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翔 鹰击长空 逐梦蓝天

2015-07-23杨红卫

军工文化 2015年5期
关键词:试飞员小鹰海鸥

杨红卫

2005年荣获国防科工委小鹰500飞机研制一等功,中航工业通飞2010年度“明星员工”;海鸥300轻型水陆两栖飞机首飞一等功,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60周年“航空报国突出贡献奖”。他就是中国通用飞机试飞第一人,中航通飞华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通飞华北公司)资历最深的飞行员、总飞行师、首席试飞员——孔翔。

矢志不渝,终生逐梦向蓝天

1950年出生于山东兖州的孔翔已年逾花甲,却依旧冲锋在新机试飞的第一线。在中航通飞华北公司试飞中心厂房内,或者是在试飞机场停机坪飞机旁,我们常常会发现孔翔忙碌的身影——身着帅气的飞行服,脸上配戴着一副飞行员专用墨镜,举手投足间都带着一股干练和果敢。

16岁,被部队招为飞行学员,孔翔幸运踏入人民空军的行列;40岁,他离开了心爱的部队,离开了亲爱的战友,开始了民机试飞的传奇;65岁,他仍然翱翔在祖国的蓝天,从未终止,从未间断。

今年65岁的孔翔,执飞的任务多到他已经不能精确的记忆,但是他清楚地记得,他曾经驾机飞遍了祖国大陆(除西藏)的山山水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愿继续飞下去!”他笑笑说,“我总感觉自己还年轻着呢!”

“如果我老了,也不会离开这片飞了一辈子的蓝天,即使不能飞在一线,也希望将航空知识、飞行技术讲给更多的人听,圆更多人的航空梦、蓝天梦、飞行梦。”

一个人,一辈子,一个梦想,为了祖国的蓝天,为了挚爱的飞行事业,为了实现航空强国、航空报国的理想……

1967年至今,孔翔已经飞行了48年,先后飞过初教机、歼击机、歼击教练机、运五、TB-20、赛斯纳172R/208B、小鹰500、海鸥300、领世AG300、海燕650CS、RX1E电动飞机等国内外10多种机型,飞行时间累计9080多小时,总共飞行23400多个架次。

良好的专业素养,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试飞经验,高超的操作技能,使得孔翔在我国小型单发民用飞机试飞领域声名鹊起,为他不断攀登试飞事业的高峰并逐步走向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时至今日,孔翔已经成为国内试飞机型最多、完成风险试飞科目最多、具有丰富试飞经验和高超理论水平的优秀试飞员,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小型通用飞机试飞第一人。

勇闯天涯,小鹰试飞建奇功

试飞是风险性和危险性非常高的职业,是在用生命挑战极限。没有过硬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没有高超熟练的操作技能,没有丰厚扎实的理论功底,没有拼搏进取的奉献精神,就绝不可能胜任这项工作。

2003年,孔翔主动承担了我国自主研制、中航通飞华北公司制造的新机型小鹰500飞机的首飞和适航验证试飞任务。这对他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也是他首次承担新机型的试飞任务。在为期9个多月的型号适航取证试飞工作中,他担任机长和首席试飞员,先后辗转于西安、安阳、洛阳、包头、银川等地,高质量地完成了小鹰500飞机全部试飞科目。共试飞520架次,359小时,为飞机设计的改进与定型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新机型的试飞极其艰辛,小鹰500试飞过程中,危险无处不在。有一次,孔翔驾机起飞离地100多米时,发动机突然失去功率,不管怎样推动油门,就是不能恢复正常工作,下面是城区密集的楼房,眼看飞机距离楼顶越来越近,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他稳住心情,操纵飞机保持最有利的滑翔速度,使飞机具有一定的转弯坡度驶向机场,并根据目测情况反常规地从机场的着陆反方向降落在跑道上,最终实现了飞机安全着陆。

2005年3月15日,小鹰500飞机进行尾旋科目试飞,孔翔和一名外籍试飞员成功完成了46个尾旋的进入和改出,验证了小鹰500良好的飞行品质,也在孔翔试飞生涯中写下了浓重的一笔。试飞结束后,外籍试飞员填写了充分肯定的评语,并郑重地说:“这是我第一次给中国试飞员填写尾旋试飞记录,从此中国也有了自己的小型民机尾旋试飞员”。

