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肠癌术后肠梗阻患者白介素-6、-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

2015-08-03陈国宝苏亦斌陈德波刘江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普外科福建泉州362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肠梗阻结肠癌因子

陈国宝 苏亦斌 陈德波 刘江睿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普外科,福建 泉州 362000)

术后肠梗阻(AIO)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1〕。现代医学多采用持续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使用抗生素及肠外营养支持等对粘连性AIO进行保守治疗。研究〔2〕发现,AIO患者血清中白介素(IL)-6、IL-10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往往在发病的过程中变化较大,本文旨在明确其与结肠癌术后AIO的具体关系,拟对临床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于我院以术后肠梗阻为诊断收入院的患者,结肠癌术后AIO患者36例为实验组,其中男18例,女18例,平均年龄(66.3±8.2)岁;术后AIO非结肠癌手术患者35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64.2±7.6)岁;另选取于我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38例为空白组,其中男18例,女18例,平均年龄(65.4±7.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参照第7版《外科学》中肠道疾病部分粘连性AIO的标准〔3〕,病史:多有腹腔手术、创伤或感染史;症状: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排气排便停止;体征:腹部膨隆,有压痛,无腹膜刺激征,可触及胃肠型及蠕动波,无明显肠袢或腹部包块,肠鸣音亢进;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可发现多个气液平面,有肠腔积液的现象;腹部CT平扫可见肠壁增厚,肠袢成团。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术后肠梗阻诊断标准》;年龄18~65周岁;有外科手术史;患者自愿参与本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心肺功能严重障碍;恶性肿瘤;严重精神病;肝、肾脏、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有灌肠禁忌证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予以常规西医治疗:禁食、抑酸、胃肠减压、使用抗生素和肠外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1个疗程为10 d。注意事项:治疗期间,戒烟酒,保持患者情绪稳定。

1.5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患者血清中IL-6、IL-10以及TNF-α的水平检测:三组患者分别于入院前1天清晨抽取空腹血5 ml,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在治疗的3、6、10 d测定血清中IL-6、IL-10以及 TNF-α水平。血清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并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步骤操作。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入院时AIO患者IL-6,IL-10以及TNF-α水平较高,与空白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IL-6、IL-10以及 TNF-α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实验组与对照组IL-6、IL-10以及 TNF-α水平均有所下降,第10天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IL-6、IL-10以及 TNF-α水平较高(P<0.05),见表1~表3。

表1 各组各时间点TNF-α水平(±s,pg/ml)

表1 各组各时间点TNF-α水平(±s,pg/ml)

与空白组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下表同

组别 n 入院前 第3天 第6天 第10天实验组 36357.5±57.91)2)36.6±7.9 15.1±0.9 12.6±5.32)对照组 35 312.4±36.71)37.4±8.3 14.7±1.6 7.8±2.3空白组36 82.4±17.3 - - -

表2 各组各时间点IL-6水平(±s,pg/ml)

表2 各组各时间点IL-6水平(±s,pg/ml)

组别 n 入院前 第3天 第6天 第10天实验组 36 58.4±2.3 5.1±1.4 3.8±1.0 2.8±0.82)对照组 35 42.6±3.81) 5.9±2.6 3.5±1.2 1.9±1.4空白组 36 6.0±2.21)2)- - -

表3 各组各时间点IL-10水平(±s,pg/ml)

表3 各组各时间点IL-10水平(±s,pg/ml)

组别 n 入院前 第3天 第6天 第10天实验组 36 1.7±1.1 264.6±29.4 157.1±42.4101.4±13.42)对照组 35 6.8±0.81) 255.6±49.8 150.6±74.9 94.4±12.4空白组 36 7.8±1.21)2)- - -

