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门寺之佛

2015-07-28

美文 2015年13期
关键词:法门寺舍利古塔

阿 莹

诸佛子等,谁能护法,当发大愿,令得久住。

——摘自《妙法莲花经》

我已经记不清最早是哪一年踏进过那个青砖铺就的古禅院的,只记得那座被杂乱的土坯农舍包裹的塔寺,没有巍峨辉煌的大雄宝殿,也没有多少青衣布衫的僧侣,就是那座被奉为圣物的古塔,也可以毫无顾忌地依偎在塔下吃食玩耍,还可以随意拉住小沙弥聊聊禅院里的念经生涯。

几乎毫无例外,每次小沙彌都会煞有介事地告诉你,塔下藏有一座地宫,却没人敢进去探秘,因为地宫里游动着几十条口吐红芯的青蛇,大家一听便毛骨悚然,囫囵咽下几口干馍就离开了破窗烂垣的大院。走出好久了,回望那座耸立在斜阳里的古塔,依然会隐隐感觉藏在塔下的青蛇蠢蠢欲动。后来我常常担忧,整日里要与青蛇为邻是需要胆量的,我不禁对生活在寺里的和尚们和寺外的百姓们报以敬佩,也把疑虑投向古风荡漾的十三层塔刹。

后来,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那座古塔突然从中劈裂塌下一半来,而另一半却岿然屹立,恰似一把宝剑直刺云天。很快便有消息传来,人们在重修宝塔时发现了藏满宝物的地宫,于是全世界的目光一下子聚焦过来,这的确是一个难以用言词形容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发现,两千四百九十九件国宝级文物整齐亮相,尤其那传承有序的真身佛指舍利让亿万信徒泪流满面,也给我们的世界带来迷人的遐想,从此这个古老而又残破的寺院又焕发出久违的精彩来。

人们经过仔细清理惊异发现,那唐代迎送佛指舍利的仪式,竟然在地下默默地继续了一千多年,那是唐高宗等八位皇帝率领的一支支流光溢彩的迎请佛指的队伍,人们捧着一个个盛着艺术瑰宝的箱函,涌向供奉“护国真身佛指舍利”的永久圣地,最后由唐末的僖宗下旨永久封存地宫。于是这座深藏不露的地宫完全按佛教密宗的仪轨布置起来,里边有在现在被奉为佛界圣物的金银礼器,有如今已难见真容的秘瓷茶具,还有来自古罗马精美的琉璃器皿,更有皇妃们供奉的锦绣衣裙,统统都详实刻碑立册,放置在古塔下神秘的地宫里,然后长长甬道遍撒铜钱,地宫门便被两块青石结结实实地封闭起来。

而正是那道“圣明”的御旨,让这些国宝得以在一千多年后完美地呈现给二十世纪以后的人们。然而也就是从地宫封闭的那一刻起,各种各样的眼神便也瞄上了那里,磨难和危机也就悄然而生了。

那座高高耸立的法门寺古塔目睹了膴膴周原的麦青秋黄,也见证了渭河两岸的风烟沧桑。可能今天的人们已经很少有人知晓,这里东汉时建造的阿育王塔已查无形貌,而唐高宗显庆年间在法门寺修造的竟是四边四层的木塔,以后历代皇帝顶膜礼拜的也就是那座古柏木塔。可惜木质结构还是没能经受住数百年来的风雨磨砺,明嘉靖年间发生的关中大地震,使那座已经腐朽的木塔在地裂声中松垮扭曲,终于没能挺过淫雨肆虐的寒暑塌落成墟。只是没想到关中人会有这样的胸襟,当地百姓们刚刚安顿好生活后,两位乡绅党万良和杨禹臣便召集族人集资重修法门寺宝塔。如今已不知究竟是谁设计了这座八棱十三层的青砖宝塔,当时的期盼可能就是屹立在庙庑中间,永久守护佛门的袅袅香火。

可是重建宝塔着实不易,两位乡绅身先士卒,不但献出了全家多年的积蓄,还想方设法出门招募,这里我无意去追索有位苦行僧自残肩胛穿上铁链沿街乞捐,也无法全面展示当年重建的艰繁,唯让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明代的重建是在唐塔原址上进行的,因此地基必须要处理得更结实才能承重砖塔。所以,修塔的工匠们当时一定发现了藏埋塔下的地宫,那地宫的入口和拱顶大概已经裸露到人们面前了,而且当时距离皇家最后的礼佛大典仅仅过去了七百多年,那两位乡绅如果想揭开古塔下的秘密易如反掌。但是后来我们发现,那些供养在地宫里的宝物从来没有被扰动过,依旧是严格的密宗格局,这足以证明万历年间重建砖塔时,煌煌地宫没人敢揭也没人进去,想想这该是多大的慈悲胸怀啊!

