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断的探索者,不断的创新家

2015-07-21

居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中国建材所有制混合

1月11日,由中国质量协会、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2014年中国杰出质量人”推选活动揭晓庆典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应邀参加并荣膺“2014年中国杰出质量人”称号,是建材制造业唯一的获奖者。

1月17日,2015年中国生产力学会新年常务理事会暨2014年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北京举行。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当选为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并由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长托马斯·杜托文颁发了证书和院士徽章。

《居业》: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在2014年实现了利润总额131亿元、净利润103亿元,创造了又一个辉煌,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成功的经验?

宋志平:2014年集团顶住巨大压力,积极应对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发展策略,扎实有效开展工作,打赢了一场“保增长”的攻坚战,创造了稳中有进、逆势而上的良好局面。2014年也是集团成立30周年。回顾2014年和过去30年的发展,集团有五点经验值得总结:一是坚持清晰正确的企业战略。集团过去通过回归水泥等主流行业等四次重大战略调整,不断推动创新发展。始终坚持正确的战略目标,是集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持久动能。二是坚持深化改革的机制动力,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在与不同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长期实践中,集团以“央企市营”赢得机制优势、以“三层混合”深化产权改革、以“三盘牛肉”引入民营企业、以“包容文化”推动和谐发展、以“管理提升”确保改革实效,形成“央企实力+民企活力=企业竞争力”的独特优势,成为央企市场化改革的先行者和铺路石。三是坚持共生多赢的理念,引领推动行业健康发展。集团在普遍中找特殊,在共性中找个性,摸索出切实可行、可供复制的经营之道,从竞争到竞合,从红海到蓝海再到绿海,破解了过剩经济下企业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难题。四是坚持规范高效的治理模式,建设战略绩效型董事会。建设了合规高效的董事会,准确研判形势,科学决策,把控风险,为集团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的战略引领作用。五是加强党建工作,落实“两个责任”,不断强化队伍建设。高质量地完成两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受到中央活动办、国资委党委和督导组的充分肯定。落实“两个责任”,巩固了干部优良作风。坚持“企业是人,企业靠人,企业为人”,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深入人心。

《居业》:众所周知,改革风险很大,尤其是在国企,您在中国企业家群体中,算得上一位“真正的改革者”,是什么驱动您一直做首当其冲的改革者?这其中又如何协调各方利益?

宋志平:改革实际上都是被迫的、倒逼的,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因为国有企业仍有一些不适应市场的弊端,改革不是一个时髦的口号,改革要奔着问题去,改革要触动痛点。有人说我是“改革的爱好者”“改革的痴迷者”,但是世界上,没有人天生就喜欢复杂和困难。没有人喜欢去做一件痛苦的工作。改革是要脱胎换骨的,因而改革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如果理性来看,我们必须经过改革,才能够适应市场,才能轻装上阵,才能够有凤凰涅槃式的辉煌。我们不是为痛苦而痛苦,为的是让国有企业更加充满活力和提升效率,让国有经济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让国有企业的干部和员工与国有企业共同成长,能有幸福的生活。我们是为了这样的使命和责任去做。

刚才谈到如何协调各方利益,以及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如何突破既有利益的束缚,说服大家跟从决策。离不开这几点:

第一,是规范和透明。当前许多人担心混合所有制改革会使国有资产流失。但也不能因噎废食,而要认真破解这个难题,让社会大众真正地放心。我觉得要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只能通过规范公平和透明的制度。

第二,需要互利和共赢。光靠哪一方面都不够,无利不起早,谁都希望合作有好处。我们清晰地告诉大家好处是什么,不然谁要投资呢?混合之后,要有效益,有显而易见的好处。既有国有的资本,也有民营的资本,这个很重要,混合不是谁利用谁,不是谁消灭谁,而是双方的优势互补,即我常说的“国企的实力+民企的活力=企业的竞争力”。

