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2015-07-30王灵哲孙世晓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6期
关键词:辨证分型中医药治疗综述

王灵哲+孙世晓

【摘要】冠心病(CHD)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学“真心痛”“心痛”“胸痹”范畴。中医治疗冠心病有较好的疗效,其中部分治疗方法已被现代科学研究证实。本文对有关冠心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情况整理综述,以期拓展中医治疗冠心病的思路。

【关键词】冠心病;中医药治疗;辨证分型;综述

【中图分类号】R514 【文献标识码】B

CHD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变狭窄,最终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及冠状动脉痉挛而引起的心脏病变,亦称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 IHD)。CHD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中医学并无冠心病这一病名,其可归属于 “真心痛”、“心痛”、“胸痹”的范畴。长久以来,中医药在此类病证的治疗中疗效显著。随着现代医药科研事业的发展,一些来源于中草药的用于治疗冠心病的注射液、口服药也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就近年来中医药对CHD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1 病因病机

古代医家针对本病总结了很多宝贵的临床经验,张仲景《金匮要略》曰:“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王叔和《脉经》云:“厥心痛者,乃寒气客于心包络也。”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言:“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上冲胸间,则胸痹。” 喻嘉言《医门法律》曰:“胸痹心痛,然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这些观点对目前CHD的防治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现代中医学认为可将CHD的主要病因归纳为几下几点: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迈体虚、劳倦内伤、热毒内功等[1]。胸痹心痛的中医病机关键在于外感或内伤引起心脉痹阻,其病位在心,同时又与肾、脾、肝三脏密切相关,表现为本虚标实的病理特征。其本虚可责之于气、血、阴、阳之亏虚,标实主要涉及气滞、血瘀、痰饮、火热、寒凝等病理因素或产物。

2 辨证分型

辨证论治能使治疗重点落在疾病及机体功能的当前状态上,充分体现了局部与整体、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的治疗思想,也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目前关于CHD的临床分型尚无统一的意见,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大致可分为以下若干型。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将本病分为以下六种证型:心气虚弱、心肾阴虚、心肾阳虚、寒凝心脉、心血瘀阻和痰浊内阻;《中医内科学》[3]把本病分为七个证型:心血淤阻、痰浊闭阻、寒凝心脉、气滞心胸、心肾阳虚、心肾阴虚、气阴两虚;王荣丽[4]通过中医辨证将病人分为两大类:阴阳气血虚损型和痰瘀型;丁莉[5]认为本病可分为五种证型进行论治,分别为:血虚证型、气滞证型、寒瘀痹阻证型、气阴两虚证型以及痰浊中阻证型;孙汇玲[6]认为冠心病的中医治疗可分为心气不足型、痰湿阻滞型、寒凝血脉型、气虚血瘀型、血瘀阻滞型、心气阻滞型五种症型;任毅[7]按中医辨证将冠心病分为气虚、阳虚、阴虚、血瘀、气滞、痰浊、寒凝七个证型;李煜[8]依据个人实践经验,将本病辨证分为心阳不振、心气不足、肝阳上亢、气阴两虚四种证型;龙海[9]认为冠心病中医可辨证分为阳气虚衰证、心血瘀阻证、气阴两虚证、阴寒凝滞证、痰阻心脉证、心肾阴虚证6种证型。

3 临床治疗

中医药临床治疗冠心病,是以中医经典方剂治疗为主的,同时还有中药提取物治疗、针灸、针药结合以及穴位贴敷等方法。

3.1 方剂治疗

龚裕兴[10]运用丹杏饮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发现该方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丹杏饮对于本病的治疗来说是安全有效的,对患者的症状有显著改善。王莹威[11]使用益气降浊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现益气降浊汤可显著改善症状,减少发病次数,改善缺血性心电图的表现以及血液指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朱庆松[12]观察了四妙勇安汤合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发现该方的总有效率很高,对冠心病有较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李丽丽[13]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运用通脉化浊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通脉化浊汤能够通过化痰祛瘀达到降脂、改善心肌缺血的目的,其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较为安全,疗效较好。臧修明[14]使用补阳还五汤联合常规西药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发现该方对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以及硝酸甘油用量等指标均有改善,值得临床研究应用。

3.2 中药提取物治疗

徐波[15]通过应用葛根素治疗冠心病患者,发现葛根素有改善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对冠心病患者血浆ET和NO水平有调节作用,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一种有效药物。姜琼[16]使用银杏叶有效成分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现银杏叶有效成分能够抑制血栓素释放,刺激前列环素合成,从而对于冠心病患者血栓素与前列环素的失衡有调节作用。王晓佳[17]观察了丹参酮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发现丹参酮能够有效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推广。刘春霞[18]观察了洋参叶皂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发现注射用洋参叶皂苷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证)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

