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彝人的岁时节日

2015-07-25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曾钰雯

今日民族 2015年1期
关键词:彝人祭祖

文·图 /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曾钰雯

红彝人的岁时节日

文·图 /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曾钰雯

红彝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聚居于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

岁时节日是对传统的一种最好的保存方式,节日在年复一年的反复中将传统强化。节日使人们从单调的日常劳作中看到一种希望,休整身心、清除疲劳,唤起劳动和生活的热情。

吹树叶

热爱生活的红彝人,从来不缺少节日。

从村里的第一声鸡鸣开始,当太阳爬上远处的山头,一个小小的仪式正在静静地开始。带上香火、吃食和锄头,一家三口早早地出门了。刚刚过完大年,勤劳的红彝人又要开始劳动了。经过一片松树林,那健壮的红彝汉子折下一截松树枝,这截树枝有三个树杈。不多久他们来到自家的土地上,把三杈树枝插进地里,在树枝近旁燃上三炷香,全家一起跪拜、磕三个头,他们心里念念有词。分吃了带来的食物,女人带着孩子站在一旁,男人拿起锄头,站定,并不动用很大的气力,他挥动锄头翻开地皮,一锄、两锄、三锄,可以回家了,这个小小的仪式结束了。这象征性的三锄,意味着一年的忙碌从这里开始。

节日就穿插在他们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里。

红彝民居

二月八求子——曾经的节日

红彝老人们会说起这样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个放羊的汉子赶着他的羊群上山。一只小羊离了羊群,钻进了一个大山洞,汉子为了找回小羊,也钻进山洞里。他进到洞里,看见许多的石头娃娃。他结婚几年了但没有孩子,看这么多石头娃娃,他就跪下磕头,祈求得子。结果第二年的二月八这一天,他就得子了。从那以后,凡是结婚几年还没有孩子的人家,都会在二月八这一天到那个山洞里,烧香跪拜,祈求得子。因为医疗条件不发达,也有去祈求保佑孩子健康的,二月八去烧香的人越来越多,山洞又正好处在元谋、武定等几个县的交界上,慢慢地在那里形成了一个二月八的街子(集市)。

石灰岩溶洞里,形似小娃娃的钟乳石,寄托了当地红彝人对生命延续的渴求,传达了他们对生命的珍视。今天,依然有红彝人过二月八,但已经不再是求子的节日了,更多的是为了娱乐。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老父老母也不去参与一个娱乐性质的二月八了。一个曾经盛极一时的节日,就这样慢慢地消亡、渐渐地被遗忘。

传统服饰

老年头饰

农历清明——祭祖的节日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红彝人也过清明节。不同的是,他们不过公历的四月五日,而是以每一年的农历清明那一天为标准,有“三月清明莫落后,二月清明莫上前”的讲究。也就是说,这一年的清明如果在农历三月,那就必须赶在清明前几天去上坟祭祖;如果这一年的清明在农历二月,那么就等到清明过后再去扫墓祭祖。不过,有一种特殊情况,若那一年家里有人过世,就必须在清明当天去祭祖。

上山扫墓要带上柳条、三杈松枝、一只活鸡以及各种祭品。整个大家族一起出动,浩浩荡荡地前往祖坟。家族的每座坟头上都要放上一二枝柳条,插上一截三杈松枝,摆放好各种祭品,就地杀鸡,鸡血涂抹在三杈松枝上,并且要用鸡血把三根鸡毛粘到松枝上面,然后各处烧香、献饭,每处磕头。每一个祖坟群的附近,都有一棵自家认定的山神树,红彝人认为那是护佑祖先、家人的神灵,任何人都不会去伤害它。每次来祭祖,也要给山神树献祭、磕头,祈求保佑。

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的那种大家族式的祭拜已经渐渐消失。现如今,大多是以小家庭为单位进行清明祭祖。

