退敌人连续七次进攻,打得天昏地暗,一直打到日落西山,伪军的一营长苏庆生等190多人被击毙,在追击伪军时我军又俘虏伪满兵100多人。10团在平北地区首战开门红,扩大了立足平(京)北的政治影响。

白乙化选择在云蒙山区开辟根据地,团党委从部队抽调40多名干部战士奔赴各村庄发动群众、建立抗日组织、筹建抗日政权。为了让开辟工作顺利进行,转移敌人视线,白乙化留下一个营保卫建设根据地,他带上其他营北走坝上,去外线游击敌人掩护雏鹰政权早日展翅。在坝上首战山神庙(今属河北省丰宁县),全歼敌军守备排,然后挥兵南下端掉伪军琉璃庙(今属北京市怀柔)据点,俘虏敌军70多人。待敌军反扑时白乙化又转移部队东进滦平(今属河北省)接连拿下五道营子、虎什哈、小白棋等地。外线部队东杀西打、南征北战打得敌人焦头烂额,保证了内线开辟工作顺利。当年6月丰(宁)滦(平)密(云)联合县宣告成立,白乙化被任命为县委书记,王森为县长,与西邻的昌(平)延(庆)联合县组成了平(京)北抗日根据地,这样就把平西、冀东两大根据地联结起来,像一把大钢钳紧紧地钳着北平城。

“百团大战”中的挺进10团

1940年八路军为粉碎日寇对我根据地侵犯,克服国民政府对日寇妥协的危险,振奋国人的抗日信心,彭德怀同志先后组织了105个团对日寇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史称“百团大战”,主要意图是掐断日寇在华北占据的铁路线。白乙化领导的挺进军10团,奉命出击平(北)古(北口)线。平古线是华北通向东北松辽平原的要道,民国初期直奉军阀大战,张作霖从北京掠夺的清宫珍宝就是从此路运抵沈阳。如今日寇视平古线为弥补平(京)山(海关)线的一条大动脉,想步军阀后尘把掠夺的我民族资财由此运出。白乙化明了日寇意图,带领部队及民兵北上古北口之鼻下,攻克小营火车站,炸毁陈各庄铁路大桥,掩护民兵在数千米的铁路线上拔道钉、翻铁轨、掀枕木,最后把碎石路基也毁了。驻守古北口的日军面对瘫痪的铁路起动装甲车向南出击,白乙化料敌如神,把兵力埋伏在芹菜岭一带等待敌装甲车入瓮捉鳖,白乙化一声令下枪震峡谷,地雷轰隆、惊天动地,装甲车翻身朝天,鬼子兵鬼哭狼嚎、丢盔卸甲失去战斗能力。此战是10团官兵挺进平(京)北以来一次干净、漂亮地全歼日本鬼子的胜利,缴获的武器分发给各村民兵,极大地鼓舞了丰、滦、密人民群众的抗日信心。

日寇费尽心机紧急抢修平古路,9月份刚刚恢复通车,我军“百团大战”第二战役拉开,总部指示继续捣毁交通线摧毁敌占据点。白乙化奉命再战平古线,这次他示意在溪翁庄一带放言八路军主力要攻打石匣镇(石匣镇在建国后修建密云水库前整体迁移)迷惑敌人。石匣乃古都东北方向三大重镇之一,集铁路、公路、通信线路三路汇一。穿过石匣这一咽喉重地,白乙化趁月明星稀之际,派兵割断穿过石匣镇的通信线路,给日寇制造我军攻占石匣的判断,诱敌增兵石匣。白乙化声东击西,攻其不备地带领10团主力直取怀柔,摧毁怀柔火车站、炸毁补水塔、切断铁路信号、烧毁停站军车。白乙化率领10团两次出击平古线威震平北,配合八路军主力歼敌有功,因此受到晋察冀军区的通报表彰,特授奖旗一面送至平(京)北嘉奖10团指战员。

