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种典型重金属污染对环境的危害

2015-07-29刘小兰等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6期
关键词:修复中毒危害

刘小兰等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肆发展重工业,大量的重金属离子被排入土壤及湖泊、河流等水体中,最后汇入海洋,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与生存环境。重金属污染很难被修复,所以,重金属污染几乎是不可逆的。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物由于生物富集作用而进入人体,很难排出,所以将在人体内越积越多,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极大,轻者恶心、呕吐,严重可导致死亡。笔者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以后,对几种常见重金属对环境以及人类的危害进行了概述,并在最后对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提出展望。

关键词:重金属 中毒 污染来源 危害 修复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a)-0117-01

重金属原本定义为比重大于5的金属元素,约有54种,包括金(Au)、银(Ag)、铜(Cu)、铁(Fe)、锌(Zn)、镍(Ni)、铅(Pb)、汞(Hg)、铬(Cr)、镉(Cd)等[1]。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有关重金属中毒事件的报道也越来越多。2004年8月5日惠州市两家港资电池厂部分员工镉中毒,导致两家电池厂177名员工出现罕见的血镉、尿镉增高现象,其中2名员工被确认为轻度镉中毒。2013年9月21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发生一起村民干旱期间误饮废弃矿洞水引发砷中毒事件。自述有症状的76位村民中有8位诊断为亚急性砷中毒。此类事件还有很多,其实,重金属离我们很近,因此,我们应该时时警惕重金属中毒[2]。

1 铅(Pb)元素

铅源污染物被公认为当今世界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十大类污染物质之一。铅对健康的潜在危害在于它能损害人体的所有器官。因此,铅源污染物已引起人们很大的关注[3]。铅污染物大多是通过呼吸道及消化道进入人体内,在人体内的半衰期约为1460天,易在人体内积蓄。铅在人体内主要分布于肝、肾以及骨骼中。急性铅中毒患者会表现出呕吐、恶心、剧烈头痛、口有金属味、腹绞痛、失眠、大便带血等不良现象。慢性中毒具体表现为:消化不良、内分泌失调、贫血、高血压以及心律失常等[4]。

2 镉(Cd)元素

镉可经呼吸作用被人体吸收,然后储积于肝脏和肾脏里面对人体造成危害,对肾脏的损害尤为明显,除此之外,还会导致骨质疏松等症[5]。据报道,中国多地市场上居然有大约10%大米镉超标,令人感到触目惊心。由于我国近65%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因此,镉中毒形势前所未有的严峻。20世纪初期,日本富士县的水稻普遍生长不良,1931年该地区又出现了一种怪病,患者以妇女为主,病症具体表现为腰部、脚部、手部等关节处疼痛。几年后,部分患者全身出现骨痛、神经痛等症状,并且行动困难,甚至呼吸时都不得不忍受难以承受的痛苦。到了患病后期,患者骨骼开始软化、萎缩,脊柱变形,四肢弯曲,骨质松脆,就连咳嗽都能引起骨折,让人痛不欲生[2-6]。

3 汞(Hg)元素

汞也是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半衰期为70多天,所以即使剂量很少,也会累积中毒[7]。微量的汞进入人体后可经粪便、尿以及汗液等途径排出体外,一旦过量就将危机生命。严重的汞中毒可以破坏人体内脏的机能,表现为呕吐、牙龈肿胀及炎症,心脏机能衰退。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附近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症最早出现在猫身上,被人们称为“猫舞蹈症”。表现为病猫步态不稳、麻痹、抽搐、甚至跳海死去。不久之后,当地的人也出现了类似的病症,临床表现为轻者口齿不清、面部痴呆、步履蹒跚、感觉障碍、手足麻痹、视觉丧失、手足变形、震颤,重者神经失常,或兴奋,或酣睡,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当时这种病由于病因不明而被叫做“怪病”。后来被确定为汞中毒,这是到目前为止报导的史上最为严重的汞中毒事件。

4 铬(Cr)元素

铬是机体内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脂类等正常代谢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调节人体内糖和胆固醇代谢作用。当体内的铬含量过少时,则会导致血管内壁出现脂肪沉积,使原本具有弹性的血管逐渐开始硬化,最后导致动脉硬化。儿童过量摄入铬后,肾小管的过滤率会明显降低,且是不可逆的,或者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得以恢复。Cr6+的毒性比Cr3+大很多,对呼吸道、消化道有刺激、诱变和致癌的作用。当土壤环境中铬的含量超高时,植物将受到巨大的危害。2011年8月13日,云南曲靖因5000t铬渣倒入水库,致使水库致命六价铬超标2000倍,当地大批牲畜死亡;另外,某调查研究表明,随着铬含量在土壤中的递增,水稻植株变矮、主茎总叶数变少、抽穗期延迟、最后导致产量下降[8]。

5 砷(As)元素

砷是非金属元素,但其污染后表现出的性质与重金属污染极其相似,因而也被列入重金属污染。砷侵入人体,导致皮肤角化、癌变和全身慢性中毒,最终死亡,即砷对动物体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当植物受砷污染后,根部呈现黑色或褐色,根体积和重量减小,地上部分的生长受到抑制,植株矮小,叶片失去叶绿素而呈现枯黄色[9]。2008年广西河池市砷污染饮用水事件,2008年云南高原九大明珠之一的阳宗海发生严重砷污染事件,2009年湖北黄石砷污染事件等等,无不给我们敲响警钟。

6 结语

重金属污染物具有来源广、毒性大等一系列特点,进入环境以后,对动植物体和人类都有着巨大的潜在危害。重金属污染修复方式多样,生态修复、生物修复等环境友好型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然而,所有的污染修复方法起到的作用只是补救。因此,应将重点放在重金属污染源的控制上面,加强管理相关的污染企业,从总量上减小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同时应抓紧制定一套完备的综合整治重金属污染方案,以此才能更加积极和有效地应对突发性重金属污染事件,从而人类的健康才能得以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程,陈明.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与修复[J].环境保护,2010(3):55-57.

[2] 人民日报.

[3] 凌强.食品营养与卫生[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53-59.

[4] 高代全,张书岭,张学林.环境中铅中毒的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0,18(1):76-77.

[5] 王振刚.环境医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48-49.

[6] 新华日报.

[7] 郭伊军.汞存在于环境中对人体的影响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6.

[8] 陈英旭,朱祥.土壤中铬的有效性与污染生态效应[J].生态学报,2010,15 (2):79-84.

[9] 曹会兰.砷对人体的危害与防治[J].化学世界,2010(10):559-560.

猜你喜欢

修复中毒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药+酒 危害大
中毒
使用铅笔会中毒吗
爸爸中毒了
酗酒的危害
天哪!我中毒了!
现代道桥工程出现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探析及修复对策分析
自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