尾旋试飞就好比高空走钢丝,随时有可能发生意外,走钢丝有相应保护措施,而尾旋试飞没有。但是,为了一个新机型的诞生,为了国家通用航空事业的发展,这样的危险必须有人挺身而出。而作为一名特级试飞员,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孔翔勇敢地承担了这种风险。

在小鹰500飞机极限速度试飞过程中,因为缺少同型飞机相关试飞资料,只能采取逐步接近的方法,无形之中加大了难度,增大了风险。试飞过程中,当飞行速度达到330公里时,突然听到“嘭”的一声响,机体抖动了一下,如果不马上减速,有可能出现更严重的后果。他凭借常年积累的飞行经验,果断停止试飞,最终顺利返航,经检查是飞掉了一侧的轮舱盖板,事后设计人员对飞机上的三个轮舱盖板进行了设计更改。

种种危急情况的处理,不仅考验的是试飞员的飞行驾驶技术,更考验的是工作态度、责任与担当。孔翔用近乎完美的表现,为小鹰500飞机的试飞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为小鹰500飞机插上了成功走向市场的翅膀!

从2003年10月完成小鹰500飞机成功首飞,到2005年3月尾旋试飞试验完美收官,历时近一年半。在此期间,孔翔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成功实施了飞机失速和失速动态、空中关闭发动机再启动、无动力滑翔比、尾旋(螺旋)试飞等一类风险科目,填补了我国小型单发民用飞机试飞史上的4项空白。

宝刀不老,再克水陆试飞关

2010年夏,我国首架自主研制的轻型多用途水陆两栖飞机——海鸥300飞机研制、试飞工作在中航通飞华北公司全面展开,孔翔以60岁高龄积极参与其中。

由于海鸥300飞机机型别致,性能独特,发动机高置在机身上部,与常规布局飞机相比,飞行操纵难度更大。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孔翔认真研究分析海鸥300飞机的飞行特性和风洞试验数据,对飞机操纵系统和座舱设备布局等方面提出了多项关键的技术更改建议并成功实施,大大改善了飞机操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完成首飞前的相关数据测试,他冒着炎炎烈日,在密闭的飞机驾驶舱里,汗水模糊了双眼、浸透了衣衫,他全然不顾,进行了几十次的转弯、滑跑、飘飞,积累数据,积累经验,2010年11月10日成功完成了海鸥300飞机正式首飞。

海鸥300飞机是我国研制的第一款船身式水陆两栖轻型多用途飞机,试飞技术更是一片空白,缺少相应的数据和理论支持。2012年12月,海鸥300水陆两栖飞机,水上试飞工作拉开序幕;2013年7月17日,实现了海鸥300水陆两栖飞机在水面起降的首飞,这次首飞使海鸥300飞机成为国内小型具有船体机身的水陆两栖飞机试飞的第一机。2014年,孔翔积极配合设计团队,克服多种困难,大胆进行验证,全面完成了水上科研试飞工作。水上首飞及后续试飞任务的完成,填补了国内船身式小型水陆两栖飞机试飞技术的空白。

几十年的飞行经历,丰富的飞行和试飞实践,加上系统的知识沉淀和经验积累,使孔翔成为了国内通用飞机领域的试飞技术专家。

近10年来,国内研发的有影响力的小型飞机,几乎都留下了孔翔的身影,或直接参加设计评审,或直接参与试飞,或受聘为局方试飞员,直接参加验证试飞等,为国内通用飞机的研发制造,为通航事业的蓬勃发展,付出了心血和汗水。

2014年7月5日,作为首席试飞员,孔翔率领首飞机组在珠海金湾机场,成功完成我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复合材料涡桨公务机领世AG300的首飞任务。作为世界同类单引擎涡桨飞机中飞得最快的机型,领世AG300的首飞,标志着全复合材料涡浆公务机在我国研制成功。

