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瑶 用“黄埔精神”奋斗向前行

2015-07-31董颖

中华儿女 2015年9期
关键词:团委梦想

董颖

这个1990年生人的深圳姑娘是个“行动派”,想到就要做到,并且,要做好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对于新一代青年人来说,世界很大,机会很多,想法也很多。想拥有一家自己的奶茶店,想辞职,想创业……但是大部分人仅停留在“想”这个层面。刘瑶则不同,这个1990年生人的深圳姑娘是个“行动派”,想到就要做到,并且,要做好……

能折腾的医学生

4月14日至15日,由广州团市委、市人社局、市科创委、市教育局、市青联联合主办的“联炬杯”第二届广州青年创业大赛复赛评审活动在团市委办公大楼举行,来自互联网、电商、文化创意、高新技术等领域的227个青年创业团队代表超1000人参加,角逐80个决赛名额。

14日下午,记者在会场见到刘瑶,黑色西装、干练时尚的短发,见到记者直呼“前辈”,客气有礼。当时她正在准备第二天的参赛展示,作为“睡眠呼吸障碍症监测干预设备项目”的创始人,刘瑶有意让自己从繁杂的具体事务中脱离出来,有更多时间为项目的展示、外联和融资更多地奔走。

毕业于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的刘瑶,曾任职于国内最大的IT咨询公司。为了实现创业梦想,她主动辞职,开始带领团队创业。“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创业大赛。”令她惊喜的是,项目得到了风投机构负责人的赞誉。

刚毕业一年多的刘瑶很能折腾,大学时酷爱篮球的她发现中大北校区没有篮球协会,就带领大家自创协会,搞得风生水起,拿过省篮球联赛二等奖;还曾在校学生会任公关部长,创作过小清新班歌;当然,拿过奖学金,也曾经挂过科。到了大四才发现,这一切的不安分都是为了进入创业学院做铺垫,“不安分是我的个性,创业是我的未来,这里是我梦想的起点。”刘瑶说。

与一般人临近毕业才开始规划未来的心态不同,刘瑶高中时就明确了从商的决心。父亲是做企业的,刘瑶从小就喜欢跟父亲聊企业,聊一些商业运作,慢慢地她感到自己天生具备商业嗅觉。“那时起我就知道自己以后要做企业家。”

一心想学经管的刘瑶高考报志愿时采纳了家人的意见,将“医学”作为其中一个志愿填进志愿表,没想到阴差阳错竟然真的进了医学院。最初的两年很迷茫,学医和从商的梦想差太远了,不会以后就做个医生了吧?刘瑶常常问自己。

为了锻炼自己,刘瑶竞聘校学生会,当上公关部长,经常出去跟商家接洽,拉赞助,“每次一想到要出去拉赞助、写方案和别人资源交换就很兴奋”,那一届公关部成为中大有史以来拉赞助最多的一届,刘瑶也认识了很多商家,有了一定资源,锻炼了组织领导能力。

转折发生在大三,那年刘瑶申请中山大学创业学院的第二学位,成为中山大学北校区第一批加入者。在那里,刘瑶如鱼得水,与一批有着共同创业梦想,志同道合的同学们一起,开始了梦想的启航。

“不安分是我的个性”

“创业黄埔班”,这个很有霸气的名字是创业学院的学生们津津乐道的。创业学院每年从有创业想法的学生中筛选50人,这些入选者要通过三轮严格的考试,包括笔试、心理测试、实践和交流。如今,在创业学院微信群——“万能的黄埔群”里,有200多名同学时常在线交流,其中不乏一些已经小有成绩的创业者。刘瑶毕业于“黄埔三期”。

能够进入其中,接近自己的梦想,刘瑶非常感谢创业学院为自己的梦想插上翅膀。“创业学院是让我重新选择自己人生轨迹的地方,这里汇聚了中大各方面的牛人,这里给了我无数的机会。”刘瑶说,“学院给我们很多实践和资金方面的支持,老师会为了我们的项目,帮我们去跟企业家聊、拉赞助,还请了一些企业家给我们当导师。”

大四、大五时,刘瑶有了把医学和商业结合的想法,她和另两名医学院出来的“黄埔”同学一起,把口腔医学老师设计的专利“新型实用口腔器械专用清洗篮”做成产品,他们找了厂家生产,做了样品,这个项目在“创业黄埔班第二批种子基金资助”中获得了最高的金额。

去年,刘瑶又和同学合资在中大附近开了一家奶茶店,“我们采用合资,做股东的方式,运营起来。每人每周只用一点时间去巡视。”这家奶茶店开业第一个月就盈利,刘瑶说:“虽然是很小的店,但是找店面、招人、管理、申办证件,任何一件事情做起来都不容易,对我来说都是全面的锻炼。”对于很多女生来说,拥有一家自己的奶茶店都是一个小小的心愿,刘瑶听了笑笑说:“我很喜欢拥有一家自己奶茶店的感觉,但这不会是我的最终梦想。”

