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肥大症66例临床特征与误诊探讨

2015-07-31牛金秀

当代医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误诊率回顾性肌层

牛金秀

子宫肥大症66例临床特征与误诊探讨

牛金秀

目的 分析患有子宫肥大症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期更好地了解子宫肥大症的临床表现、降低误诊率、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进行治疗的子宫肥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病理分析。结果 患者在术前有63例误诊,术前误诊率极高,高达95.5%,且治疗效果不佳。结论患子宫肥大症的患者没有特殊性的症状及体征,所以常常被误诊,因而在检查时应该注意鉴别诊断,并根据诊断进行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子宫肥大症;临床特征;误诊

子宫肥大症又叫弥漫性子宫肥大症,是指子宫非肿瘤性的肿大[1]。此病的病因多是连续数次的子宫内妊娠或分娩,或是长期的慢性炎症使得子宫壁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而导致的子宫增大。子宫肥大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病理上的诊断依据是患者的子宫肌层大于2.5cm,子宫的重量大于210g。由于子宫肥大症发病率较低且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因而临床误诊率较高[2]。本研究对收治的66例子宫肥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对子宫肥大症加深认识,降低误诊率,提高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香格里拉县妇幼保健院进行子宫切除,术后诊断为单一的子宫肥大症患者6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34~49岁,平均(42.0±1.2)岁,其中40岁以上的患者62例,占93.94%。生育两胎的有16例,占24.24%,生育三胎的有16例,占24.24%,其余34例均生育四胎以上,占51.52%。伴有腹痛症状的有60例,占90.9%,其中有58例表现为痛经,其余2例患者的腹痛和月经无关,表现为慢性盆腔炎[3]。有月经过多症状的有36例,有经期延长症状的有20例,有月经周期缩短的5例,月经紊乱的有7例。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及诊断标准 认真研究患者的全部病历,在患者住院期间及时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变化以及术前诊断、术后子宫形态变化结果[4],对患者从始至终的子宫的病理变化进行深入分析。诊断标准:患者子宫肌层的厚度大于3cm,且子宫重量大于200g的无合并子宫体病变的视为患有子宫肥大症[5]。

1.2.2 治疗方法 58例被诊断为子宫腺肌症的患者中有32例血CA125正常,均进行孕三烯酮治疗,服药1~3个月,但因痛经症状没有得到缓解,所以均停止用药。20例经期服用止痛片,其中10例疗效差,10例患者的症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病情反复。6例选择直接进行子宫切除手术。8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都在门诊进行诊刮术治疗。

2 结果

2.1 术前误诊状况 66例患者术前有63例误诊:58例患者术前诊断为子宫腺肌症,8例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术前误诊率高达95.5%,且治疗效果不佳。

2.2 术后病理证实 66例患者中有30例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血清蛋白(Hb)50~100g/L。对50例痛经患者术前查血的糖类抗原CA125,其中有32例正常,18例轻度升高,在35~40IU/mL。这66例患者手术前的B超都显示子宫增大,但形态正常。其中有6例提示子宫壁回声变粗,可能患有子宫腺肌症。其中18例提示子宫内膜增厚。术后病理证实:35例为子宫内膜增生(见图1),13例为子宫内膜息肉(见图2),14例为子宫内膜单纯增生,3例子宫内膜萎缩且伴有慢性炎症,1例患者子宫内膜固定不良。

图1 子宫内膜增生

图2 镜下的子宫内膜息肉

病理情况:单纯性增生有5例,其中3例诊刮后食用妇康片3个月进行治疗,1例疗效差,2例病情反复;还有2例刮诊2次,没有服用任何药物,月经正常了半年后,病情又复发。3例处于子宫内膜增生期,有2例服用妇康片疗效差,另外1例未服药。

3 讨论

3.1 发病原因 患有子宫肥大症的病因主要有以下两个:(1)进入更年期后,卵巢功能退化,排卵产生障碍,再加上不稳定的雌激素的长时间刺激,使子宫肌层增厚或子宫出血[6]。本研究对象中40岁以上的患者占90%以上,也说明了这一病因的正确性。(2)多次妊娠,产育过多,导致子宫肌层里的平滑肌断裂,纤维组织增生,进而引起子宫发炎、感染等也会造成子宫肥大。研究病例都生育两胎以上,甚至生育四胎的占一半以上,正是因为生育过多,才导致子宫收缩能力下降,出现痛经及经量多的症状。

3.2 误诊分析 子宫肥大症会对患者的生活及工作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但其发病率低[7],且临床症状不明显,没有恰当的检查方法,会导致误诊率极高,本次研究中误诊率就达到了

95.5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对象中痛经的症状最为突出,查

CA125大多正常,少数偏高。多数患者月经量多都表现为经期延长,只有少数患者表现为月经紊乱,且服用妇康片效果差。

通过对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生对子宫肥大症的认识,有助于降低误诊率。只有准确的诊断结果才能助力治疗效果[8]。子宫肥大症的治疗要针对病因,防治结合,可选用止血药和雄激素进行药物治疗,并加入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辅助治疗,以提高疗效,从而使部分患者免除手术治疗。

[1] 张颖.子宫肥大症16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13,53(32):77-78.

[2] 马俊如.子宫肥大症的诊治进展[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78-79.

[3] 蔡素清,郭正琴,祁素霞.子宫肥大症24例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0,21(5):317.

[4] 秦王燕,韩杰吉.经腹及阴道超声联合诊断子宫肥大症与子宫腺肌症[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4):122-123,140.

[5] 孙忠斌.改良阴式大子宫切除术临床探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3(z2):71.

[6] 隋晓瑜.子宫肥大症的诊治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z1):95-96.

[7] Mercier I,Pham-Dang M,Clement R,et al.Elevated mean arterial pressure in the ovariectomized rat was normalized by ET(A) receptor antagonist therapy:absence of cardiac hypertrophy and fibrosis[J].Br J Pharmacol,2002,136(5):685-692.

[8] 魏俊,冉素真,陈真,等.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15(2):130-132.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2.025

云南 674400 香格里拉县妇幼保健院 (牛金秀)

猜你喜欢

误诊率回顾性肌层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240例颅脑损伤死亡案例的回顾性研究
扭转坏死睾丸34例的临床诊治分析
乳腺疾病超声与钼靶X线诊断回顾性分析
2010-2013年池州市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