2013年6月8日,孔翔承担了我国最新研制的首款电动力双人轻型运动飞机的首飞,这款载人电动力飞机是用电机取代了传统的航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源,在国内或世界都是首例。在2014年6月13日的一次试飞中由于主电缆短路飞机失去了动力,稍有不慎,飞机就有无法飞回机场的危险。地面上关注飞行试验的同事们,都在为试飞员的安危担心,孔翔凭借丰富的飞行经验控制好有利滑翔速度,及时调整航线宽窄,调整目测转弯的时机和距离,最终驾驶飞机平稳降落在只有800米长的跑道上,保全了飞机?保证了该型号的顺利研制。

2014年9月11日,民航局东北审定处委任为:RX1E电动轻型运动飞机TDA项目局方试飞员,负责RX1E飞机局方试飞验证审查工作。在试飞期间,孔翔独自承担并完成了首款电动力飞机的失速动态和尾旋试飞,为该机型顺利取得型号合格证作出重要贡献。

单发活塞式教练飞机、单发涡浆式公务机、电动力飞机、水陆两栖式飞机……一路走来,孔翔执着追求,勇于探索,攻克了一个个难关,不断冲击未知领域,与技术人员共同探讨,将积累的宝贵经验和见解无私奉献出来,共同确定最佳解决方案,保证了一个个型号研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良师益友,润物无声真本色

孔翔既是一名技艺精湛的试飞员,也是一位试飞技术专家,同时更是大家心目中和蔼可亲的良师益友。几十年的摸爬滚打,几十年的拼搏探索,几十年的春风化雨,几十年的累累收获,孔翔赢得了他身边所有人的尊敬和爱戴。

近年来,作为一个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厂,公司飞行员、试飞员严重弱化和老化,作为总飞行师的孔翔,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在小鹰500飞机研制期间,孔翔力排众议极力争取,将当年刚四十岁的董洪生拉进试飞队伍,亲自带飞,耐心讲解试飞经验和体会,两人共同配合,顺利完成了小鹰500飞机的试飞任务。

同时,孔翔下大力气对公司飞行员、试飞员队伍建设进行谋划和规划,从飞行员引进、考核、培养入手,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使公司的飞行队伍不断壮大和扩大,目前,公司直接管理的飞行员、试飞员已经有三十多名,经他手亲自培养的十几名飞行员已经成长为公司的技术骨干,使公司的飞行员、试飞员队伍建设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充满了朝气和活力。

飞行工作,责任重大,人命关天,容不得一丝马虎和大意。他是严厉的,每次顺利完成执飞任务,他都会认真组织讲评,娓娓道来,不厌其烦;他是严谨的,针对存在的问题,他会条分缕析,不放过任何疑点;他是严肃的,然而飞行之余,他会对空中的战友给予真诚的赞扬,对服务的机务人员给予衷心的感谢,对参飞参试的技术人员给予坚定的支持和鼓励,不论成功或者失败;他也是阳光的,和煦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可亲可敬。

在新型号研制试飞过程中,孔翔曾多次遇到飞行故障和险情,通过他的正确处置,均化险为夷。故障和险情给技术人员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但他从不指责和埋怨,而是认真和设计人员共同分析故障原因,提出意见和建议。待更改设计后,他再继续进行飞行试验,这让与他合作的技术人员受益良多,心中充满感激,信心更加坚定。有人说这样太危险,是拿生命去冒险。孔翔总是面带微笑地说:“我相信我们的设计人员,更何况这是我的工作。”正是这份信任,他才敢于一次次挑战,敢于一次次冒险,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长空起舞,老骥伏枥志高远

自由飞行,一直是人类的理想和梦想,能在蓝天上自由翱翔,激荡起人们心中不尽的希望和向往。长空起舞,惊才绝艳,每一次飞行表演,每一次体验飞行,孔翔都凭借其精湛的技艺,超人的胆识,准确的操作,为观众奉献出精彩绝伦的空天盛宴,让飞行体验者享受到飞行梦想的美好瞬间。