3 讨论

粘连性AIO可导致全身性生理紊乱,是腹部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有关调查表明粘连性AIO患者中约80%有腹部手术史,而结肠癌是临床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结肠癌死亡率居于肿瘤死亡率第4位〔4〕,在世界范围内肿瘤死亡率也居于前列,所以结肠癌术后AIO也就成为一个多发病,常见病。IL-6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主要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具有促进B细胞增生分化和分泌抗体的作用,在免疫应答、急性期反应等中起着重要作用〔5,6〕。IL-10又称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因子,是一种内源性抗炎因子,由B细胞激活〔7,8〕。它的作用是抑制多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的合成和作用,如T细胞、巨噬细胞、生长因子以及多种炎症因子,同时它还可以促进其他抗炎因子的分泌〔9〕。TNF-α主要是由被激活的巨噬细胞产生的一种多肽类细胞因子,在迄今发现的抗肿瘤生物因子中表现出很强的生物活性,是宿主重要防护机制之一。研究发现,恶性肿瘤患者IL-6、IL-10与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所以IL-6、IL-10与TNF-α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肿瘤的复发以及形成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10〕。

本研究结果提示AIO能够引起体内免疫应答,导致炎症因子水平升高,且肿瘤的发病在体内存在一定的免疫应答,所以当发生相应疾病的时候,免疫机制启动,发生高免疫应答;另外与肿瘤术后AIO不易恢复。上述实验表明,结肠癌术后肠梗阻与炎症因子IL-6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是:结肠癌细胞刺激机体免疫细胞分泌IL-6,从而加强对机体免疫系统的防护、对肿瘤细胞起到免疫监视的作用,同时可能对于T细胞的杀瘤活性以及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有一定促进作用,提示IL-6水平的变化与结肠癌病情发展有关,通过对IL-6的监测,有助于判断结肠癌的转归〔11~13〕;血清中IL-10升高的机制推测为结肠癌细胞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刺激,导致患者体内T细胞、巨噬细胞大量生成形成自身免疫,从而诱发IL-10大量生成;在人机体正常的情况下,TNF-α对人体有利,会表现出抗肿瘤、抗感染等作用,但当TNF-α释放过多或与其他细胞因子关系失衡,会引起机体发热、休克等不适〔14~16〕。血清中TNF-α升高的机制为与结肠癌患者癌细胞的分泌,引发机体炎性免疫,进而刺激炎性因子网络中核心因子TNF-α的生成。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下降,接近正常,提示治疗有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体内免疫应答情况。

综上所述,结肠癌术后AIO患者血清中IL-6、IL-10以及TNF-α的水平,对评价临床结肠癌术后疗效以及判断预后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1 杨 洋,李良庆.丙氨酰-谷氨酰胺强化肠外营养在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1;32(17):2334-5.

2 姜 勇,汪 欣,万远廉,等.111例结肠癌伴发急性肠梗阻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1;14(1):48-51.

3 李祥世.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48例治疗分析〔J〕.广西医学,2011;33(2):250-1.

4 谭志军,谷 川,丁文涛,等.老年结肠癌并肠梗阻手术治疗中乌司他丁的应用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22):107-8.

5 沈 剑,曹义战,王伯良,等.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临床疗效观察(附46例报告)〔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3;19(5):280-2.

6 张云泉,李锦清,乔 清,等.升结肠癌性肠梗阻误诊为阑尾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15例CT诊断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6):1534-5.

7 潘福斌.Ⅰ期切除吻合术对结肠癌肠梗阻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4;31(7):1019-20.

8 黄居朴,林华德.50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2):75-6.

9 胡月华.结肠支架对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5746-7.

10 杨晓琳,殷先利,郭戈杨,等.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8(5):104-6.

11 李高举.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手术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1):81-2.

12 张伟忠,粱金荣,张玉惠,等.老年人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基层医,2011;18(15):2090-1.

13 甄茂椅,方 胜,吴忠寅,等.老年人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J〕.安徽医药,2011;15(7):865-6.

14 洪济荣,蒋艳丽.结肠癌并肠梗阻急诊手术中肠道清洁临床护理40 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7):935.

15 柳清文.结肠癌所致肠梗阻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31(1):121.

16 王静芳.1例降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应用肠梗阻减压导管的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4;30(6):160-1.

猜你喜欢

肠梗阻结肠癌因子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结肠内支架联合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在结肠癌合并急性梗阻中的短期及中期疗效分析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扮靓爱车拒绝潜伏危险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