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工计算在01WF8型高温氢气炉设计中的应用

2015-07-29尤亚飞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6期

尤亚飞

摘 要:通过对高温氢气炉结构和性能指标分析。在侧屏蔽屏层、上下屏蔽层等屏蔽辐射热损失热量、水冷电极传导热损失、热短路损失、其它热损失、加热氢气所需热量,加热料盘和料架所需热量、侧屏蔽层及加热体的热耗、上下屏蔽层热耗、加热样品需要热量、对流热损失、结构蓄热量等一系列计算的基础上,建立了热平衡方程。计算结果表名設备功率及加热体寿命设计合理,但屏蔽层变形严重。通过试验适当增加各屏蔽层厚度,减少屏蔽层间距等措施,基本消除了屏蔽层变形。

关键词:高温氢气炉 热工计算 屏蔽层

中图分类号:TK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a)-0218-02

UO2芯块热稳定性试验用01WF8型高温氢气炉(简称高温氢气炉)由核工业第五设计研究院设计,功率为30 kW,工作温度1730 ℃,它通过辐射屏蔽达到隔热目的,也称屏蔽炉。由于钼的抗辐射性能极好,同时在任何温度时,纯氢作为烧结气氛对钼是惰性的,因此高温氢气炉屏蔽层和加热体均采用钼作为屏蔽和加热材料。高温炉的屏蔽层和加热体是十分重要的部件,它的设计与计算关系到设备功率的合理确定、加热体的寿命及各屏蔽层的耐温状况,从而影响到功率设计是否过剩、各屏蔽层的变形和寿命等。该设备自投入生产使用以来,存在变形严重,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结合该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通过对屏蔽层和加热体的热工计算来探讨和解决发现的问题,从而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和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1 设备结构及技术指标

01WF8型高温氢气炉该设备由侧屏蔽层、上屏蔽层、下屏蔽层、加热体、电极(3个)、料架、炉壳及电器系统组成。其中侧屏蔽层、上屏蔽层、下屏蔽层均为高温钼材和不锈钢组成,加热体为钼材,炉壳为不锈钢,电极为紫铜。

该设备设计时采用低电压大电流,设备工作时保护气氛为氢气。电极和加热体连在一起,电流通过电极使加热体发热,热量通过侧屏蔽层、上屏蔽层、下屏蔽层的反射和传导以及气体流动的对流发生热交换,保证炉膛温度,同时使用冷却水对炉壳和电极进行冷却,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高温氢气炉采用的屏蔽材料及层数是根据其结构、炉膛温度、电炉功率等参数确定的。本设备确定的侧、上、下屏蔽层均采用十层反射层。内三层采用高温钼材,中间四层为普通钼材。外三层反射屏采用不锈钢片制作。

侧屏蔽层采用十层反射层,每层皆为圆筒形,内侧反射屏直径为180 mm,外侧反射屏直径为270 mm。上下屏蔽层采用相同设计,每层为圆片状。加热体采用高温钼电加热体,把高温钼做成三相圆筒形片状。它由三片0.5 mm厚的高温钼片围成筒状,电热体由上部三个导电极引入。

2 热工计算

本次热工计算主要包括:屏蔽层辐射热损失Q屏蔽、水冷电极传导Q电极、热损失热短路损失Q短路、其它热损失Q其它、加热氢气所需热量Q氢、结构蓄热量Q蓄、加热样品需要的热量Q样、对流热损失Q对流。

2.1 屏蔽层辐射热损失Q屏蔽的计算

进行屏蔽辐射热损失的计算,是确定炉子功率的必要条件,也可用于各屏蔽层温度计算。用以确定各屏蔽层的材料,以免实际炉温超过屏蔽材料最高承受温。

首先对侧屏蔽层各层温度进行假设,包括热源和炉壳,若计算温度与假定温度的最大误差为小于5%,则假定温度成立。经计算,侧屏蔽层的计算温度与假定温度的最大误差为3.22%,因此假定温度成立。

3.4 屏蔽层

由理论计算可知,屏蔽层第8、9层温度都低于900 ℃,选不锈钢作为屏蔽材料是正确的,既可以节省贵重钼材,也可以增加屏蔽层强度。但侧面屏蔽层的第8、9层、上下屏蔽层的第8、9层变形严重,这主要是由于不锈钢选材偏薄造成。如果将1~7层钼片厚度改为0.5 mm,第8、9层不锈钢厚度改为1.0 mm,减小层间距,保持屏蔽层整体安装尺寸不变,屏蔽层变形的状况应可以得到极大改善。

3.4.1 变形情况

该屏蔽层易变形,使用寿命短,上下屏蔽层平均每年必须更换一次。

3.4.2 材质分析

对不锈钢材质进行溶解后光谱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如表2。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认为屏蔽层所用不锈钢的材质与设计要求是一致的,为:0Cr18Ni9。

3.4.3 设计温度

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测量,屏蔽层不锈钢层温度相差不大,说明其屏蔽层温度设计与分布是合理的。

3.4.4 材质选择

承受870 ℃以下的反复加热不锈钢的材质选择0Cr18Ni9,它的熔点是:由理论计算和实际测量可知,屏蔽层第8、9层温度都低于900 ℃,第8~10层选0Cr18Ni9不锈钢作为屏蔽材料是正确的,还可节省贵重钼材。

3.4.5 屏蔽层强度

由前面可以推测,不锈钢层变形严重主要是由于不锈钢选材偏薄造成,不排除热处理方式等其它原因,但可以尝试在保持屏蔽层总厚度不变情况下,通过减小层间距,将钼片厚度和不锈钢厚度适当加厚,增加其强度,来改善屏蔽层变形情况。

3.4.6 改进措施

考虑到屏蔽层的变形,在材质保持不变的基础上,经过试验,对屏蔽层的结构设计图纸做了修改,见表3。

在炉温1730 ℃运行时,其累计运行时间已超过1500 h,且加热体变形不大,由此可见做为加热体,其设计是合理的。

4 结语

(1)该设备功率设计过剩,通过理论计算和应用情况,设备设计功率23 kW即可满足使用要求。(2)该设备屏蔽层选材偏薄,导致部分反射层变形严重,通过增加反射层厚度和减小层间距,既可以保持整体安装,也可以延长反射层的使用寿命,可有效降低生产使用成本和维修次数。(3)该设备的加热体设计合理,在实际有效使用期内,其变形量可以接受,实际使用寿命和设计寿命基本吻合。

参考文献

[1] 江尧忠.工业电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27-36.

[2] 徐润泽.粉末冶金电炉及设计[M].湖南: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186.

[3] 李顺祥.01WF8高温氢气炉图纸[J].河南:核工业第五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