第三,要有包容心,要能够互相谅解,互相信任。混合所有制里面,各个股东就像一个家庭的夫妻一样,或者像一个家庭的兄弟姐妹一样。大家有共同的家庭,但是又有各自的性格。如果想相处好,就要寻找共性,尊重个性。文化是混合所有制的前提,如果一个人不具备和别人合作的文化、性格,那尽量不要做混合所有制,做个人职业者就可以了。混合所有制只要参与,就必须想到以后会有摩擦,会有争执。包容的文化是做好混合的思想基础。

总之,就是要有一个规范的制度,大家都按制度来,第二个是互利共赢,第三个是互相包容,长期合作。混合所有制不是一个权宜之计,是大家组织一个更强有力的公司,提高竞争力。利用混合所有制进行能力的互补,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居业》:当前“互联网思维”的概念十分火热,您是怎样看,或者说,您怎样看互联网与具体的建材业的结合方式?

宋志平:今天的互联网和传统产业,其实不是平行线,而是联系在一起。互联网只是一个手段,它可以促进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可以促进我们吃得更好,住得更好,行得更好,但它本身不能吃,不能住,也不能行。转型不意味着每一个产业都要去转行和转业,都去做电商,而是在各行各业里面,用互联网思维,用互联网手段,用云计算,用大数据,包括智能化和制造服务业等最新的商业模式和手段,对传统行业进行更新改造和转型升级。互联网如果没有实体经济,马云也活不下去。如今马云的成功,也是基于这么多年来网络的发展,尤其是移动终端的发展和网上支付的实现。如果离开昨天,离开这些年的积累,就没有这场爆发。

具体到中国建材,已经把互联网、信息化都用到了传统产业上。比如生产线,现在的生产线可以做到远程的控制,可以做到无人工厂。还有个性化服务,过去都是统一生产卖给大家,我们建造的新型房屋如今在互联网上可以查到房屋的房型,有两三千个房型。可以提出要求来,做成自己的房型。再比如销售产品,现在也是线上和线下结合,做了一个最大的跨境销售网,在全球卖中国的建筑材料。有网上贷款,银行可以在网上搞小额贷款,支持小企业。我们在全世界有线下的海外仓,把各种企业的产品放到海外仓里,通过网络进行支付和配送。

其实互联网在电商方面解决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去中介化,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高成本。过去贸易恰恰是利用信息不对称产生贸易机会。要搭建一个信息对称的电商平台,在网络上给大家信息高度对称的服务,我们来赚取这里面的服务效益。

《居业》:谈到“创新”,很多行业都进行了或者进行着颠覆性创新,您觉得水泥和玻璃这样的传统产品会有颠覆性创新吗?

宋志平:这也是我们经常想的问题。几年前我去法国,见到拉法基的CEO乐峰先生。见面落座之后,他开口第一句话:“宋先生,你说未来有没有水泥的替代品呢?”我坐在哪儿想了想说:“我想五十年之内没有。”“哦,我和您的想法一样。”

水泥这种胶凝材料,几乎不可能被替代。为什么呢?不是说没有比水泥更结实的,有,比如钢铁和铝,但是成本太高了。没有一种建筑材料比水泥更便宜;没有一种建筑材料比水泥更容易取得原料——普通的石灰石烧烧就行;没有一种建筑材料比水泥的生产工艺更简单。水泥的广泛使用不是因为它有多么好的特点,而是因为价格便宜。到目前为止,找不到比它更便宜的了。石膏板也是这样,中间是石膏两边一层纸,全世界没有比它更便宜的了,一平米才一美元。

在建材行业,成本是第一位的。但是,在玻璃这方面上,还是有一些创新的,比如低反射膜玻璃,就是一场革命。在欧洲,70%以上的玻璃都是低反射膜玻璃,我们现在刚刚开始。但这还是在玻璃上镀一层,并不能取代玻璃。现在我们也在发展电子薄玻璃,比如手机上能弯曲的玻璃。

《居业》:您经营企业的“战略性”思维,不是所有企业家在短时间能吃透与掌握的,能不能与我们分享一些具体的“战术性”方法,譬如在具体的企业管理上。此外什么样的企业才算得上“好企业”?

