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处处留心皆“线索”

2015-07-23李志勇

新闻爱好者 2015年8期
关键词:扫街线索平顶山

□李志勇

20世纪后期,都市报如雨后春笋,新媒体悄然崛起,传统媒体新闻生产的这份蛋糕开始被新媒体分享。很多新闻撰稿人、新闻线索提供者开始扮演“公民记者”的角色,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中发表文章,各级党报出现了新闻线索匮乏的现象。2000年以来,党报记者过去那种 “衣食无忧”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2012年以来,笔者先后走访了《开封日报》《鹤壁日报》和《焦作日报》等河南省内7家城市党报,发现均出现这个日渐突出的问题。记者“缺吃少穿”,编辑“无米下锅”,让记者编辑激动的好新闻更如凤毛麟角。

诚然,党报记者新闻线索匮乏不是一个地区、一家报社的个别现象,它在全省都具有普遍性。各级党报应重视这一现象,分析研究应对策略,想方设法调动记者的积极性,帮助他们采写、拍摄更多的好新闻。对我个人而言,新闻线索减少,并不代表新闻资源枯竭。既然我们改变不了现实环境,那就想方设法去适应现实。在近年来的采访经历中,我根据工作经验找到了几个巧挖新闻线索的窍门。

一、跟随调研,“顺手牵羊”

党报记者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可以跟随领导到基层调研,那我们就可以利用调研的机会“顺手牵羊”捕捉新闻线索。

2012年10月25日,我陪同原平顶山市委书记赵顷霖到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一矿调研,一位住上棚改楼的老矿工郭士林开心地向赵书记介绍住上新房的感受。看着他熟悉的面孔,我一下子想起来2007年曾为他拍过照片,当时是在他简陋的家里拍摄的。

时年77岁的郭士林,1958年在原平顶山矿务局一矿工作,一直在井下干掘进工和采煤工。由于工作积极,他于1959年被评为平顶山市劳动模范,膝下两男一女,都已成家立业,儿女全在一矿上班。2005年,他们家还住在一矿棚户区,他站在自己用石头和红砖盖成的家的门口介绍:“我们全家在这个窝棚里住了40多年,孩子们都是在这儿成长的。”

从郭士林家往北走,站在寺沟山坡上,随处可见矿工们简陋的住房,房上盖的有油毡,也有风筒布,为了防风上面还压着大大小小的石块。

出入寺沟棚户区必经的这条土路,旱季灰尘弥漫,雨季成了名副其实的“水泥路”,矿工们的生活条件和居住条件极差。

2007年,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一矿掀起棚户区改造热潮,短短5年时间,棚改楼盖了68栋,安排1000多个矿工家庭搬进了新居。寺沟棚户区彻底丢掉了“脏乱破旧”的帽子。

跟随领导调研结束后,我主动留下来到郭士林家中采访。他与老伴王秀英现在住寺沟新村的B区,住房面积55平方米。儿女各自有房子,他们的生活平时由孙子郭磊鹏照顾。采访结束后,我给他们3人拍了合影照,与2007年拍的老照片融合成一个摄影报道《七旬老矿工住上棚改楼》,在2012年10月29日的《平顶山日报》二版发表。

平顶山市委领导在报纸上看到这组照片后,夸赞我工作用心、上心,用一组对比照片表现矿工生活的变化,非常有说服力!每次市领导看我“搞副业”都开玩笑说:“你真是顺手牵羊,一举两得呀!”

二、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

记者是社会活动家,要想方设法发展和稳定自己固定的朋友圈。要想获得更多线索,既要与过去的老通讯员保持好关系,还要发展新通讯员,让自己的新闻线索来源地域广泛。2013年8月,我结识了平顶山市卫东区信息中心的一位新朋友——魏国伟。我发现他不仅照片拍得好,还有敏锐的新闻嗅觉。9月4日他给我提供了一条线索,说该区实验小学门口一条路积水严重,师生们上下课非常不方便。我和他骑电动车赶到学校一看,果然,放学的学生正小心翼翼地跨过泥水遍地的道路。卫东区实验小学位于平顶山市区东环路西大营社区,该校门前道路已经连续多日积水。照片发表后引起市自来水公司的高度重视,很快派人解决了道路积水问题。

2012年6月1日,我设法联系到了原在叶县县委宣传部工作、现在叶县广电局工作的马子强,他是我22年前结识的老通讯员。1991年我的作品《烟迷常来发》和他的作品《农户家装上电话机》一并获得了1992年平顶山市“小康杯”农村摄影大赛一、二等奖,我们由摄影结识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马子强一见到我也很高兴,他告诉我:“现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得非常好,农民住房条件大为改善,咱下去转转?”我说:“好啊!”