击毙日军“常胜指挥官”哲田

挺进军10团出奇制胜,丰、滦、密根据地迅猛发展,日本鬼子恼羞成怒要与挺进军决一雌雄。他们把已侵占的县、镇、据点称为治安区,采取发放“良民证”实行户户联保制约控制老百姓;把敌我双方争夺拉锯的村庄称为准治安区,采取搜、扑的办法不放过一个可疑分子,实行强化治安;把日伪视为顽抗的村庄即我抗日根据地称为非治安区,实行抢光、烧光、杀光的三光政策,制造无人区。日军集中4000多兵力采用蚕食占据和清乡扫荡相结合的策略向我根据地扑来。在此严峻时刻,白乙化执行党组织的部署,指挥部队灵活机动地在正面战场留下三营与民兵配合保卫根据地,采用“敌进我退,敌疲我打”战术抗击敌人;利用山区道路崎岖选择敌人来往必经之路,布下地雷阻击敌人;利用我熟悉山村地形地貌,部队采取时聚时散,使用麻雀战术游击敌人;利用敌人奔波疲劳残喘之际集中兵力快速出击歼灭敌人。三营连续在白道峪、梨树沟、水堡子等地取得胜利。解放后居住在密云县龚庄子村的1940年参加八路军,在10团供给处工作的老八路娄永里同志(五级伤残荣军、休闲在家)经常向乡邻们回忆说:在反扫荡时部队连续行军作战不怕疲劳,时常吃不上饭,供给处从老乡家买些老棒子,煮熟了给团首长,白团长却让战士先吃饱,不然他不吃。爱护下级无微不至,一营副营长作战负伤,团长把马让给伤员骑,他和我们战士一样爬山涉水,部队斗志旺盛,接二连三拿下巨各庄、穆家峪、达峪沟等大据点。扫荡的日伪军受我10团内外夹击,腹背两伤处境极为被动。1940年12月侦察员向团长报告,日军要从白马关向密云县城撤退。白乙化率一营连夜行军,天亮前赶到日寇必经之地冯家峪村的南湾子设伏圈待敌。清晨号称日军“常胜部队”的铃木大队在中队长哲田统领下军车开路、步兵中腰、骑兵殿后浩浩荡荡进入伏击圈。白团长一声令出,顿时步枪、机枪、手榴弹、地雷同时发威,地动山摇,一营营长王亢同志(后接任10团第二任团长)奋勇当先,冲出战壕杀向日寇,鬼子兵丢盔卸甲,乱了阵脚,军车翻个儿、战马嘶叫,战斗仅用一小时日军指挥官哲田就被我军击毙,“常胜部队”100多人被我全部歼灭。当年担任冀热察军区平北军分区政委的段苏权同志(建国后曾学习飞行任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抗美援朝时来安东(今丹东)协助志愿军空军司令员刘震指挥空战,我当时在指挥所搞通讯联络,在大东沟机场与段司令员巧遇,战隙我们共同谈起“小白龙”时他说,白乙化同志人才难得,打仗善用地形地貌,常以突击歼敌和伏击制胜,战士们在他麾下总打胜仗,所向无敌,个个都自豪得很哪!平北抗日根据地在反扫荡之初我们只有四个区,在反扫荡后我们却扩大到八个区。总部已任命白乙化同志到军区任副司令员,我们都盼望他早日来履职抗敌。

1941年2月4日白乙化走马上任副司令员之前,仍然舍不得离开与他出生入死的挺进军10团指战员,又和战友们出战石城镇的鹿皮关,在杀敌取胜追击围歼敌人时,一颗流弹击中了白乙化的头部,鲜血洒在了河北村的降蓬山上,牺牲时年仅29周岁。

白乙化同志的不幸牺牲使我党、我军受到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噩耗传出军民们万分悲痛。

同年4月,抗日联合县政府在石城镇召开了有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追悼白乙化烈士大会,后在降蓬山为烈士立起了“民族英雄”纪念碑,在石城镇建立了白乙化烈士纪念馆。

人们永远怀念智勇双全的抗日民族英雄“小白龙”,汉白玉雕塑的白乙化同志坐像昂首挺胸矗立在峰峦叠翠的降蓬山上,他看到了侵略者被迫交枪举手投降,他看到了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冉冉升起,他看到了改革开放的春天祖国处处莺歌燕舞,一派生机焕然。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

猜你喜欢

抗日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红军陕甘改编抗日若干问题再探讨
陂孝礼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
白崇禧与抗日游击战
周恩来在山西抗日前线
胶东抗日武装起义与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的建立
艰苦奋战的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抗日联军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