宋志平:管理需要工法。工法是日本词汇,像日本全面质量管理、零库存、适时生产、5S管理(编辑注释: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等等,日本都弄成一个个工作法则,便于在企业里复制推广。中国企业当年也曾引进管理十八法,但是很多企业没有坚持下来,搞了个运动就拉倒了。你今天看日本企业,全员参与的企业管理,现在都还在做。

企业做管理应该有一些工法。我过去每年去两次日本,现在开始去德国了,因为日本的技术德国都有,日本没有的德国还有,而且德国跟我们很友好,但对于日本管理还应该重视。我们现在的工厂与日本的工厂相比,大多数做到了形似,但还没有做到神似,从要多做转变为我要做,还有差距。今天的中国企业在管理上还有好多工作要做。中国建材这一千多家工厂怎么管?就是要有工法。

日本丰田的车在全世界不管哪个车场,质量都是一样的,其他的名牌车,不同国家的车厂生产出的产品是不一样的。怎么做?丰田有3000多名辅导员,可以一个厂派两三百人去,辅导工人,直到学会了为止。这个方法很好,有一次我在飞机上读商业周刊时就想到,我要收这么多厂,可以采用辅导员的方式,在企业里复制先进的管理模式。辅导员工资只比普通工人高三五百块钱的工资,但从山东派到云南去一年,他还挺高兴。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中国建材但凡收购了企业,我们就会派我们的辅导员过去。中国建材出了一本《八大工法》,讲的就是辅导员制等先进工法,现在我们的企业骨干人手一册。

最近我们还出了一本书,叫《六星企业》。很多人问我,宋总,咱们做来做去,什么企业才叫好企业呢,好企业的标准是什么?有没有标准?我想,饭店都是星级的,企业也可以设定星级,让做企业有目标、有方向。曾经在年会上,我们授予了多个六星企业,大家也都很高兴。六星企业包括业绩良好、管理精细、环保一流、品牌知名、先进简约、安全稳定。其中有一点大家觉得有点不理解,什么叫先进简约?先进,就是说你的技术要先进,装备要先进。但在非经营资产的投入上,要简约,不能搞大办公楼、大鱼缸、台球桌等等,要透着为股东节约的原则。你到中国建材的所有工厂看,都是两层的小办公楼、六层的宿舍楼,干干净净、简简单单。

《居业》:掌舵十万员工的庞大企业,在商业浪潮中纵横驰骋,您是这个时代的榜样。从另外一个方面讲,您是怎样克服孤独感,在人生之路上不断向前的?

宋志平:我和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有面对挫折困难时的艰难抉择。面临困难,要勇往直前,也只能勇往直前。我上高中的时候,很喜欢上海出的《自然辩证法》杂志,一个月一期,每个月我都会到新华书店去买,里面介绍的都是过去的技术、历史、人物、大师等等。其中有一期杂志中刊登了一段歌德的诗,从十五六岁到今天已近耳顺之年,我一直没有忘记,不时在心里默默诵读,因为歌德的这首诗在我的人生道路上一直激励和鞭策着我。

“辽阔的世界,宏伟的人生,长年累月,真诚勤奋,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常常是周而复始,从不停顿。忠实于过去,而又乐于迎新,心情舒畅,目标纯正。啊!这样又会前进一程。”

猜你喜欢

中国建材所有制混合
“混改”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中国建材:高杠杆并购阴霾难消
中国建材水泥资产重组拉开序幕海螺水泥或迎最强对手天山股份
混合运算大篷车
肖亚庆:2017年扩大混合所有制改革突破口
混合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