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Web2.0时代网络谣言的成因探析

2015-07-29龚文彬钱艺伟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6期
关键词:谣言网民意见

龚文彬 钱艺伟

摘 要:该文从网络谣言的内涵入手,从传播学的视角,探寻Web2.0时代网络谣言的传播特点,对网络谣言的形成原因从传播者、内容、媒介、受众以及传播效果这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传播者的低责任意识、不良的传播心理和习惯以及网民的低媒介素养、在接受信息过程中产生的理解偏差和受到的压力是网络谣言形成的人的因素;Web2.0时代的新技术革命给媒介生态和网络信息传播带来了不容小觑的影响;而网络传播产生的效果则助推着网络谣言的持续发酵。

关键词:网络谣言 Web2.0 成因 功能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a)-0248-02

Web2.0时代的谣言有了新的传播方式,社会化媒体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一对多传播方式,多对多的对话形式已然形成,更为活跃的网民在互联网中有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也使网络谣言的传播呈现出新特点。网络谣言在Web2.0时代自主创作下的强迷惑性、变式传播的强破坏性以及强交互性下的刻板决策,网络谣言在Web2.0时代下更加肆意驰骋。因此,从传播学角度来探寻Web2.0时代网络谣言的成因是非常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

1 Web2.0时代网络谣言形成的传播者因素

1.1 传播者的低责任意识

利用社会化媒体,有了昵称和虚拟账号的保护,Web2.0时代的网民完美地隐藏在电脑屏幕的后面,似乎更有安全感。一些网民做出了非理性的、冲动的选择,认为法不责众,这就使得网络谣言趁势而入。造谣者在制造谣言时,可能只是因为想开个玩笑或是为了吸引网民的注意,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随意”制造出来的谣言会产生多大的连锁反应。当造谣者开始传播谣言时,接收并选择相信的网民会接着传播的活动。这些传播者只是一个简单的转发或评论,对于该谣言信息的传播来讲确是又一个层级的递增。网民们缺乏验证谣言信息的兴趣,对自己随意传播谣言信息表示无所谓,这其实都是网民低责任意识的表现。

1.2 传播者的不良传播心理

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问题频现,社会矛盾也在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自己属于弱势群体,觉得社会对他们不公平,理想难以得到实现,产生一种“相对剥夺感”,而谣言则成了他们宣泄、报复的工具。在很多关于社会上层人士的谣言中都很明显的体现了这一点。公众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就在网络上寻求安慰,通过造谣、传谣等活动来发泄自己的不满,体现自己的价值,满足自己的恶趣味。同时,面对竞争激烈的现实生活,人们习惯于在互联网上放松自己。议论明星、讨论八卦、寻求刺激成为了一种消遣方式,由此产生娱乐心理、猎奇心理、窥私心理、宣泄心理等,这些心理表现都不同程度地助推网络谣言的传播。

1.3 传播者的不良传播习惯

面对网络上纷繁的信息时,很多网民都会有一种不良的传播习惯,这就使得网络谣言有了存活的可能性。首先,不采取任何行动。网民在接收到有关的谣言信息时,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和行动。当其觉得此谣言信息与自己关联性不大或者自己不感兴趣的时候,就会选择自动忽略,不去理会谣言。其次,随意传播。很多谣言的传播者都认为自己只是在开一个玩笑,或者认为自己所传播的谣言信息无关痛痒,并不会给社会和他人带来多大的危害。这些传播者没有去思考自己传播的信息的真假,不加以验证就随意传播,甚至认为这是自己的言论自由。但谣言往往是具有蛊惑性的,越多的人随意传播,会让越多的人相信,就好像“三人成虎”,传播的多了,人们只会更坚定的相信。再次,从众行为。当网民在刚接触到谣言信息时,他并不一定会完全相信谣言,但是网民个体总是存在于某一虚拟群体中,当他同时接收到来自群体的信息态度时,为了保证自己不会被群体孤立,为了使自己看起来与群体更融洽,网民个体容易改变自己的意见或是隐藏自己的态度而选择群体大多数人的意见,这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很好的环境。