三月十三赶花街——狂欢的节日

每年农历三月十三这一天,是红彝人最热闹的节日。红彝人崇尚“三”,也崇尚美丽的马缨花。暖春三月,红艳似火的马缨花盛开,漫山遍野的红,也点燃了火一样热情的红彝人的心。特别是年轻的姑娘、小伙们,他们早早地就开始准备了。姑娘们穿上自己过年都舍不得穿的最漂亮、最精致的服饰,衣裙上绣的大朵大朵的马缨花、牡丹花、蝴蝶花挤在一起争奇斗艳,帽子上、披肩上、腰带上各处的银饰、七彩的流苏更是把姑娘装饰得摇曳生姿。小伙儿们也穿上自己的花马褂,朝气蓬勃、英姿飒爽。

盛会的地点选在武定、元谋、禄丰三县的交界处,这里有一座山,山顶上有个子云峰,开满了火红的马缨花。远处的人们为了赶上这场盛会,总要提前两天就出发,带上足够的干粮,邀约自己的亲戚、伴侣、朋友,边走边玩,天黑了就在山上露营或者投宿人家。走了两天的路程,远远地看到那满山的红花和闪动的衣裙,心里的激动和热情早已抑制不住。

快跳起欢快的左脚舞吧!手拉手,围一个大圆圈,我不认识你,你不认识我,可是我们踏着同一种节奏、唱着同一首歌,这是红彝人的狂欢节。男女老少,姑娘小伙,不论你是哪一个,来到三月十三的花街节,就只管加入歌舞的气流中去酣畅淋漓吧。那么多衣裙上的花样、银饰、流苏,也随之舞动起来,金鱼、蝴蝶、马缨花,仿佛要活过来,煞是好看。但最夺目的还是那一张张年轻、明媚、灿烂的脸庞。火红火红的马缨花,映衬着欢快的红彝人,那真的是一片花的海洋、一场视觉的盛宴、一次生命的绽放。

三月十三也是一场热闹的商贸交易会。男女老少都可以在市集上买到自己想要的。老人愿意买一块手工做的花生糖回家慢慢尝;姑娘来买针线、流苏、小饰品;小娃娃吵着要吃难得一见的脆饼干;乐呵呵的红彝阿爹在酒摊边坐下品一碗醇香的美酒;羊汤锅小摊边挤满了尝鲜的人……

狂欢中人声鼎沸,但仍然能听到一种音乐。这种音乐来自于最原始的“乐器”——树叶。红彝人,不论男女,人人都会吹树叶。一片简单的树叶,却能吹出婉转、低沉的调子,那是红彝阿哥、阿妹在谈情说爱,没有言语,姑娘小伙儿却听得明明白白,一片树叶,胜过千言万语。不过,也有一定要“说”个明白的——健壮的红彝阿哥站在山岗上,隔着青山红花,对着心仪的阿妹唱着热辣辣的情歌,美丽的姑娘也不忸怩,大大方方地对着情歌。这一天,十八到二十五岁的单身男女,只要双方情投意合,就可以悄悄捏捏手,溜出舞圈,钻进浓密的树丛,听对方在耳边低低地唱着缠绵、悠扬的鲁蜜海情歌调……

月上梢头。情人们舍不得分开,狂欢的左脚舞不想停下来,明年的今天,我们再来看马缨花儿开。

刺绣

五月六月七八月

花街节的狂欢气息渐渐退去,红彝人又精力充沛地投入劳动,在劳动中人们盼望着下一个节日的来临。

五月初五端午节。红彝人的端午节,不需要粽子。正值麦收时节,小麦富含淀粉和蛋白质,而刚刚收获的新麦甜度最高。红彝人把自家收获的小麦磨成面粉,做成最简单的美食——馒头。厨房里蒸腾起厚实的面香,厨房外红彝汉子已经把壮鸡杀好,煮上一锅美味的鸡汤,摆一个简单的供桌,放上蒸好的大馒头,摆上鲜嫩的鸡肉,献过饭磕过头,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吃着自己勤劳汗水换来的食物,说不出的香甜可口。

转眼来到六月二十四,一年一度的火把节,又是一次狂欢的盛会。还是一样的歌舞热烈,还是一样的市集喧闹,赛马、拔河、斗牛、摔跤。拉二胡的、弹小三弦的、吹树叶的,喝酒的人们吃肉聊天。红彝人的火把节,与三月十三的花街节一样热烈而欢快,女人们的裙摆能旋起风,男人们的脚板能跺起雷,雄浑而低沉的彝族情歌调,绝对能再一次震撼你的视觉和听觉。