而更加耐人寻味的是,那明代勒刻的有关重建宝塔的四块石碑和众多砖刻,洋洋洒洒累积两三千字,记载了重修宝塔的艰辛和过程,连谁捐过几升麦谷几块方砖都记载得清晰详实,却没有关于地宫的只言片语。我在那几块明碑前沉默良久,忽然明白了,当时人们一定知道地宫的供奉物价值连城,但没有一个乡人工匠动过邪念,而且为了避免以后有人搜寻盗掘,有意在重建宝塔的碑文中遗漏了发现塔下地宫的情形,使得以后的岁月多少次狼烟四起兵燹匪患没有招致黑手,为后代留下来了人类文明的顶级珍品,也让现代人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大唐的魅力。

这绝对是一个伟大的“遗漏”!

但是,当时间跌跌撞撞地扑进二十世纪,地宫珍宝圣物又经历了两次惊心动魄的危机,那惊险程度让所有的知情者倒吸一口气。那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整个中华大地烽火连天,日寇的飞机已经多次深入到法门寺上空盘旋,然而就是在这个动荡的时候,一位有着浓厚文化情结的将军来到陕西赈灾,他姓朱字子桥,对积淀着传统文化的古刹一往情深,即使在颠沛流离的岁月,依然走到哪里都要进到寺观拜见佛陀,终于他走进了古风浓郁的扶风县。但是,当他把目光久久停留在法门寺斑驳的山门上,这座盛唐时曾经五千亩的古刹禅院,七千僧侣的佛门圣地,此时此刻只剩一座歪扭的青砖古塔,一个残垣断壁的二进院落了,而且寻遍古刹角落竟无一僧人值守香火,这让走南闯北的将军不禁怆然泪下。他挺身而出号召各界人士慷慨解囊,修复颓败寺庙的佛像和塔刹。但这又谈何容易啊!手头的资金拮据,只有麾下三千将士。于是朱将军调来一个连负责寺院的维修,一群身上沾满硝烟的士兵开始了修复渭河北岸古刹的“战略”工程。

这些在前线听惯了枪炮声的战士们,又听到沉稳悠扬的晨钟暮鼓,心灵便像接受了和平与慈善的洗礼,他们砌好了残墙,补好了漏房,又搬开塔边的石板灌下灰浆,试图以此阻止古塔继续倾斜。然而,几天以后在塔基忙碌的士兵忽然一阵惊呼,原来他们发现了一个石砌的洞口,犹如张开的幽深喉咙,可窥一条石块铺就的阶梯缓缓伸向漆黑的塔底。有胆大的想下去看看,战战兢兢走到一半听到脚下哗哗乱响,便吓得连滚带爬回到地面。朱子桥闻讯后当即赶到塔下,他手持电筒下到塔底细细观察,就见迎面一道石门,从那门缝里朝里窥望,隐约可见影影绰绰的黄斑,似有硕大的佛案支在里面。他顿时明白了,那年唐僖宗敬奉的几千件绝世珍宝和那护国真身舍利就在这道石门的后面,只要撬开来就会是一个惊世的发现。但是,这位深明大义的将军果断地返回地面,他明白这些宝物足以让贪婪的冒险家发动一场战争了,而现在日本人就在黄河对岸觊觎徘徊,随时可能踏进关中决战。而且在这兵荒马乱之时,要保住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宝物,需要大量的军警夙夜护卫,我们的战士国难当头更应该坚守在抗日的战场上!

朱子桥毫不犹豫地做出了一个决定,立即封存地宫,宝塔维修只补裂缝,不再向地下延伸。为了避免不测,朱子桥请来一尊石佛压在地宫口的石板上,还搞了一个简单的安奉仪式,与参与维修的官兵面对佛陀发下毒誓,今生今世绝不把地宫秘密透露给任何人,声声誓言久久撞击着古老禅院的垣壁。同时朱子桥又专意让部下们放出谎来,法门寺塔下地宫游动着一层青蛇,揭开石板就会有青蛇飞出咬人,任谁听了都会心悸胆寒,以至在以后很长的时间里,宝塔下隐藏青蛇的传言在周原上不胫而走;以至多年后法门寺宝塔又迎来一次重修,当地百姓依然担忧塔基下会窜出红信抖动的青蛇伤人。这大概称得上是最为灵验的护宝咒语了,神奇地把邪恶挡在了法门寺的残墙之外。

这绝对是一个伟大的“谎言”。

但这个恐怖的谎言,并没能在三十年后的“文化革命”中挡住红卫兵“挺进”的步伐。在那个视一切传统文化为“四旧”的年月,挖开法门寺塔下地宫,把里边所谓的礼佛器物扔出来砸毁了,无疑会成为当时最具“革命”性的举动。于是在一个阳光昏懒的日子,一群“小将”手持镢头铁锨集聚到法门寺。他们首先捣毁了大雄宝殿的佛像,又撕烂了藏经阁里的佛典,最后把目光投向正阴郁地注视着他们的青砖宝塔。他们当然不知道地宫口在哪里,一群人扩散在塔基周围,抡起各种工具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掘地行动。当时凋残的法门寺只剩下两位僧人了,有位良卿法师是为住持,他想上前告诫激情万丈的“小将”们,挖掘地宫将会吞下恶果给黎民百姓带来灾难。

