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新生儿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体会

2015-07-29罗艳等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6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

罗艳等

摘 要:临床见习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能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做一定的铺垫作用,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在临床见习中对新生儿科常见疾病的认识、理解、记忆,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能更好地学习临床知识,我们将小讲座教学、参与式教学、典型病案讨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进行教学。结果该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新生儿疾病的学习兴趣,还教会了同学们如何理解、分析、记忆各种疾病的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生儿临床见习课 教学方法 小讲座教学 带教体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a)-0221-02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增加正在进行理论学习同学的学习兴趣,可帮助同学建立正确的疾病分析思维能力,使同学们更好的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深刻理解记忆课堂上所学知识,为日后进入临床实习做好铺垫作用。

新生儿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群,不论是早产儿还是足月儿,因为他们自身抵抗能力差,易感染,因此,目前全国绝大部分新生儿科室实施封闭式管理,这使新生儿临床见习教学工作的开展面临极大的挑战。如果见习课仍重复大课所讲授内容,同学就会觉得见习课没有意义,容易出现上课是看其他书籍或缺席不来上课的现象,这样就无法起到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的铺垫作用,也无法激起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如果同学在见习中没有学到知识,或没有对所学知识起到巩固作用,或没有培养出一定的临床思维,临床见习就失去了意义。那么如何才能让同学在临床见习中学有所获呢?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索,在新生儿临床见习带教中,我们将小讲座教学、参与式教学、典型病案讨论教学三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进行教学,结果该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同学们对疾病的综合理解分析,使同学们在临床见习中有所收获。现将我们在新生儿临床见习带教中的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1 注重问诊技巧训练,培养学生捕获疾病特点能力

问诊是临床医师采集病史的第一站,是医师与病人或与其家属在交流过程中获取疾病发生、发展、治疗经过、既往健康等,经过分析、综合、全面思考而提出临床判断的一种诊法。问诊不仅可以全面了解病人疾病的历史及现状,而且通过交谈可以掌握病人的思想动态,有利于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消除不良影响,提高诊疗效果。因此,每一个临床医师必须掌握的临床知识之一。然而对于新生儿科而言,因为采取全封闭式管理,病房中没有家属陪护,所以学生无法与家属沟通,无法采集病史。而且因为新生儿的免疫力低,易感染,故使床旁教学查房也难以进行。为克服该困难,我们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字、音频、视频、图像和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数字化采集、获取、压缩/解压缩、编辑、存储等加工处理后,以单独或合成形式表现出来的一体化技术[1]。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医学教学中。

在新生儿科临床见习中,首先,我们选择一个典型病例,课前录制该患儿查体过程以作见习教学之用,当然查体时应边查体边告知学生查体结果。其次,临床见习课前告知学生本次见习课的具体内容及安排,让学生有足够时间进行课前准备。而临床见习课上的第一步应传授学生对病人进行问诊的方法及注意点,要求学生收集完整病史。然后教师则充当患儿家属角色,让学生尽量全面地向自己询问患儿病史并做好记录。随后播放录制好的典型病例患儿查体过程,同样要求记录好查体结果。