我们一边走一边聊,很快来到该县田庄乡张申庄中心社区,这个中心社区是整合了张申庄、贺庄、小顾庄、五里铺和道庄等5个村后形成的。该社区道路宽敞,村容整洁,一座座小洋楼窗明几净、排列有序,似乎在等待着新主人入住,当时已建成新民居57户,入住12户。我拿着相机正在考虑应该从哪个角度表现这个农村社区,这时一位妇女领着两个放学的孩子闯进了我的镜头。我连忙抓拍了几幅,可只拍到了背影并不是很满意,于是急中生智喊了一声:“回家哩,弟妹?”这一招果然奏效,妇女和孩子同时扭过头来答应:“是啊!”我连忙抓拍到这一瞬间,然后跟着来到她家里了解了基本情况:女主人叫苗亚红,她和丈夫在深圳打工10多年,年龄大了现在回乡创业做生意。凭着多年打工攒下的积蓄,他们在社区购买了一套新房 ,2012年 5月16日刚刚入住。就这样,作品《打工归来住新房》出笼了,稿子当天传回报社,第二天便在《平顶山日报》一版发表,引起了强烈反响。

《七旬老矿工住上棚改楼》

三、经常“扫街”得“线索”

当记者不能拿架子,有的坐车坐惯了不想骑车,骑车骑惯了不想步行,这样下去,不仅线索越来越少,朋友也会越来越少。“扫街”是摄影记者对自己在街头闲逛、独立发现新闻并及时采访的自嘲。我从事摄影工作31年,但我对摄影毫无倦怠,只要有时间就背起相机去“扫街”。当记者要经常“扫街”,因为“扫街”能拍出很多意外惊喜——具有新闻价值的社会好新闻。我的很多新闻摄影作品就是通过看似毫无目的的“扫街”得来的,比如《撞到老人 跪地求情》《目睹马路泼脏水》等,都是具有独家视角、题材新鲜的新闻摄影作品,它们最大的亮点就是画面真实自然,人物形象鲜明,不摆拍、不造作,画面浑然天成,新闻价值一目了然。

2011年9月19日下午,我在平顶山宾馆刚参加完市里一个会议,一看时间还早,便骑着电动车毫无目的地在街上闲逛。走到平顶山市工人文化宫南门时看到很多人聚在一起不知干啥,进去一打听,原来是一个骑电动车的小伙子,不慎将一位老人撞倒了。小伙子是刚出校门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身上只有50元钱,电动车是借同学的。很多好心的市民看到了这个场景,都劝被摔倒的老人可怜可怜大学生,让年轻人走吧。小伙子恐怕被老人“讹”住,便跪地求饶。老人看到此情此景,赶忙让小伙子站起身,并原谅了他,甚至不让他担负任何医药费用,大家都称赞这位老人心地善良。我给这幅作品起了个名字《撞到老人跪地求情》,第二天在《平顶山日报》三版发表。

“扫街”的题材很多,就看你能否发现。怎么培养和提高新闻嗅觉和发现能力呢?麦尔文·曼切尔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指出:“记者必须学会用孩童般的眼睛观察世界,他把每件事情都看作是新鲜的、各具特色的;同时,他必须用聪明长者的眼光洞察世界,能够区分有意义的东西和无意义的东西。”这说明,记者对自己认为已经“熟悉的人和事”,要采用 “孩童的眼光”,用纯真的异乎寻常的好奇心、新闻欲,对生活中的一切新闻信息都保持一股激情,从“熟视无睹”中发现独特的新闻素材;同时运用聪明长者的眼光,分析新闻素材的优劣,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升华,从而采写出具有独到见解的报道,使新闻具有深刻性。[1]当然,“扫街”也很辛苦,每到冬夏,你还要经得起严寒酷暑的考验。可以说,骑电动车 “扫街”不失为一个挖掘新闻线索的好方法,我平均每月发稿量都达20幅左右。

四、在网络或新媒体中搜集线索

2005年后,平顶山各县(市、区),企事业单位基本都有了自己的网站,很多线索打听不到,可以通过浏览它们的网站,从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还可以加入或建立有关的朋友QQ群,在群聊中发现新闻线索。我的好朋友徐建立是一个自由摄影师,他的作品经常在全国摄影大赛中获奖,他自然成了我QQ群中的一位重要朋友。

2006年12月30日,徐建立在QQ群中发布消息,通知摄影爱好者2007年元旦到平顶山市福利院采风,参加身患残疾的姑娘党恩的婚礼。我一听党恩这个名字,马上想起了1994年5月4日我在市福利院采访过的一个女孩子,也叫党恩。经过向徐建立核实,不错,就是当年的那个姑娘党恩!

