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背景下对当代武术教育的思考

2015-07-25韩青松

武术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武术教育民族传统体育全球化

韩青松

摘要: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以多彩的表现形式、丰富的技击内容、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历史长卷上书写描画着灿烂的光辉。文章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全球化背景下当代武术教育进行思考。文章提出:从历史中走来的武术教育,当前面临着传统文化缺失、练打分离等问题;与此同时,全球化浪潮所带来的强烈冲击,使本就岌岌可危的武术教育现状雪上加霜。文章指出,要客观审视,积极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抓住武术标准化建设的良好机遇,以武术段位制为载体,推动学校武术教育的良性开展。同时针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的现状,提出双向互动及校园与社区结合的模式,提高民传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

关键词:全球化 武术教育 竞技武术 武术段位制 民族传统体育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5-0008-03

1 前言

当今世界,全球化正以迅猛的速度席卷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全球化的影响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文化全球化也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客观存在。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汇与冲突凸显在我们面前。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西方体育,以追求个人人格精神展现的竞争性特点成为世界最为普遍的文化现象,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并对世界体育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孕育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武术教育在面对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时却步履维艰,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是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随波逐流、趋于同化,丧失文化独立性和民族性;抑或坚守阵地,在交汇的阵痛中完成自身的革新,走向新的发展前景。如何抉择,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挑战。

2 当代武术教育现状浅析

2.1从历史中走来的武术教育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以多彩的表现形式、丰富的技击内容、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历史长卷上书写描画着灿烂的光辉。自古武术便以自卫、健身、修性、娱乐的多元社会功能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夏代“庠”、“序”中的武艺教育,周代“六艺”教育中的“御、射”,至隋代兴起的武科举,更是历经千年发展。直至西方枪炮摧毁了清王朝最后的防线,武科举不得不在时代激变的洪流中走下历史舞台。

民国初期,马良打破传统武林的门户之见,结合西式体操创编了中华新武术,改变过去以师徒传承为主的单一传播方式,使武术走入学校教育,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武术从农耕文明背景下口传身授的师徒传承向现代化学校体育教育转化,逐步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2不容乐观的当代现状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武术教育在经历历史原因造成的挫折后进行恢复和重建,并在思想大讨论后逐步发展,在学校教育中全面推广,并随着时代需求的变化进行着改革和探索。然而时至今日,武术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传统文化的缺失、脱离武术技击本根的练打分离、泛竞技武术的教育观念,禁锢并制约着学校武术的开展;同时,全球化浪潮所带来的强烈冲击,使武术在与西方运动项目及外来技击术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使本就岌岌可危的武术教育现状雪上加霜。

作为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身为国粹的中华武术本应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强力助推器。现实却与理想形成强烈反差,我们也应冷静下来认真思考。

3 段位制与中小学武术教育的契合

3.1当代武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青少年代表着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而武术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还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面对学校武术教育差强人意的开展情况,为了解武术教育现状、探寻问题的根源,国家武术研究院成立《关于学校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课题组,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为期三年的研究与探索。研究成果显示当前学校武术教育存在以下问题:(1)武术教学内容改革迫在眉睫;(2)现有武术师资难以担当传承武术文化的重任;(3)泛竞技武术的教育观念禁锢着学生对武术的认识;(4)泛竞技武术的教育模式制约着武术个性的张扬。总体来说,中小学武术教育面临着“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的三大困境。

3.2武术段位制的当代发展

武技的等级评价自古有之,先秦时期的“虎贲之士”,唐代武科举的武状元,直至近代国术国考的武士头衔,都是对习武者武技水平的评价称谓。在当代为增强人民体质,推动武术运动的健康发展,规范武技评价体系,中国武术协会制定并实施了一项全面评价习武者武术水平的等级标准制度一中国武术段位制。

作为武术标准化建设的载体,段位制教程选取“打、踢、拿、靠、摔”五种技术元素,按照“既可单练、又可对打、还能实战”的技术标准,使每段技术内容的单练套路技能单练,拆分后又能进行对打套路的练习,还能以拆招形式体现实战技法,突出了传统武术“练打结合”的特色,体现了武术以攻防动作作为运动素材和健身手段的本质,使习练者既能掌握动作的操练方法,又懂得动作的攻防含义。

作为考取武术段位前的准备级别,段前级共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均设有基本技术、趣味练习、健身拳操三部分内容,该设定模式主要针对小学低年级学段。段前级的设置不仅可以解决众多学生学习武术之初零基础的困境,更以简单易学的武术基本动作和武术游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开展学校武术教育。与此同时,制度的改革帮助更加合理分配武术段位制学习内容,使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完成段前级及初段位武术内容的学习与掌握,为进入高校抑或社会进行更高段位的学习与考取打下基础。