2 采用小讲座教学、参与式教学与典型病案讨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医学生而言,学业任务十分繁重,课时却被不断压缩。总所周知,儿科学的学时很少,而新生儿学的学时就更少了,那么同学们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接受并吸收大量的新生儿学知识吗?为此,我们对每个同学实施了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3%的同学无法理解并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因此,在临床见习中,我们应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让同学们深刻的记忆新生儿学的各种常见病、多发疾病知识。同样,新生儿科见习的机会也不多,但为了让同学在临床见习中能学有所获。我们采用了小讲座教学、参与式教学与典型病案讨论教学,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当同学们对本次所选择的典型病例做好问诊及查体记录后,我们就要开始对此进行讲解。首先,我们采用小讲座教学法,先将本次将讲解疾病的理论知识重点做一简要回顾。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参与度,我们可以将该机会留给同学。课前我们应将本次临床见习新生儿疾病的病种告知同学们后并由同学们自己制作小讲座的上课课件,当然应告知该课件必须包括疾病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预后及鉴别诊断。自作好课件后,由同学们推荐一位代表讲解,教师应在同学讲解完毕后做适当补充及点评,点评应注意语气,在肯定同学成果的同时亦应指出所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2)为了能让同学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牢牢地掌握所学知识,当小讲座完毕后,我们采用了参与式教学与典型病案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深入浅出的分析所教授内容。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采用各种轻松、灵活的教学措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双向交流教学方式[2]。典型病例讨论法即是根据教材及教学大纲要求选择典型病例,当然该病例应与教材、教学大纲重点内容相一致[3]。即以所选典型病例为主线,不断引申出与该疾病症状相似的疾病,加以鉴别并逐一分析讲解,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我们请同学代表将问诊结果及观察录像后的查体结果做一总结(如有不完整,则另请同学补充)。第二,给同学们10min时间讨论该疾病的诊断、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然后请同学代表说出该疾病的诊断及诊断依据,并列举与该疾病症状相似的鉴别疾病并说出列举原因。第三,教师点评并补充讲解同学们所分析的结果。教师讲解时应结合课本知识,采用提问方式进行病案讨论分析,由现象到机制,由浅入深,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分析病案,联系理论知识,深刻剖析疾病的机制,让同学理解基本的临床思维。如见习新生儿学的常见病——新生儿肺炎,其典型临床表现为:气促、发绀、吐沫、咳嗽、发热、三凹征、肺部可听诊到啰音。但对于刚出生几天的新生儿,其临床表现可以仅有气促、发绀、吐沫、三凹征,因此,临床上我们必须与湿肺、气胸、膈疝、食管气管瘘、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相鉴别。那么临床上除了从临床表现上鉴别,还可以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比如:胸片、食道造影、心脏彩超,最后根据所确诊的疾病给予正确的治疗方案。如此不仅可能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还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基本临床思维。此外,教师还可准备一些病案选择题以巩固同学们课题所学知识。

3 使用幽默形象的語言,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上大学之前,不少家长和老师都给同学们说,医学是一门非常枯燥无趣的学科,必须要有老僧入定的精神才可能学得好。上大学之后,也常常听到同学们说,医学太难记忆了。但偶尔也可以听到有的同学说某老师的临床见习课很有趣,在课堂上就可以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大学里有资格给同学带教的老师,大部分职称都在主治医师以上,他们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都是不可置疑的,可为什么给同学们的感受却如此不同呢?经过反复思考与调研,我们发现83%的同学讨厌生硬的讲解书本知识,即使教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他们亦认为这仅是将课本上的知识重新背诵一遍,无法吸引眼球。

临床见习可以让同学们见证怎样将理论用于实践,绝大部分同学对此报以极大热情。虽然我们的临床见习教学中极大程度的让同学们参与其中,一定程度提高了同学的热情及教学质量,但如果教师在点评、分析、总结同学发言及梳理知识点时,使用幽默形象的语言,将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的事物与疾病相关联,尽量使抽象的疾病机制变得形象有趣,这样就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比如:讲解新生儿黄疸的发病机制中胆红素代谢,血液中游离的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后可进入肝脏代谢;游离的胆红素进入肝细胞,与Y、Z蛋白结合,通过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催化,形成结合胆红素,经胆汁排泄至肠道。教师可以让同学们想象工厂的制作流程:游离的胆红素是一种原材料,白蛋白是卡车,Y、Z蛋白是工人,肝细胞是工厂,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是工厂里的机器,一种叫白蛋白的卡车运载原材料(游离胆红素)到工厂(肝脏)进行代谢;两个叫做Y、Z蛋白的工人,将原材料(游离胆红素)搬运至工厂(肝细胞),由一种叫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机器加工成结合胆红素(见图1,图2)。

4 结果

课后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评价该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8%的同学认为该临床见习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同学们对新生儿科疾病学习的兴趣,这不仅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牢牢地掌握所学知识,理解了基本的临床思维,且对于他们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有帮助。所以该临床见习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同学对新生儿疾病的学习兴趣,还教会了同学如何理解、分析、记忆各种疾病的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黄南桂,黄思进.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2):44-47.

[2] 朱肖菊,朱朝辉,曾雪璐,等.参与式教学法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7):104.

[3] 韦婷,曲艺术,毛萌,等.通过改革教学法提高儿科学教学质量[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7(2):148-149.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数学复习教学方法
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初探
浅谈高等数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之我见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