但那些造反的“小将”们哪里听得进这般忠告,他们挥镢刨地的劲头更足了,破“四旧”的声浪直逼岌岌可危的塔刹,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沮丧和难堪的时刻啊!当时,能不能说是千钧一发,今天我已难以考证了,且听突然有人尖叫起来,只见良卿法师把一团被褥抱到大殿后门,自己端坐其上,默言心语,然后淡定地把两瓶液体从头浇下,“小将”们马上闻到了煤油气味,但大家不知道这位一身青衣的老和尚究竟想干什么。忽然,老和尚点燃了一根火柴,只听“轰”地一声,火苗便四窜起来,立刻燃遍了法师全身,也染红了法门寺的角落和上空,整个世界在那一刻似乎都停止了呼吸。

至今讓目睹者难忘而又叹服的是,良卿法师在熊熊烈火中竟然双手合十神态安详,直到火焰把他烧成炭人,依然保持着坐禅涅槃的姿势,传说当时真有鹂鸟升天直上云霄呢。“小将”们哪里见过这般情形,不知谁惊呼一声,一伙人撒腿跑出了法门寺山门。毫无疑问是良卿法师驱走了地宫珍宝的又一次劫难,难以想象如果那些“小将”们当时掘开地宫,用镢头砸烂那些精美绝伦的“封建残余”,捣碎凝结着信徒梦想的真身佛指舍利,多少辉煌和秘密将会随着“小将”们的亢奋而毁于一旦,会给今天留下多少扼腕长叹的遗憾。但这一切的一切,都让良卿法师用肉身化解了——用生命捍卫了国家宝藏和佛界尊严。

这绝对是一个伟大的“涅槃”。

当中华大地终于迎来改革开放,人心思变,百业待兴,国家重修法门寺宝塔,使得那些稀世国宝和真身舍利轰然面世。那位佛学造诣深厚的赵朴初先生闻讯赶到塔下,感叹有生之年能瞻拜到真身舍利欣慰无比,惊呼这将是盛世来临的吉兆。而那些稀世珍宝更叫人们大开眼界,有位毕生研究古瓷的老专家只用手摸了一下秘瓷果盘,就激动得泪如雨下,连呼此生足矣!随后人们投入巨资对法门寺进行扩建,按佛法僧三界进行规划,形成了一个恢宏的佛教文化景区,此乃佛门祥瑞国之幸事矣。

当历史又昂首挺进2014年,全世界的高僧大德齐聚法门寺,可谓:法门逢盛世,敬佛拜舍利,慈善为主题,诵声贯天地。尤其那些高僧们的虔诚令人感动,一边合十祈祷和平安泰,一边称颂法门寺所在的宝鸡就是今日中国的一个美丽缩影!

如今,我们已经可以平心静气地回首往昔了,我站在修葺一新的宝塔下,望着古香古色的珍宝馆,突然豁然开朗,其实法门寺这个唐朝皇家的外道场,从封闭地宫的那一刻起就不断有黑手企图染指,连做梦都想把国宝盗掘出来据为己有,但是古寺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雨砥砺,凋敝到只剩下一塔一院,荒凉到没有一个僧侣,地宫依然能够安然无恙,这归根结底是这里的百姓护宝之心古已风行,那几近天真的“遗漏”和“谎言”,黎民百姓绝对心知肚明,只是良心驱使不愿揭穿罢了。所以,法门寺能有今天的辉煌,绝对是有真“佛”在佑护,而这个真“佛”就是世代劳作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那乡绅那将军那法师正是他们虔诚的代表!

所以,我想应该为党万良、为杨禹臣、为朱子桥、为良卿塑造几尊铜像,就醒目地竖立在宝塔边的地宫门前,要让游客和信众们知晓,是他们用生命和赤诚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根脉,使千年的珍宝和圣物能够完整地涌现出来,也祈愿他们的魂魄永远佑护法门禅院,佑护黎民百姓福田康乐。

阿 莹

陕西耀县人,现供职于陕西省政府部门。有《俄罗斯日记》《旅途慌忙》《中国9910行动》等多种著作,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获国家“文华奖”优秀编剧奖等。曾获第三届冰心散文奖。

猜你喜欢

法门寺舍利古塔
杨晓利:三十年拍摄古塔三千座
法门寺里的琉璃
1987年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秘色瓷清单
“揭秘”秘色瓷 从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秘色瓷说起
辽《无垢净光大陁罗尼法舍利经记》考释
景州古塔
郑州:东方古塔博物馆
古塔形变的数学模型
何谓[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