3.3段位制与武术教育的契合

占人口的十分之三的青少年群体不仅在社会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更代表着民族复兴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段位制武术的校园推广,不仅“强健其体魄”,更“野蛮其精神”。回归本根、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段位制武术,其所蕴含的武术礼仪、道德规范、进取精神,是接近中华文化精粹的桥梁和纽带,它对于解决当前传统文化在中小学生群体中的缺失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是文化建设的强力助推器。通过循序渐进的段位制武术的习练,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培育和弘扬了民族精神。endprint

回归传统、练打结合的段位制武术推广,使得武术在除却健身的体育属性外,其所蕴含的武德伦理规范及传统文化精髓,以及技击攻防和教育价值在传播的过程中得以再现和发扬。这种积极探索的有益创举必将对中国武术的发展产生一系列深远的影响。我们要客观审视,积极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抓住武术标准化建设的良好机遇,以武术段位制为载体,推动学校武术教育的良性开展。

4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生存与发展

4.1客观审视,应对挑战

全球化对民族传统体育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具有风险也存在机遇。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大国,具有丰富的体育文化遗产,我们往往妄自菲薄而忽略其中的精华弃之不用。事实上在这种文化交融的过程中,使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民族体育文化在全球文化中的特征与生存位置,重新客观审视自己的文化。以武术为例,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主干,已被海内外人士视为中华的象征与标识。而与武术有关的民间故事更是耳熟能详,祖狄闻鸡起舞和班超弃笔从戎的历史故事从小就萦绕在我们的耳边,其中蕴含的自强不息、保家卫国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武术更是民族自信心的表现,塑造着我们的民族性格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这种审视的过程中不正实现了民族意识的觉醒与强化吗?

作为传承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方式,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为社会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同时也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和培育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它在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虽面临挑战,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却也可以借助全球化浪潮实现新的发展与突破。

4.2抓住机遇,创新发展

在当代全球化过程中有很多机会与途径可以使民族传统体育走向世界,比如说旅游业的发展、传播媒体的对外宣传、商贸活动中带有民族文化色彩的商品传播、艺术交流、技能交流等等,都可以以武术为突破口,是民族传统体育走向外部世界,使更多的人了解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我们已经在这些方面走出了第一步,例如在旅游业中增加民族特色游,为传统体育项目的展示提供了平台;少林寺在释永信方丈的带领下出国访问交流;武术及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色展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申请非遗等,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尝试借鉴的突破口。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在面对机遇的同时,我们必须提高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素质,使其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而不是趋于边缘地带,丧失发展的良好机遇。民族传统体育目前面临生源素质较低、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就业率偏低等急需解决的问题。

4.3专业发展模式探究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主要分布在民间的家家户户。这种特点决定了要想真正接触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就必须走入基层,亲身感受与学习。而社区体育是由社区居民自主进行的简便易行、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多样的身体锻炼活动组成,例如我们常见的抖空竹、踢毽球、习练拳术等。现实条件决定我们不可能深入家家户户进行探索和学习,因此与社会体育结合是一条有效的创新途径。具体内容如下:(1)结合地方特色,选取适宜本校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2)邀请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人、优秀习练者进校园,聘请其为辅导教师;(3)学生走入社区,既接触学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又可对社区体育进行指导帮助,与民间传人进校园实行双向互动机制;(4)利用学校资源,对本地区濒于消失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挖掘整理;(5)对保护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做出积极努力的师生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

在这种双向互动及校园与社区结合的模式中,不仅突出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色,使学生切身体会民族文化的魅力,促进了民族关系的融合,也对社区体育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也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社区体育指导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练员等。这些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途径,也推动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繁荣发展。

设想是美好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需要我们不断改进,以及与学校教育的相适应与相关制度的保障,才能更好地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改革与发展,使其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真正起到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有用人才的重要作用。

5 结语

从历史中走来的武术教育在近代国门被西方坚船利炮所打开之后,便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与时代剧变的历史背景下逐渐西化。改革开放之后,全球化所带来的正负效应也逐渐显现在武术教育上,西方文化的“和平演变”、外来武技的强力竞争、缺乏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以及影视剧的错误引导,致使武术教育开展步履维艰。段位制武术改革的成果为武术教育带来了新的血液,也为学校武术教育“教什么、谁来教、如何教”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与解决方案。针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的现状,我们应客观审视,积极应对,抓住机遇,创新发展。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我们要抓住武术标准化建设的良好机遇,广开思路,落脚现实,推动武术教育的新发展、新突破!endprint

猜你喜欢

武术教育民族传统体育全球化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吉林省区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与跳跃投掷类游戏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