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垃圾衍生燃料的相关燃烧性能研究

2015-07-29周泳黄建阳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6期
关键词:燃烧动力学

周泳 黄建阳

摘 要:采用热重技术对垃圾衍生燃料(RDF)及其中含有的几种典型组分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它们的燃烧特性并计算出了对应的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RDF的燃烧可分为四个阶段。为了进一步探索RDF的燃烧过程,该文研究了RDF中含有的几种典型组分在燃烧过程中的交互作用,燃烧实验表明RDF中的生物质与生物质混合燃烧不存在交互作用,生物质与非生物质混合燃烧存在交互作用,同时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提高了反应活性。

关键词:垃圾衍生物 燃烧 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X7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a)-0034-02

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随着近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问题也变的日益严重。目前处理城市方法主要包括填埋法、堆肥法和焚烧法。由于垃圾焚烧技术在资源化和减量化方面优于填埋法和堆肥法,因此垃圾焚烧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将城市生活垃圾直接拿来焚烧,资源利用率不高且对焚烧设备的要求较高,因此垃圾燃烧前需对其进行处理。垃圾衍生燃料是城市生活垃圾经过分选、除铁、高压成型等流程制得的一种燃料,简称RDF。垃圾衍生燃料技术是一种解决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RDF的裂解特性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Garcia,大量的研究表明RDF的裂解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纤维成分的裂解和塑料类物质的裂解。随后也对城市生活垃圾与煤混合裂解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它们之间混合裂解不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因此专门针对中国垃圾特点燃烧性能分析对提高城市垃圾转化为RDF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热重分析仪针对RDF的燃烧特性、RDF的典型组分混合燃烧时的交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垃圾转化为RDF从热力学和燃烧学意义上说是可以实现的,为RDF研究的深入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为其它RDF研究者拓宽了研究思路。

1 实验部分

1.1 样品准备

RDF来自于武钢北湖公司,由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组分复杂,因此只选取木屑、厨余、织物和塑料作为城市生活垃圾典型组分。上述试样的工业分析如表1所示。将上述试样磨碎至直径小于1mm并烘干。

1.2 实验仪器

采用美国TA公司的Discovery热重分析仪。在研究煤、RDF、生物质等燃料裂解和燃烧时热重分析仪是一种应用较广泛的仪器。该实验采用热重分析仪对试样进行燃烧实验,得到试样的燃烧特性曲线,通过燃烧特性曲线分析得到着火点、燃尽温度、最大燃烧速度等相关参数。

1.3 实验条件

工业分析参照煤的工业分析国家标准进行(GB/T 212-2008)。

该实验研究将样品放在铂金坩埚中进行,每次样品用量5mg左右,升温速率为20 ℃/min,从室温升至900 ℃,空气气氛,流量为25 ml/min。

2 结果与讨论

2.1 RDF及典型组分燃烧过程分析

RDF及典型组分的TG曲线及DTG曲线分别如图1a、1b,由图1a可以看出所有的试样在100~150 ℃均有一个较小的失重,这主要是水分的挥发。

由图1b的DTG曲线可以看出在150 ℃之后木屑、织物和厨余这三种生物质在200~400 ℃、400~600 ℃分别出现失重分,说明水分挥发后,在200~400 ℃出现了挥发分的燃烧,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在400~600 ℃固定碳发生了燃烧。由此可见RDF中生物质的燃烧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水分的挥发、挥发分的燃烧及固定碳的燃烧。与生物质不同,塑料的DTG曲线中出了水分的挥发还有3个失重峰,分别在200~400 ℃、400~550 ℃,、550~713 ℃,这主要是因为塑料中固定碳的燃烧是分两步进行的。由图1b中RDF的DTG曲线可以看出RDF的燃烧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在100~150 ℃之间水分挥发;在200~400 ℃之间挥发分燃烧;在400~600 ℃之间固定碳燃烧;在600~710 ℃之间固定碳进一步燃烧。

2.2 燃烧特征参数分析

着火点(Ti)、燃尽温度(Tf)、最大燃烧速度(DTGmax)及最大燃烧速度对应的温度(Tm)是判断燃料性能的主要特征参数.其特征参数的判断方法如图2所示。

表2中列出了RDF及典型组分的特征参数。由表2可以看出RDF的着火点在205 ℃左右,燃尽温度在707 ℃左右,最大燃烧速度在0.24左右,最大燃烧速度对应的温度大约在279 ℃。RDF的燃尽温度与塑料的燃尽温度相近,说明RDF燃尽温度较高是塑料中较难燃烧的固定碳造成的。由表1可以看出RDF中含有大量的灰分,因此RDF的最大燃烧速度较低。前人的研究表明燃料中挥发分含量越高着火点越低。由表1可以看出RDF中挥发分含量较低,但是由表2看出RDF的着火温度比典型组分都要低,说明RDF中的组分在混合燃烧时发生了交互作用,导致着火温度降低。因此该实验对RDF的典型组分混合燃烧特性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3 结语

采用热重分析分别对垃圾衍生燃料(RDF)及其中含有的几种典型组分:木屑、织物、厨余、塑料进行了燃烧实验研究,总结如下。

(1)RDF燃烧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水分挥发、挥发分燃烧、固定碳燃烧及固定碳进一步燃烧;

(2)RDF中生物质组分与生物质组分混合燃烧不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RDF中生物质组分与非生物质组分混合燃烧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

(3)RDF中生物质组分与非生物质组分混合燃烧可以提高反应活性;

(4)RDF及其所含典型组分在不同温度段燃烧时均可近似为一级反应。

参考文献

[1] Azil B,Rashid Z,Rahman N,et al.Thermal behaviour study of senakin coal and Refuse Derived Fuel (RDF) blends during pyrolysis using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J].Environment and Waste Management,2012,10(4):354-364.endprint

[2] 郭建.城市生活垃圾燃烧特性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7.

[3] Garcia A N,Marcilla A,Font R,et al.Thermogravimetric kinetic study of the pyrolysis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J].Thermochimica Acta,1995,254(15):277-304.

[4] Laura S,Riina A,Pekka E,et al.Municipal solid waste production and composition in Finland-changes in the period 1960-2002and prospects until 2020[J].Resources,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2007,50(4):475-488.

[5] Li X G,Yang L,Ma B G,et al.Thermogravimetric investigation on co-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obacco residue and high-ash anthracite coal[J].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1,102(20):9783-9787.

[6] Maurizia S,Sandra V,Marco P,et al.Ghettib, Combustion reactivity of different oil-fired fly ashes as received and leached[J].Fuel,2007,86(12):1885-1891.

[7] Sorum L,Gronli M G,Hustad J E,et al.Pyrolysis characteristics and kinetics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s[J].Fuel,2001,80(89):1217-1227.

[8] Vamvuka D,Kakaras E,Kastanaki E,et al.Pyrolysis characteristics and kinetics of biomass residuals mixtures with lignite[J].Fuel,2003,82(16):1949-1960.

[9] Varol M,Atimtay A T,Bay B,et al.Investigation of co-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ow quality lignite coals and biomass with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J].Thermochimica Acta,2010,510(2):195-201.endprint

猜你喜欢

燃烧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小天体环的轨道动力学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疯狂“燃烧”吧,中超
生活,让语文课堂“燃烧”起来
一起机组极热态启动时恶性运行工况引起停炉的事故分析
你说他说
单兵背负式防暴驱散器喷射剂的喷雾燃烧特性研究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
基于随机-动力学模型的非均匀推移质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