1994年5月4日,我到市福利院采访,院长向我介绍了一位懂事的女孩子——党恩。党恩不姓党,1975年两岁时被人遗弃,好心人将她抱到福利院收养。凡是被福利院收养又不知姓名的孩子,院领导统一给他们起了党氏的姓,就是为了让他们长大后记住党和政府的关怀。党恩出生在 1973年,1975年夏季时,患小儿麻痹症的她遭到家人遗弃。身着单薄、破旧的小衣服,每天坐在市区中兴路街头,哭着喊着要妈妈,很多人不敢从她身旁走过,不忍听到这个小生命哭泣。一连数月,她流浪在市区街头,靠好心人一口饭、一碗水顽强地活了下来。小姑娘从小就记人,谁曾经喂过她饭,谁曾经给她穿过衣服,只要从她身边一过,她就会直愣愣地看你,冲你笑。立秋以后,天逐渐冷了,一位大妈抱起她来到市福利院,流着泪恳求工作人员:“让孩子住这儿吧,她可是真聪明……”

福利院老师代爱梅介绍,到福利院后,她不哭也不闹了,在这里她会了认字、读书和唱歌。老师们用一颗颗热忱的心,抚慰着这个幼小的曾经受过伤的心灵,让她找到生活中的乐趣,培养她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她把在这里工作的阿姨和叔叔们都当成自己的父母,与他们朝夕相处。1983年,年满10岁时,市福利院领导给她起了个好记、好听又寓意深刻的名字——党恩。漫长岁月里,党恩从老师和阿姨们身上悟出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她说:“原来我恨自己的父母,认为他们不负责任,找到他们时一定要报复!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不管他们怎样,自己对待社会和人一定要有爱心,一定要有责任心啊……”

《福利院里嫁闺女》

1994年我给党恩拍照片时,她刚满21岁,坐在轮椅上的党恩,正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玩。她的身后,就是常年照顾她生活的老师代爱梅。

2007年1月1日,党恩——这位在市福利院长大的女孩子,在新年的第一天,与新郎李小五喜结良缘,新郎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党恩,走出她生活了32年的福利院大楼。她的婚姻大事在福利院成了轰动一时的大新闻。身体残疾的党恩有着一张俊俏的脸庞,在她结婚的大喜日子里,红润的脸颊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可以说当时给党恩找对象,让她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成为福利院领导和老师们的一桩心事。由于党恩是残疾人,择偶的机会自然少些。2006年夏,党恩通过电台认识了36岁的小伙子李小五,小五是叶县城关乡秦召村人,他被党恩的不凡身世所感动,为她健康向上的品格所折服。他耐心做通了家人的工作,向他们表达了自己娶党恩为妻的决心。两人经过相识、相知到相爱,最终决定于2007年元旦举行婚礼,市福利院承担起了全部操办事宜。院长郭爱民像自己嫁女儿一样忙前忙后。福利院老师代爱梅和党恩一起生活了整整20年,她抱着一床床新被子说:“这些新被子,都是全院老师们一针一线缝的啊!”

回到报社后,我从资料库中找出1994年拍摄的黑白底片,经电子扫描变成数码照片后,与这一组图片组成了摄影报道《福利院里嫁闺女》,在 《平顶山日报》2007年1月2日的一版发表。这组图片获得2007年度中国城市党报新闻一等奖。

诚然,进入新媒体时代,党报记者一度陷入新闻线索匮乏这一困境,但是只要党报记者“勤”字当头,触角灵动,善于利用新媒体去挖掘,就仍然可以获得大量报道线索,可谓处处留心皆“线索”。

[1]刘保全.从辅导报告中听出的一篇新闻精品——评第23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披露7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出行不封路》[J].新闻爱好者,2013(11).

猜你喜欢

扫街线索平顶山
热烈祝贺《平顶山日报》复刊40周年(1982-2022)
除夕,扫街扫出了愤怒
扫街归来
平顶山诗群
扫街奶奶
平顶山:第四支红九军诞生地
电影《钢琴师》中音乐设置与剧情关联探究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
五月之子的曲折人生
轻装扫街 感受欧洲魅力 佳能EOS 100D的欧洲行摄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