2 Web2.0时代网络谣言形成的内容因素

2.1 网络信息内容真假难辨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网民提供了足够多的信息资源,但是信息量的增加并不能保证质的提高。一方面,Web2.0时代为网民提供了足够的自由空间,网民为了让自己发布的信息更具爆炸性和新奇性,为了吸引更多的关注,经常对一些新闻信息进行“肢解”,改头换面或者直接胡编乱造。另一方面,网络为每一位网民提供了方便的传播渠道,让网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各抒己见,但同时,一些网站也依赖于网民发布的信息来充实自己网站的内容,提高自己网站的点击率。由此,网站对于网民上传的信息都采取一种“弱监管”的方式。这就使得网络上的信息愈发的真假难辨,各种假消息充斥网络,让网络谣言得以泛滥。

2.2 新闻报道多样化混淆受众

不同的媒体会对同一事实加以报道,各个媒体可以通过报道形式、报道角度、报道风格的不同来表现差异。但实际中,多样化的报道使同一个事实相互矛盾,同一个事实出现了不同面貌的情况。这往往会造成受众的困扰,他们不能抉择去相信哪一方,不能完整透彻地了解整个事件,从而让网络谣言有了发挥的余地。不明事实真相的网民聚集在网络上,相互交流着各自获得的信息,七嘴八舌讨论的结果是网络谣言的滋生。在信息时代,受众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对于同一事件来讲,已了解过某一媒介的报道内容后还可能会受到其他媒介报道的影响。可是这些多样化的报道并不会多方位地展现事件,也不会让受众更了解事件,反而使这一事件更加复杂化,互相排斥,互相矛盾。新闻报道的多元化使得受众不仅没有增加对事实真相的认知,反而增加了困惑,影响了受众的认知。因此,对同一事件的不同内容报道,对同一事件的模糊解释都会影响受众,让受众无所适从,使得受众更倾向于从网上的小道消息中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就让网络谣言得以大量产生。

2.3 多媒体技术带来不实信息

Web2.0时代网民有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可以利用多种感官实现与计算机的实时信息交互,这称为多媒体技术,即通过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进行处理。网络谣言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有了更隐蔽的包装,传播更为便捷。一方面,很多造谣者都是利用图片处理软件、视音频处理软件等对照片、声音、视频进行恶意修改,对这些不实信息进行大量的传播使得网络谣言屡禁不止。另一方面,网民在微博、博客、播客等网络平台上发布虚假信息时,不仅有文字,还配有图片、音频、视频等,这让谣言信息变得“很真实”,迷惑他人。利用网络图像技术传播谣言的现象不在少数,但因为其所独具的迷惑性,让网民很难看到破绽,难以分辨。这就是媒介技术的发展给网络谣言的传播带来的“便利”。

3 Web2.0时代网络谣言形成的媒介因素

3.1 权威媒体报道的缺失

大众媒介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来源。因此,如果当权威媒体的新闻报道缺失,没有及时准确地报道新闻事实,就很容易使得公众所需的权威信息得不到及时补充,从而让谣言得以滋生。尤其是发生危机事件时,当报纸、电视媒体集体失声时,公众只能通过网络来寻求信息,而网络上又都是“集体的智慧”,一时间会造成网络上谣言满天飞的现象。网络谣言的传播速度总是迅速的,传播面是广泛的,当官方出来辟谣时,谣言已经深入人心了。因此,当媒体辟谣时,公众又会对重新经过加工的信息产生一定的质疑,认为事情并不那么简单。所以,当权威信息报道缺失,不能满足公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时,网民就很容易受网上小道消息的影响,难以抵制网络谣言的滋生。

3.2 媒介的信任危机

不管是哪种新闻媒介都有自己的立场,都是为利益服务的。面对一些敏感信息,会再三衡量后才决定报道与否,报道哪些方面。受众往往发现新闻媒介中并没有报道公众渴望获取的信息。公众不相信新闻媒介的一面之词,对其报道的内容始终持有一定的质疑态度。

3.3 媒体定位造成被动局面

我国新闻媒体一直以党和政府的“喉舌”为基本定位,宣传主流文化,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服务是我国新闻媒体的主要功能之一。因此,一些主流媒体,包括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等都是政府职能的延伸,是为了宣传政府的政策。新闻媒体在进行报道工作时必须要时刻谨记党性原则,要求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领导,无条件地执行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决议、决定。[1]这就使得媒体在报道一些相对敏感的事件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从而造成报道的不及时以及信息的不全面。

4 Web2.0时代网络谣言形成的受众因素

4.1 受众的低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2]也将就是说,网民在互联网上获取、分析、评价、传播各类信息的能力即为网民的媒介素养。我国网民的学历和收入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年轻网民数量大,低龄化现象明显。但是,网民越成熟,学历水平和收入水平越高,其媒介素养才会相对较高,所以,我国现在面临的网民媒介素养参差不齐的现状是不利于网络环境的优化发展的。

