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地理角度浅析春晚歌曲《蜀绣》

2015-07-24张运才

地理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蜀绣青城山蜀汉

张运才

2015年央视春晚歌曲《蜀绣》是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主题曲,其中不少歌词体现了地理方面的知识,也有不少歌词违背地理常识。

一、体现地理知识的歌词

1.歌名反映区域特色产业

蜀是四川的简称,蜀绣,又称川绣,是指出产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及其周边的刺绣品,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刺绣品种。蜀绣作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源远流长,早在汉晋时期就被视为“蜀中之宝”,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是中华工艺美术中一颗璀灿的明珠,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也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盆地是我国第二大桑蚕基地,蚕桑业遍及四川盆地的150多个县,约占全省面积的 70%左右。四川盆地气候温暖湿润,无霜期在275天以上,一年可采桑养蚕3~4次。现在这里的蚕桑业已向丘陵地区发展,其前景极为广阔,在全国久享盛誉的蜀锦、蜀绣、巴缎就出在这里。

2.歌词蕴含历史典故与旅游地理知识

羽毛扇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为汉族传统工艺品。三国时诸葛亮手持白鹤羽毛做的“白羽扇”,据《语林》记载:诸葛武侯与宣王在渭边,将战,武侯乘素舆,葛巾,白羽扇,指挥三军,三军皆随其进止。后来他在刘备手下当军师,这把羽扇帮他出谋划策,屡建功绩,成为智慧和谋略的象征。

成都,别称“蓉城”、“锦官城”,简称“蓉”,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是中国四川省省会。成都历史悠久,有“天府之国”、“蜀中江南”、“蜀中苏杭”的美称。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墙上种植芙蓉树,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为锦绣”,故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简称“蓉城”。“锦官城”是因为三国蜀汉时期,成都的织锦手工业特别发达,被称为蜀锦的丝织手工艺品驰誉全国,是蜀汉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成为蜀汉政权财政收入的大宗来源。因此蜀汉王朝专门设置锦官以管理蜀锦生产,并且特别筑城以保护蜀锦生产,被称为锦官城。

成都是我国西南部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已有2 3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文明。著名旅游景点有都江堰、青城山、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宽窄巷子等,都江堰和青城山(道教名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西岭雪山、九龙沟、九峰山、天台山、龙池森林公园等都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二、违背地理常识的歌词

1.歌词违背成都气候特征

成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四周高山环绕,又呈典型的盆地气候。春天来得早,通常在春节前后就春暖花开。由成都基本气候情况统计表(表1)可知,成都每年7、8两月是雨季,春季和冬季少雨。而三月正值春季,“芙蓉城三月雨纷纷”与成都气候特征相违背。

2.歌词与成都地名名不副实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南船北马”,成都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古代交通运输方式以船为主,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河流一般不结冰,不至于出现“铁马踏冰河”。“杏花村”在山西省汾阳市,而不属于成都。牡丹主产地是河南洛阳。成都并不是北方游牧民族之地,成都人从来没有在城里放牛的习惯,不可能有“满城牧笛声”。

猜你喜欢

蜀绣青城山蜀汉
白描画《青城山下摸鱼哥》
从鉴赏到实践:刺绣的文化底蕴与“生活世界”传承
拾针捻彩画春风 情针意线盼传承
青城山偶得
诸葛亮死后留下四位人才 他们力保蜀汉江山30年
道教养生文化品牌对成都“文化之都”建设的价值探析
蜀汉刘禅的治国举措及其成因
三十六计之欲擒故纵
蜀绣传承人郝淑萍
美丽的青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