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诊治分析

2015-07-31常铸

当代医学 2015年14期
关键词:胆漏腹膜炎外科手术

常铸

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诊治分析

常铸

目的 分析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诊治。方法 选取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40例,根据治疗方法均分为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n=20),对比2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死亡率。结果 手术治疗组痊愈率为90.00%,死亡率为10.00%;保守治疗组痊愈率为60.00%,死亡率为40.00%。手术治疗组痊愈率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死亡率低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胆外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为胆漏,发生原因较多,预防胆漏发生需加强术前、术中与术后的防范,并按照实际情况选取手术治疗或者是保守治疗。

肝胆外科手术;胆漏;诊治分析

肝胆手术是常见外科手术,胆漏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4.0%[1-2],若不及时处理,会出现盆腔脓肿、肠间脓肿、隔下脓肿及弥漫性腹膜炎,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不仅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经济负担,还会引发医患纠纷。本研究对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诊治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汨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4~67岁,平均年龄(44.25±5.36)岁。根据治疗方法均分为2组(n=20)。治疗前患者均已确诊,并签订同意书[3-4]。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8例,胆总管空肠吻合术3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3例,外伤性肝破裂行肝修补术4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T型管引流10例,结石性胆囊切除术后12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胆漏诊断 辅助检查:CT检查或B超检查发现膈周或者肝下存在积液,行诊断性腹部穿刺能抽出胆汁液体,通过PTC(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检查)与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诊断胆漏,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上升,血生化检测显示血胆红素上升。临床表现:术后患者发生无法解释黄疸、呕吐、恶心、高热、腹部包块、肌紧张、反跳痛、压痛、腹胀及腹痛等临床表现,腹腔或者是腹部伤口通过引流管引出过多胆汁样或者胆汁液体。

1.3 方法 (1)保守治疗:取患者半卧位或侧卧位,腹膜炎没有发生扩散并且症状较轻患者,采取保持引流通畅、营养支持、消化酶分泌抑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胃肠减压、禁食等保守治疗,需注意初期应用负压引流患者,在病情好转后,采取通畅压引流;(2)手术治疗:对于腹膜炎加重并且腹腔引流不畅患者,采取手术治疗,首先确定患者发生胆漏的原因,根据胆漏部位是否形成瘘管选取手术方式。手术后,T型管引流拔出后发生胆漏或者坏死脱落的患者,通过B超引导,采取二次修补支撑以及T型管重置。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手术治疗组中,痊愈18例,死亡2例,痊愈率为90.00%,死亡率为10.00%;保守治疗组中,痊愈12例,死亡8例,痊愈率为60.00%,死亡率为40.00%;手术治疗组痊愈率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死亡率低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n(%)]

3 讨论

3.1 发生胆漏原因 胆漏主要指人体中胆汁或者是含胆汁液体非正常流出。胆道手术中行胆道切开、缝合以及引流操作,术者对于病变部位解剖结构了解不够或者损伤不当,术后会造成胆道愈合不良、胆汁渗漏以及胆汁排出受阻等情况,进而引发胆漏。有关资料研究显示,肝胆手术中引发胆漏主要原因为未发现肝胆损伤或者是发现以后未及时采取处理措施[5-6]。常见原因有术中没有及时发现胆管损伤;肝段与肝叶切除术后出现胆漏;肝外伤手术以后,创面断裂胆管没有采取结扎或者是结扎松脱;采取胆道T管引流术以后,形成窦道缺陷。

3.2 预防胆漏 术前对患者肝胆系统解剖结构进行详细了解,对Calot三角结构做详细辨认,了解不同解剖变异;对患者有无使用激素、贫血、低蛋白血症、糖尿病等进行详细了解,选取合适手术方法[7]。术中手术操作要规范,手术动作要尽量放轻,在缝合时要采用无损伤针线,防止缝合过紧或过松,不留张力确保胆管血运。完成手术后,留置引流管,并确保引流管顺畅,给予营养支持,这有利于创面愈合。

3.3 胆漏治疗 根据患者状态、病情发展以及病因等制定综合诊疗计划。一旦确诊为胆漏要对其进行全面分析,不能盲目采取二次手术。要按照T管引流情况、引流通畅程度以及胆汁引流量等及时发现原因,然后采取处理措施[8]。治疗期间需要注意:(1)对于身体情况差患者,再次手术风险较大;(2)一次手术时有严重炎症粘连,再次手术效果差,同时引流通畅,伴有胆管下端残石或者乳头狭窄患者,可以采取胆道镜;(3)T管脱落患者,如果及时重置引流,最佳选择为通过窦道将带侧孔导尿管置入引流。如果以上方法无效,通过超声证实存在大量胆汁患者,可以采取二次手术将T管重置;(4)引流量100 mL/d,或者是有严重腹膜炎、引流不畅患者,要及时更换或者是调整引流;(5)引流量为

50~100 mL/d,并且无严重腹膜炎、引流通畅患者,要对其进行严密观察,采取常规治疗。

综上所述,肝胆外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为胆漏,发生原因较多,要想预防胆漏发生,需加强术前、术中与术后的防范,特别是在无法确定的情况下,要采取必要措施,这有助于术后的观察与引流,一旦出现胆漏,要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1] 李波,朱百鹏,粱震.肝胆外科手术后10例胆漏的原因及防治[J].安徽医药,2010,8(10):40-43.

[2] 谭兴林,王景群.T管拔除后胆漏9例诊治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7(4):20-22.

[3] 张军,李文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J].中国医药科学,2011,1(6):19-21.

[4] 吴青松,凌亚非,王建南,等.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处理对策[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0,12(2):12-14.

[5] 梁冲,劳景茂,何文海.胆道术后拔除T管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2(12):233-238.

[6] 阿布力米提·阿木提.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2(14):122-124.

[7] 毛锡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预防[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3(13):45-48.

[8] 顾永兵.20例肝胆外科术后胆漏的原因及临床防治[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4(2):24-27.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4.008

湖南 414400 汨罗市人民医院(常铸)

猜你喜欢

胆漏腹膜炎外科手术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肝胆手术术后胆漏的相关原因分析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
老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体会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自发性肝内胆管破裂致胆汁性腹膜炎的急诊诊治
肝胆胰外科手术与动、静脉自然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