4.2 受众的认知偏差

受众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过程可以分为注意的选择、对信息的表征、记忆对输入信息的影响、思维的调节和控制以及行为输出这几个方面,是一个由表及里地反映主观心理和客观事物特点之间联系的心理活动过程。受众的认知过程其实就是对信息的处理过程,但是,人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且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复杂的处理过程中,每一阶段受众都可能产生一定的认知偏差。网民能够认知何种信息,是基于网络上已有的内容。但是,在这些信息里,网民选择吸收哪些则是主动的。当这些信息在进入人脑的过程中发生一些偏差时,就很容易形成网络谣言。

4.3 群体压力对受众的影响

网民在网络上活动,从来都不是单一的个人行动,都从属于某群体。在互联网这一虚拟环境里,同样存在着虚拟群体。虚拟群体中,每一个网民在接收到信息内容后,都会产生自己的态度和意见。因此,群体内部总是会意见各异,形成多数意见和少数意见,这样就使得群体成员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群体压力。群体压力即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它使成员倾向于做出为群体所接受或认可的行为。[3]群体压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一方面来自于信息压力,通常情况下,公众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正确性概率要大于少数人。因此,公众在群体中往往会觉得多数人所持的意见更具正确性。其次为趋同心理,处于群体中的个体都不想受到孤立和群体的惩处,会希望与群体中的多数意见保持一致。因此,个体会隐藏自己与多数意见相反的态度,转而去选择占多数的意见。由于群体压力的影响,网民在论坛、QQ群、微博话题中,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很有可能不是现实中的状态。在现实中遵守规范、友爱他人,在网络群体中可能表现的就是随意散布不良信息、任意吐槽污蔑等等狂热的行为,这都是因为在群体中的他已经不是能够受自己意志控制的个体了,是群体压力下非理性行为的爆发者,是网络谣言的发起者和煽动者。

5 Web2.0时代网络传播效果的助推功能

5.1 议程融合消除分歧意见

麦库姆斯和肖提出了议程融合理论说。该理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加入群体的欲望,总是属于某一个或是某几个群体,并且通过群体来感知社会,感受自身的存在,网民为保持与群体的认知和谐,会选择接触有关该群体的信息,从而实现议程的融合。正是议题融合的作用,使本不相识的网民在群体内互动中形成了协作效应。媒介议题、团体议题、个人议题共同构成了公共议题。团体议题是公共议题的来源,媒体议题从团体议题中进行选择、加工和放大,个人议题是公共议题的出口。个体和群体的议程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网民之间的认知差异,让网络谣言有了发挥的空间,使得质疑的声音在议程融合中被慢慢消解。

5.2 “第三人效果”引发错觉

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观众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的反应行为实现的。在面对负面的、带有说服或威胁色彩的网络谣言时,网民往往认为自己不会受此事件的影响,但其他人可能会受到影响。网民们往往会产生错觉,低估信息对自身的影响效果。由危机事件引发的谣言传播中,网民认为自己不会受到谣言信息的影响,但在群体的感染下,网民很容易失去判断能力,采取模仿的行为。

5.3 “沉默的螺旋”促使盲从

网民在网络的海洋里畅游时,很容易受到网络气氛的感染,很容易沉迷于那些带有煽动性的言论里。在面对具有争议性的、潜在危害性的信息时,人们都有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渴求在网络群体中寻求安全感。网民的这种心理会导致形成“沉默的螺旋”,而“沉默的螺旋”又会进一步导致网民形成盲从心理。网络谣言传播的迅捷性和广泛性,使其迅速占领舆论高峰,形成“优势”意见。“优势”意见的强大迫使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转向“沉默”,而一方的“沉默”势必会造成另一方的“优势”。如此反复,使得网络谣言在一定时间内越来越“优势”,而质疑、辟谣意见则不受重视,走向“沉默”。

总之,网络谣言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原因合力促成的结果,对待网络谣言的治理也应当多角度努力,多管齐下。

参考文献

[1] 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54

[2] 张志安,沈国麟.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新闻记者,2004(5):

11-13.

[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82

猜你喜欢

谣言网民意见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评“小创”,送好礼
没有反对意见
评“小创”,送好礼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谣言
谣言大揭秘
有感“网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