3.3 针灸治疗

王欣[19]对比观察大陵穴和曲泽穴对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即刻效应影响的差异性,发现大陵穴对于冠心病心肌缺血即刻效应有较好改善作用。陈志勇[20]通过对比观察针刺心包经穴位内关、郄门、天泉、曲泽等及郄门、郄-曲点与非经非穴点对冠心病患者心脏功能即刻效应的影响,发现内关、郄门、曲泽、天泉四穴均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肌供血状况。张琳[21]通过针刺双侧内关、郄门、心俞、合谷、三阴交、膻中、至阳观察针刺对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及心功能等的影响,发现针刺上述穴位联合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3.4 针药结合治疗

赵捷[22]通过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心血瘀阻型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发现临床中针刺配合中药可有效治疗本病,结果优于对照组。梁宏[23]运用针刺穴位配合

针药结合的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发现针刺穴位配合中药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有明显效果,疗效优于对照组。金志泽[24]通过针药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发现治疗2周后,针药结合治疗组相比较于对照组能够更好地改善心绞痛和心电图情况。

3.5 其他治疗方法

其他治疗方法还包括耳穴贴压、穴位贴敷以及灸法等中医特色疗法。

刘佳[25]对冠心病便秘患者采用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按摩法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姚保杰[26]通过乌七散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西药。李欣[27]通过艾灸神阙和足三里,发现艾灸这两个穴位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在临床治疗中,往往可以灵活结合应用各种方法,以发挥最大的协同作用。同时依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而选择最优的治疗方法。

4 结 语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副作用较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函待解决。第一,对冠心病的治疗缺乏统一的量化评价,使研究结果之间难以相互比较。寻求统一的标准将会为本病的后续研究带来益处。第二,科研设计方法不完善,大部分临床研究样本量较小,这些使研究结果的意义受到影响。第三,研究缺乏远期疗效观察结果,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远期效果尚不能明确。

参考文献

[1] 封伟奇,顾 宁.冠心病中医病因病机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85-86.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5-146.

[4] 王荣丽.中医辩证治疗冠心病40例[J].医学信息,2011,24(9):5687-5688.

[5] 丁 莉,王海黎.从中医辩证角度谈谈冠心病的中药治疗[J].中国医疗前沿,2011,6(17):62-63.

[6] 孙汇玲.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4):627-628.

[7] 任 毅,陈可冀,张敏州,等.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大内皮素、N末端脑钠肽的相关性[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210-212.

[8] 李 煜.胸痹心痛的辩证治疗浅析[J].甘肃医药,2012,31(6):431-433.

[9] 龙 海.冠心病的中医临床研究新进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62-63.

[10] 龚裕兴,覃成杜,李海平.丹杏饮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研究[J].当代医学,2011,17(36):146-148.

[11] 王莹威,杨 光,林 林,等.益气降浊汤对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MMP-1、MMP-2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2):230-231.

[12] 朱庆松,韩一龙.四妙勇安汤合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冠心病80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2):219-220.

[13] 李丽丽.通脉化浊汤在冠心病治疗中地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及临床疗效观察[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

[14] 臧修明.补阳还五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8例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5):701-702.

[15] 徐 波,张 玲.葛根素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水平及心肌缺血的疗效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7):37-39.

[16] 姜 琼.银杏叶的有效成分在老年冠心病中的应用[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3):541-542.

[17] 王晓佳.丹参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24):4937.

[18] 刘春霞,刘淑荣,翟 颖.洋参叶皂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5):777-778.

[19] 王 欣,单秋华,田秀娟,等.针刺大陵穴、曲泽穴对冠心病心电图即刻效应的对比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2008,27(12):821-823.

[20] 陈志勇.针刺心包经不同穴位对冠心病患者心脏功能影响的比较观察[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

[21] 张 琳,左 林.针刺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2):27-29.

[22] 赵 捷,石向东,郑 敏,等.针药并用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30例[J].2013,47(5):50-51.

[23] 梁 宏,崔俊峰,王宇航.针药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5):773-774.

[24] 金志泽,杨 昆,曹鸿琨,等.针药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9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9):31-32.

[25] 刘 佳.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冠心病便秘患者的临床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2013,27(8):697-698.

[26] 姚保杰.乌七散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J].中医研究,2013,26(9):55-56.

[27] 李 欣,魏陵博,王娜娜,等.艾灸神阙和足三里对老年冠心病心功能影响35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9):86-87.

猜你喜欢

辨证分型中医药治疗综述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瑶医火攻辨证分型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中医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概况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常见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中西医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病研究进展
肺癌辨证分型与病理标本色象相关性研究
催乳一号方治疗产后缺乳3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