从1998年开始,孔翔多次带队驾驶飞机参加珠海航展,他编排的运5B、小鹰500、海鸥300飞机表演程序,舒展流畅、动作连贯,凭借熟练的驾驶技术发挥了该机型最大的机动性能,整套表演动作都在观众视线范围内,观赏性强,充分展示出飞机的良好操纵性和安全性。

2014年5月和10月,华北公司分别举办了“中国梦、通飞情、美丽河北”爱飞客系列飞行体验活动及第一届中国通用航空运营应用飞行大会,他带领体验者乘坐小鹰500飞机顺利完成起飞、上升盘旋、水平“8”字急转弯、俯冲、跃升等一系列动作,给业内人士留下了深刻印象,让体验者切身感受到了通航飞行的乐趣。

飞行表演,一直以其惊险、刺激,不断挑战着人们的神经,纵观国外航空发达国家,飞行表演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极大满足了人们追求挑战、超越自我的追求,对航空文化传播,强化国民航空意识,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为了不断适应我国通用航空快速发展的契机,中航工业通飞主动承担起了“传播航空文化,实现飞行梦想”的光荣使命,决定在2015年内成立爱飞客飞行表演队,孔翔主动请缨,坚定地挑起了爱飞客飞行表演队总教练的重任,亲自执教带飞,并把这份责任深埋在心,坚定地付诸于行动:从选择机型,挑选队员,到编写教材,飞行训练,他呕心沥血,尽心尽力,让人们真正感受到飞行的魅力。

凭借着对祖国的忠诚和对职业的热爱,凭着一个44年党龄的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境界和无私情怀,他执着追求,无私奉献,笑傲蓝天长空,不惧生死瞬间。

孔翔今年已经65岁了,已经在中航通飞华北飞机公司工作了近25个年头,一直以来,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计较报酬高低,只因心中那份对祖国航空事业的热爱与情感,只源于心中那份对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执着与信念。他总是自豪地说:“是我国的通用航空事业让我的飞行梦想更圆满,让我的人生飞得更高更远。”

在通用航空快速发展的时期,作为一个技术精湛的特级飞行员,不乏很多通航公司来高薪聘请,孔翔从未动摇。面对前来与他交流聘请事宜的老板、老总,他总是那样云淡风轻:“说实话,大家都在通航这个圈子里工作、生活,互相之间都很熟悉和了解,甚至是相知、相交多年的老朋友,你们来找我,是对我的信任,我非常感激,但是,我真的离不开公司啊。是公司这块沃土培养了我,让我不断成长、进步。过去,公司效益不好,我和公司一起拼搏奋斗,今天,公司已经迈上发展的快车道,型号研制、科研生产任务十分繁重,我怎么舍得、怎么忍心舍它而去。人这一辈子,总会有所失、有所得,总得讲点精神,讲点追求,只要公司需要我,我就会一直干下去!”听着他朴实的话语,来者肃然起敬:老孔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啊,有操守,有追求,有执著,有自己的价值判断,这样的老孔,让人佩服!

华北公司,让他终生坚守;试飞事业,让他魂牵梦萦;振兴通航,让他执著追求;航空报国,让他壮志凌云……

现在,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在通用机型新机试飞领域能够多飞几个新机型,多承担几次新机首飞和新机定型试飞任务,能为通用飞机试飞行业作出新的贡献,能为我国通用航空事业多培养一些优秀的试飞员。

“我热爱祖国广阔的蓝天,我热爱我从事的飞行事业,我愿意为祖国航空事业的发展贡献我的一生”。孔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航空报国、强国富民、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宗旨理念。

鹰,永远向往着蓝天。鹰击长空,永不言退!

“殷殷赤子航空志,心系蓝天报国情。”孔翔,就是一只振翅翱翔在祖国蓝天上的雄鹰!

猜你喜欢

试飞员小鹰海鸥
小鹰狩猎
妈妈的小鹰
鼠国要上天之假人试飞员
保护海鸥蛋
万鸟岛
民用飞机试飞员评述研究
从试飞工程师视角浅谈试飞安全
科学酷职业之试飞员
鹰妈妈的担心
爱美的小海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