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感染实时监测系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2015-08-02景慎旗张卫红王忠民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5年6期
关键词:院感我院监测

景慎旗 张卫红 王忠民 刘 波 刘 云

医院感染实时监测系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景慎旗①②张卫红②王忠民②刘 波②刘 云②

目的 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监控力度和精度,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水平和质量。方法 系统开发采用B/S架构。系统提供的功能模块能满足医院感染监测管理需求。结果 通过为用户提供高效易用的监测功能,实现了医院感染实时监测和高效的早期预警,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结论 利用该系统可以低成本、高质量地完成医院感染实时监测与管理,其数据还为预测及防范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医院感染实时监测系统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前瞻性监测

医院感染是医院医疗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不仅严重威胁到患者的健康,还影响医疗质量和效率,增加医疗成本[1-3],因此各级医疗主管部门和医院都积极探索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目前医院感染管理还存在如下问题:(1)医院感染疑似病例的筛选工作仍然依靠人工完成;(2)缺乏与临床科室快速高效的沟通交流;(3)靠人工统计的上报数据缺乏完整性、可靠性。

信息化手段是解决上述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我院在医院感染监测管理信息化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探索并建立了具有我院管理特色的医院感染实时监测系统,用于医院感染监测和管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 材料与方法

1.1 医院感染实时监测系统建立的目标 (1)自动抓取所需资料并完成相关的预处理工作,实现疑似病例的自动筛查。(2)医院感染干预工作由被动变主动,实现医院感染监测关口的前移。

1.2 医院感染实时监测系统建立原则 (1)全过程监控原则。根据结果监测向过程监测转换的指导原则,我院医院感染监测分别在事前、事中、事后3个环节中实现全程实时监测。(2)全员参与原则。医院感染管理涉及面广,按照全面质量管理要求[4],要求全院各临床部门、各相关人员都广泛参与。

1.3 系统介绍

1.3.1 基本架构。系统的部署采用B/S架构。服务器端按3层架构构建:(1)持久层。完成与数据库的交互功能。(2)逻辑层。业务逻辑处理在此集中完成。(3)展现层。面向用户,直接与用户交互。该套架构符合软件工程所强调的“松耦合”要求。

1.3.2 数据抽取与处理流程。该套系统通过WebService中间件抽取数据,实现系统间松耦合联系,使系统间的安全性更高,而且抽取数据效率未受影响。经过测算,目前每日系统需要抽取约3 000个患者的各类数据,这些数据分布在各系统中,只需耗时半小时。目前系统提供两种数据抽取方式:(1)每日定时抽取数据。(2)任意时间手动抽取数据。

1.3.3 系统功能模块。这些功能模块全方位、多维度满足医院感染监测管理需求,利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和水平。(1)病例监测。主要为医院感染管理人员提供全院感染基本情况。(2)预警。提供宏观和微观多层次的医院感染预警信息。(3)统计分析。提供常用的报表,如各类日报和月报等。(4)目标监测。提供对重点目标的系统性的监测。(5)干预预案。基于我院病例大样本长期分析基础上产生的干预知识库,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6)病例查询。提供常用的搜索功能,方便用户查询相关资料。

2 结果

2.1 利用信息化手段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该套系统提供医院感染的早期预警信息,既满足了医院的感染管理需要,也为临床医师的干预提供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数据支持。根据统计资料显示,我院医院感染率、感染例次率自2013年系统上线以来一直维持在4%左右(如图1所示)。

图1 我院2013年-2014年医院感染率及感染例次率变化趋势

2.2 系统提供目标性监测功能 相比于全面综合性监测,目标性监测更具针对性、能有效了解医院感染发病水平,已经成为现阶段医院感染监测工作重点[5]和医院感染管理发展必然趋势[6]。为实现上述目标,该系统对高危科室、高危人群、高危因素等有目的、有重点地提供目标监测监控和跟踪干预功能。以2015年第1季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监测为例(见表1),我院各ICU病区均实现目标性监控。

表1 2015年第1季度全院各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监测数据

2.3 遵循“易用性”原则 提高医师工作效率 该系统完成了大量复杂、结构化的数据预处理过程,只把最终需要用户决策的工作留给用户,使用户能将有限的精力和宝贵的时间集中在病患病情诊断治疗上。特别是系统为医师提供院感疑似病例的自动提醒功能,方便医师进一步确认,避免了因各种原因导致医师漏确认的问题。凭借系统的自动化提醒,院感疑似病例未确认率显著下降(如图2所示)。