七月半的时候,红彝人不烧香也不烧纸,只是炒一锅豆子,据说是给祖先们打仗用的炮弹,蚕豆作大炮,豌豆作子弹。

中秋节,外出打工的子女回家之前,家中的父母已经开始制作月饼。勤俭持家的妇人拿出自家的小麦面粉、白砂糖、香油和盐巴,自己动手,做出来的月饼油腻腻的、香甜甜的,当然还得杀一只壮鸡,煮熟包谷和豆子。老人、孩子在等着家人归来。

最大的节日——过大年

对于红彝人来说,一年当中最大的节日,就是过大年。因为这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大年三十:迎新年 年三十这天,所有的家人都会归来,包括已经逝去的老辈人。为了迎接祖先们回家,楼上挂着晾晒的各种食材,都要提前取下来,不然祖先们看见了会不高兴。这一天,要把所有的脏衣服都洗了,还要好好地清洗自己,干干净净地迎接新年。准备一顿丰盛的饭食,先给祖先们献了饭、烧了香、磕了头,一家人才坐下来团年。唱歌、喝酒,欢声、笑语,一年到头的辛劳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大的安慰与满足。酒足饭饱,欢歌暂停,红彝人要做的就是——烧香、磕头,感谢天地,感谢神明,感谢祖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祈求全家平安健康。当新一年的第一秒来临,各家各户争着抢着点燃炮仗,热热闹闹的炮仗象征着来年的日子会红红火火。小小的村落,此刻也不再默默。

大年初一 :盼你归来 大年初一的第一声鸡鸣,红彝汉子早早地起床了,开始准备早饭。这是唯一的一天,男人为自己的女人做一顿饭食,妇女们心安理得地饭来伸手,悄悄地将小小的幸福装进记忆。

大年初一不做活,却有一件重要的事一定要做。吃毕早饭,又一次烧香、磕头。端一个大簸箕,里面装满青松毛,全家一起出门,从自家的祖坟开始,经过牛圈、羊圈、猪圈、晒麦场、石碓,一路撒下青松毛,一边撒一边叫魂,叫逝去祖先的魂,叫牛儿、羊儿、猪儿的魂,叫麦子、石碓子的魂,叫他们一起回家过年,叫他们回家来吃美味的饭食、喝醇香的美酒,叫他们回家来看一看后代子孙。那一路的青松毛,一直铺到家门口,红彝人说,是给魂魄们踩着回家来。

大年初二初三:祭龙、山神树 在红彝人的生活中,信仰活动常与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大年初二或者初三,全村人都要参加祭白龙仪式。杀羊杀鸡,准备好各种丰厚的祭品,男女老少一起出发,喇叭手吹着喇叭,来到村里的出水口,给龙王献祭。村里的毕摩主持仪式,虔诚地念着毕摩经,祈求龙王保佑自己的村子今年风调雨顺。仪式结束,村民们跳起欢快的左脚舞,期待着又一年的丰收。山神树,是一棵长在村落高处,枝叶繁茂、年代久远的老树,它是红彝人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神树,是这个村落的守护神。过年时候,也一定要给山神树献祭,仪式与祭龙时候相似。

春夏秋冬,生老病死,年复一年的岁时节日,这是红彝人的日常生活,其中涌动着情感的浪花、文化的潜流。这些在岁时节日中构筑起来的社会人生、民间信仰,积淀了具有鲜明地域性的红彝民俗。在那一个个节日场面中总有一种激昂的东西,让红彝人超出了他们的日常存在,在瞬间里获得了自我充实的意义。

(责任编辑 赵芳 )

猜你喜欢

彝人祭祖
清明祭祖
张美寅摄影作品
学礼仪
绵 延
阿鸽:在画纸间情系彝人
洪洞祭祖
祭祖
美丽的彝人古镇
浅谈西南地区的太阳崇拜
彝族祭祖仪式“尼木措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