五年医科毕业后,刘瑶进入国内最大的IT咨询公司,并且成为华南区唯一一个最佳新人,收入不低。“应该是不错,可是我清楚自己,太年轻!”刘瑶所说的年轻,是指只有小聪明但是没有智慧,智慧是指对一些事情的预见性,是把问题避免,而小聪明是把问题解决。那段工作经历,刘瑶有机会进入客户企业,了解企业流程,帮他们解决运作上的问题。在去了解企业需要的功能的时候,帮助其实现。这个过程中刘瑶会去思考,为什么一个企业会需要这样的功能,大大提高了自己对企业的理解。

勇敢去做

刘瑶所在的IT咨询,相当于用IT的方式帮公司把所需的功能实现,优化企业的流程。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企业运作,制定一个比较好的管理机制,流程。工作一年,刘瑶发现每日的工作量自己只需三四个小时即能完成,这对于想要趁年轻多学多做的她来说不具备挑战,又赶上妈妈生了一场病,刘瑶幡然醒悟:“你还在等待什么,还要积累什么经验?反正自己还年轻,哪怕失败也是积累经验啊。”

就这样,刘瑶回中大找博士师兄们聊自己的创业想法,之后辞职,决心要将医疗知识通过科技来实现。他们的目标锁定对“睡眠呼吸障碍”的改善。博士师兄负责医疗方面,中大89级毕业的工程师师兄全职加入负责技术,刘瑶有意识地搜寻创业政策和信息,出去接洽合作,她对自己的职责和优势很明确:“我之前对IT不懂,通过工作对软件、数据、接口这些有了一些了解。现在我们做的是一个软硬件结合的项目,是医疗器械的可穿戴项目。刚好,医疗、技术和运营我都有一些经验,虽然很浅,但是足以让我把每个领域比我强的人找过来。”

今年2月,刘瑶参加了广州团市委组织的“风投对接会”,“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项目路演,没想到得到了风投机构负责人的赞誉和意向对接,真是惊喜万分,我也从中发现了项目需要提升的地方,我们会加倍努力,将项目做大做强。”

对刘瑶来说,刚起步时能获得团委的帮助使自己获益匪浅。一开始团队、资金和场地都很缺资源,这个行业准入门槛也很高。“很幸运地参加了团委组织的广州青年创业大赛,认识了团委的工作人员和老师,特别是创业部李英杰老师。”刘瑶说,一开始通过电话沟通,自己表示需要资源和曝光,让大家认识项目,可以跟更多的资源接洽。很快,团委就安排了合适的路演机会,“通过那次路演认识了很多投资人,在跟投资人沟通的过程中,对自己的项目会更加明确。”刘瑶说。目前,他们准备5月份左右注册公司,尚缺少好的工作场地和孵化器,又是李老师在帮忙联系各种孵化器并帮着筛选。“团委的老师很知道你有什么需求,然后来给你安排。可以感受到,广州团市委对青年创业的督导和支持力度很大。”刘瑶表示。

直面挑战

眼前的刘瑶,说话、走路都带着一股冲劲儿,喜欢运动,爱打篮球的她将挑战看得很轻,“有竞争才能激发更大能量”。

在团委组织的训练营里,刘瑶遇到过失败,那是一个沙盘游戏,刘瑶又被选为Leader(领导),带领一群优秀的人玩一个沙盘,但后来这个组失败了。“通过这次失败我会反思以前的不足。”刘瑶直面问题,第一,自己缺乏战略的目光,第二,管理确实要结合企业流程和好的管理机制,要让信息准确传达,不能大家在一起冗杂地提各种意见。

目前刘瑶和团队在做的项目,国内有两家竞争者,一家刚获得融资500万美金,但是他们只是检测,没有干预,“不提供改善的用户用不久,长远发展他们势必会做大数据分析”。另一家是通过震动和声音来干预,有效果但是会影响睡眠。目前这家公司众筹了100多万元,2月份到4月份就卖出了几百台仪器。

竞争对手相对成熟的产品和市场情况并没有让刘瑶产生动摇,“全国打鼾人群有2亿人,我们希望做的是不影响睡眠的产品。市面上我们几乎没有见到能将监测、反馈、干预三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产品。”在刘瑶眼中,竞争对手的试水成功正好说明了这个市场很大,“我把这看作是你在培育市场,我来收割市场。”刘瑶表示,自己的产品做起来后,通过干预治疗,慢慢可以收集更多的健康资料,之后他们的长远目标是做“私人健康管家”,类似于理想中的“大白”。

对于时常要出去找投资、谈合作会不会感到压力和畏难,刘瑶表示丝毫不会,在她看来,自己并不是出去拉赞助求别人给钱,而是一种资源互换,是站在平等立场上的合作。

采访尾声,刘瑶颇有感触地想起小学时和同学们的聊天,谈到未来理想刘瑶说想做个商人,被小伙伴们一通笑。“如今看来,从小有着坚定的目标和理想真的很好!”刘瑶说。

责任编辑 李菡丹

猜你喜欢

团委梦想
如此梦想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工委)”名单(共三百一十二个)
小梦想
梦想
梦想
文化扶贫榜上有名
批评艺术十则
如此“警告”
全国青年小发明活动先进集体
《简化转接组织关系手续的通知》是否适用于大专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