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底光缆工程简介及管理

2015-07-29赵鹏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6期

赵鹏

摘 要:随着长距离光传输技术高速发展和国际间传输业务量的几何式增长,国际海底光缆系统建设在全球范围内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我国在世界上是一个海洋大国,我国的海岸线长度约为18000 km,领海海域约为300多万 km2,利用海底光缆进行通信业务的传输是安全和可靠的。海缆作为国际通信的重要手段,承载了包括语音业务、互联网业务、以及跨国公司专线业务等90%以上的国际通信业务,是国际信息化发展的主要载体。该文将从海缆分布现状、技术要求、发展方向对海缆工程介绍,并阐述了私营和俱乐部两种管理模式。

关键词:海缆工程 私营模式 俱乐部模式

中图分类号:TN8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a)-0179-01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外贸易、对外商务等方面的沟通与交流不断扩大,由此带来的国际通信容量需求呈几何式增长,其中最显著的是国际互联网业务的增长,各类跨海峡海底光缆工程、跨大洋海底光缆工程的建设如火如荼的建设中。该文将针对海底光缆工程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对海底光缆工程的管理方式进行探讨。

1 海底光缆现状

21世纪之前,国际语音服务是中国国际通信的主要服务类型。虽然用户数量很大,但由于国际语音占用带宽较小,导致对国际带宽的需要很少。同时,对整个网络的时延、质量、稳定性要求比较低。只有亚欧3号、中美、中日、亚太2号、中韩等技术相对落后的海缆系统支撑着比较小量的国际业务。21世纪以后,超长距的光传输技术高速发展。国际海底光缆系统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国三大运营商作为国际海缆组织的成员,直接领导或参与建设了APG、EAC、TPE、AAE1、TSE-1、SMW5等多个国际海底光缆系统。

目前,我国国际海缆主要的出口集中在中国东部沿海城市,青岛、厦门、上海、汕头、福州和香港作为不同的国际海缆出口,使得中国的国际海缆通信网络已延伸至东南亚、欧洲、美洲、非洲等地区。目前,已经在中国登陆并建设完成正在商用的海缆有。

1.1 APCN2(亚太二号)海底光缆

带宽:2.56Tbps。

长度:19000 km。

经过地区: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

入境地点:汕头,上海

1.2 CUCN(中美)海底光缆

带宽:2.2Tbps。

长度:30000 km。

经过地区:中国大陆,台湾,日本,韩国,美国。

入境地点:汕头,上海。

1.3 SEA-ME-WE 3(亚欧)海底光缆

带宽:960Gbps。

长度:39000 km。

经过地区:东亚,东南亚,中东,西欧。

入境地点:汕头,上海。

1.4 EAC-C2C海底光缆

带宽:10.24Tbps。

长度:36800 km。

经过地区:亚太地区。

入境地点:上海,青岛。

1.5 FLAG海底光缆

带宽:10Gbps。

长度:27000 km。

经过地区:西欧,中东,南亚,东亚。

入境地点:上海。

1.6 Trans-Pacific Express(TPE,泛太平洋)海底光缆

带宽:5.12Tbps。

长度:17700 km。

经过地区:中国大陆,台湾,韩国,美国。

入境地点:上海,青岛。

2 海底光缆工程简介

2.1 海底光缆工程技术要求

一般情况下,海底光缆敷设在一个极其复杂的海洋环境中,因此受到客观因素影响很大。海缆敷设分浅海区和深海区。浅海区自然环境比较和谐,海缆的故障主要是由于人为因素的破坏,如渔船捕捞、锚泊、航运等,同时还会受到海水压力、风浪和潮流的冲击、礁石磨损、海底生物的侵蚀等影响,并且在海缆施工、维修过程中也会受到工程机械的作用。敷设在深海区的海缆相对安全,外界干扰少,但海水压力大,所以海底光缆必须具有耐压、耐磨、抗腐蚀等特点。确保海缆在深海环境中不被破坏。

2.2 海底光缆通信网络存在的问题

第一,成本高。中国的海岸线集中在亚欧大陆的东部,海床下降趋势很平稳,海水深度很浅,需要将海缆深埋在海床下,所以在我国登陆的海缆施工费用比较高,需要辅助敷设海缆的仪器进行配合施工。

第二,故障多。亚欧板块南部海域是地震高发区,是我国大部分国际海缆的必经之地,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极有可能会导致海缆中断。在捕鱼期,渔船在近海捕鱼的过程中会损坏敷设在海床下的海缆,使得海缆故障率高。

2.3 海底光缆通信网络发展方向

第一,改变海缆出口布局。相对于中国南部的大西洋,印度洋更适合海缆的敷设。可通过东南亚穿境陆缆在东南亚港口布局海缆出口。这样既增加了海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可以与经太平洋出口的海缆形成双路由备份。

第二,提高海底光缆通信网络的利用效率。紧邻中国的中亚、西亚和俄罗斯近几年也正在大力发展国内网络的建设,我们要与其加强合作,增加中亚、西亚和欧洲方向跨境陆缆的建设,形成完整的网络结构,增加穿境业务量,有效的提高海底光缆通信网络的利用效率。

第三,用战略的眼光进行海底光缆通信网络投资和建设。由于海缆建设周期长,所以前期需要投入的财力、人力、物力均很多,等海缆建设结束并验收后,作为投资方才能得到经济回报。所以在海缆工程的前期阶段,要以战略的眼光进行海底光缆通信网络投资和建设。

3 海底光缆工程管理

在海底光缆工程管理方面,分为私营模式和俱乐部两种模式。

私营模式:作为最早期的海缆工程管理方式,是由某一个国家的一个运营商或者某一个国家的某几个运营商投资并进行海缆工程的管理。私营模式的优点是:由于投资方少,采用扁平化管理,建设、维护、运营效率高。缺点是:同样是由于投资方少,每个投资方投资压力大,市场风险高。在2008年开始建设多条长距离、途经多国的国际海缆后,私营模式的应用就越来越少。

俱乐部模式:是由某些国家的很多运营商组成一个海缆工程管理组织,进行某个海缆工程的投资、建设和管理。各个投资方负责本国海域的施工申请、登陆申请等建设环节。海缆建成验收后,各投资方根据出资比例的不同分配到不同的海缆传输容量。俱乐部模式的优点是:投资方较多,故每个投资方投资压力小,市场风险低。缺点是:同样是由于投资方多,在管理过程中每个投资方会极力维护本方利益,造成建设、维护、运营效率低。

4 结语

该文介绍了目前国际海底光缆的现状以及中国国际海缆的主要分布;从海底光缆工程技术要求、海底光缆通信网络存在的问题及海底光缆通信网络发展方向三个方面对海底光缆工程进行了简介;从私营和俱乐部两种模式对海缆工程管理模式进行了概述。

参考文献

[1] 张文轩.海底光缆技术发展研究[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0(1):40-45.

[2] 魏澎.海底光缆工程设计简介[J].邮电设计技术,2006(9):36-41.

[3] 陈利明.海底光缆研究[J].光通信研究,2009(2):50-5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