图2 我院2014年院感疑似病例未确认率变化趋势图

2.4 实现全程监测 提高干预力度 系统实现医院感染监测管理的全覆盖: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始终处于医院感染信息系统监控之下。通过抓取患者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及微生物标本送检情况,及时向临床医生反馈抗菌药物送检信息,目前全院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有明显提升(如图3所示)。

图3 2014年迄今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变化趋势图

2.5 实现院感数据全面细致准确的获取与统计利用 这套系统的应用,已使我院实现了院感管理多维度、多层次的数据获取与统计,如:既有最精细化的微观个体院感患者全流程数据跟踪,又有科室级别、全院级别的宏观院感信息统计。从该系统上线起,我院定期发布基于这些数据的院感季报,为我院院感管理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也为临床科研分析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3 讨论

3.1 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医院感染实时监测与管理 目前我院专门从事医院感染监测的工作人员共5名,利用这套系统我院已经高质高效完成医院感染监测。较过去手工时期每周耗费的监测时间大幅缩短,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大幅度降低,并能从过去繁琐的手工数据收集和录入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监督指导临床一线落实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通过系统对复杂病例和大量数据快速准确的判断,筛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都有很大提高,充分体现了监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2 医院感染数据的保存全面完整 并具有较强的数据挖掘功能 由于医院感染管理涉及到医院管理全方位、运行全环节、执业全过程和所有相关员工的活动,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7],其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导致医院感染精细化管理必然要建立在长期大量的数据分析基础之上的。基于上述考虑,该系统将目前我院医院感染相关的数据通过抽取、筛选和整理后统一保存在医院感染数据库中。这些数据具有完整性、一致性等特点,可用于医院感染方面的科学研究,同时系统本身也为用户提供了较强的数据挖掘功能。

3.3 通过该系统将PDCA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理念融入到医院感染监测与管理中 切实提高管理质量 通过 PDCA 循环的管理模式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有了科学依据[8]。由于系统真实保存了临床一线各科室所有的医院感染数据,并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数据追溯功能,为PDCA的反馈评价环节提供详实准确的数据,使医院能够按照PDCA的管理理念对各临床科室的手卫生、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从而促进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制度化和规范化,而相关的人员素质也随之提升。

目前国内医院感染的管理仍有很多工作需要政府管理机构及医务人员多层面重视,而通过此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可有效减少人力成本,提高效率,具有积极的推广应用价值。

1 吴风波,王福明,郑新华,等.医院感染经济损失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6,6(2):83.

2 Klevens, Edwards, Richards, et al. Burden of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2[J]. Pub Health Rep, 2007, 122:160-166.

3 CDC. 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s surveillance (NNIS) system report [J]. Am J Infect Control. Am J infect Cant, 2004,32:470-485.

4 潘玮瑛,李娜.全面质量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运用[J]. 当代护士, 2013,(8):169-171.

5 陈修文,张小康,罗晓黎.2009-2011年医院感染目标性检测结果及变化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7):1507-1509.

6 徐敏,易文婷.美国医院感染管理运行机制及启示[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7):1638-1640.

7 付强,郭燕红.新时期国家医院感染管理战略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0):4861-4864.

8 蔡珺.运用PDCA模式管理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J].中华感染学杂志,2012,22(5):1003-1005.

·本文编校 朱 毅·

The Application of a Real-Time Nosocomial Infections Surveillance System in the Management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Jing Shenqi.Zhang Weihong, Wang Zhongmin, Liu Bo, Liu Yun.

Nanjing University College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0023, China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to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0029, China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level and quality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management by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strengthen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s surveillance efforts and accuracy. Methods: The system, which is developed based on B/S architecture, provides users with functional modules to meet needs of surveillance and management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Results: The real-time surveilla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and efficient early warning are achieved and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decreases effectively. Conclusion: The surveillance and management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can be carried out by use of this system by which the data stored can be used for the 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real-time nosocomial infections surveillance system nosocomial infections objective monitoring prospective monitoring

2015-04-13;

2015-08-29)

①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南京市 210023

②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南京市 210029

猜你喜欢

院感我院监测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院感防控 警钟长鸣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院感控制 进入大数据时代
不穿戴也能监测睡眠
院感防控有两种作用力
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析及院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