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2015-07-30舒遵华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6期
关键词:临床分析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

舒遵华

【摘要】目的 分析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用观察组,另分析49例非高血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 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比例为63.79%,对照组为40.82%,观察组急性肺水肿比例为34.48%,对照组为12.2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源性休克发生比例为8.62%,多脏器衰竭比例为5.17%,对照组心源性休克为4.08%,多脏器衰竭为2.04%,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非高血压心肌梗死患者相比,合并高血压者病情更重,预后也相对较差,因此临床上要对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特别重视,及早监测血压,以保证患者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高血压是其中一项重要危险因素,患者血压水平长期处于较高状态,会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从而对心肌梗死疾病的发展及预后产生不利影响[1-2]。本研究以58例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与49例未合并高血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对比,分析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高血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重要性,降低患者的病死率[3-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9月收治的58例高血压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35例,年龄59~77岁;高血压病程1~22年,将该组患者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住院的49例未合并高血压的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31例,女18例,年龄(66.0±12.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资料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比例为63.79%,对照组为40.82%,观察组急性肺水肿比例为34.48%,对照组为12.2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源性休克发生比例为8.62%,多脏器衰竭比例为5.17%,对照组心源性休克为4.08%,多脏器衰竭为2.04%,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高血压易导致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左心室肥厚,促进冠状动脉微血管的病变,使得患者猝死率大大增加,从而对患者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5-7]。并且患者血压水平越高,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就越大,这是由于患者血压各项高以后,冠脉灌注压也会随之升高,而血管壁张力增加会对血管内膜产生损伤,从而形成斑块;受斑块的影响,管腔变狭窄,心肌供血受到影响而出现不足[8]。高血压患者由于血压水平长期处理不正常状态,久而久之导致左心室肥厚,相应的,心肌毛细血管的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心肌毛细血管的主要作用主要是向心肌提供血液,其结构发生改变后会直接影响心肌供血,对心肌顺应性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导致一系列影响,心肌舒张功能不良、冠脉储备降低、心脏功能减退等等[9]。

综上所述,与非高血压心肌梗死患者相比,合并高血压者病情更重,预后也相对较差,因此临床上要对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特别重视,及早监测血压,以保证患者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J].高血压杂志,2010,8(1):94-102.

[2]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90.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多重心血管病危险综合防治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34(12):1061-1071.

[4] 蔡 煦,沈卫峰,张大东.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研究[J].高血压杂志,2013,13(9):277.

[5] 翁新新,赵小芳,李 晖.动态血压监测老年高血压患者餐后血压变化及临床意义[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2,22(12):222.

[6] 戴闺柱.β-受体阻滞治疗心力衰竭:从禁忌证到常规治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6):381-383.

[7] Packer M,Antonopoulos GV,Berlin JA,et al.Comparative effects of carvedilol and metoprolol on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in heart analysis[J].2001,141(6):899-907.

[8] 刘 鹏,王仁阳.艾司洛尔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1):60.

[9] Teruo I,Masashi S,Isao Y,et al.Early recanalization and 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 tide as an indicator of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after AMI[J].Am Heart J,2002,143(5):790-796.

猜你喜欢

临床分析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厦门市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临床分析
389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