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另解

2015-07-20于海江

江汉论坛 2015年5期

于海江

摘要:学术界一般认为只有人才是主体,但是这种认识是不完整的。主体的基本特征是自由,自由代表自立、自动、自为、独立,凡是能够自由独立自己做主的事物,都是自然主体。自然主体相比较会产生比较主体,比较主体在比较关系中的地位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人是特殊的自然主体和比较主体,在自然与人的比较关系中,人的认识参与其中,从而产生了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深刻把握“主体”的物质本体性对驳斥当前存在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实践本体”错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自然主体;物质本体;比较主体;认识主体;实践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B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5)05-0040-05

什么是主体?主体有哪些层次?人们应该如何对待主体?这是本文所要回答的。

一、自然主体

在学术界一般都知道人是主体,却很少有人说自然也是主体。那么自然是不是主体?回答是肯定的。毛泽东曾有诗词云:“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类霜天竞自由”,讲的就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自由的。“自由”即是自主自动自为独立之意,也就是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自主自为、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而这样的自由独立自己做主的事物就是自然主体。自然主体是自然界里自然而然的主体。它包括自然(宇宙)里的一切事物:宇观宏观微观,无机有机、有机中的植物与动物(包括人)。除了自由独立自主的普遍性一般性外,自然主体也有其特殊性个别性,即自然界中的每个特殊的具体事物由始自终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程序、运行轨迹与循环周期。

关于自然主体,黑格尔已有论述。他说:“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又讲:“实体在本质上即是主体。”黑格尔这里所说的“真实的东西”应该“理解和表述为主体”,或“实体”“即是主体”的讲法,实际上说的就是自然主体(一切事物)。黑格尔还说:“实体本身就是主体,所以一切内容都是它自己对自己的反思。一个实际存在物的持续存在或者说,实际存在物的实体,乃是一种自身同一性;因为如果它与自身不同一,它就会陷于瓦解。”在此,黑格尔不仅道出一切事物自身就是主体,而且也指出事物自身之所以是主体的原因所在:“自身同一性” (也即事物自身的内在联系)。他说由于事物自己拥有这种“同一性”,才能免于自身“陷于瓦解”,不但可免于自身“陷于瓦解”,而且还因这种“自身同一性”而获得活力,即黑格尔所说的“一切内容都是它自己对自己的反思”(这里的“反思”即是反映活动)。一切事物自身都有“同一性”,而有“同一性”就会有“反思”(反映),有“反思”又会有活力,所以事物本身就是自在自动自主的主体。

如果我们对自然主体进行综合观察与认真分析,则会发现自然主体有以下特征:第一,本体性。凡是主体,首先必是本体,也即实在。如果不是本体或实在,就不能成为主体。因为要自动自主自为,就必须有个东西存在,而这个东西只能是具体的物质本体;第二,独立自动自主自为性。主体不仅自在(自己存在),而且自动自主自为。它自己必须具有活力,能按自己的程序自由自主地运动前行,其发生发展灭亡也均需有自己的周期性。它不会因外界的干扰而改变自己的自主性或丧失其独立性。如地球围绕太阳转动,月亮围绕地球转动,都是循规蹈矩在自己的轨道上进行的。这种独立自由自主自为性,不会因有流星陨石雨的干扰与破坏而改变;第三,有承载容纳吸收吞吐的功能。凡主体不仅独立自动自主自为,而且一般又都有承载容纳吸收吞吐的能力。如天空能让鸟类飞翔,可使飞机航行,让火箭升空;大海江河可载轮船舰艇,可容养鱼鳖虾蟹;高山大地可下藏矿物,上生植被,可供动物人类生存生活,等等。根据上述基本特征我们可以给自然主体下个定义,所谓自然主体即是具有独立自主承受能力的本体,且这样的本体只能是物质。所以唯物主义的自然主体论实际上也就是物质主体论。这是唯物主义的自然主体观。唯心主义主张精神是主体,而物质不过是精神的外壳与表现。黑格尔说:“实体在本质上即是主体,这乃是绝对即精神这句话所要表达的观念。精神是最高贵的概念,是新时代及其宗教的概念。惟有精神的东西才是现实的;精神的东西是本质或自在而存在着的东西。”又说:“一切实在都是精神性的东西。”他认为绝对精神充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界与社会界,即他所说的客观精神与主观精神),并认为绝对精神是先从客观自然界进入主观社会界,再由主观社会界回归重返客观自然界的辩证活动。他说精神“命题应该表述真理,但真理在本质上乃是主体;作为主体,真理只不过是辩证运动,只不过是这个产生其自身的、发展其自身并返回于其自身的进程”。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听起来很神秘,但实际上不过是指事物的本质(同一性)而已。他把同一性从物质本身脱离抽象出来,加以神化(精神化)灵魂化,并命名为“绝对精神”。他所说的神、精神、上帝(“绝对精神”)及其发展,其实也就是事物的本质——同一性的发展。他说的这个同一性除了包含着差别之外,也包含着反映(黑氏有时又称为“反思”)及映象(两物相互作用后,各自留在对方身上的自己的虚空性存在)。只要认真深入地阅读并研究过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上下卷)与《逻辑学》(上下册),就不难得出上面的结论。黑格尔把事物的本质——同一性(内含差别、反映、映象)加以升华抽象之后而夸大,使之成为形成物质实在(差别)的根本与原因,认为这种本质不是从物质实体(差别)中产生,反而是空虚抽象的本质推动着物质实在。这就将物质本体与其活动、作用、功能、属性的关系本末倒置了,也即马克思说的头足倒置了。列宁说过:真理再前进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黑格尔发现了事物本身内部的辩证法,即对立统一或矛盾是一切事物产生发展灭亡的根本原因,这是他对全人类所作的巨大贡献(在这一点上他的前人无可比拟)。然而,黑格尔在高兴满足于自己的伟大发现之时,竞人为地将这个事物的合理内核(辩证法)加以神化绝对化,使之脱离物质基础,并让其去支配物质,从而迈入唯心主义深渊,这是他的失足之处。事物的规律原则道理存在于事物之内,而非事物之外,更不能脱离事物本身而独立存在。

由于任何自然主体都具有自在独立自主自为的特性,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关注、承认尊重自然主体,而不可随意无理地对待自然主体。例如湿地本是大地之肺,它能调解干湿、清理污泥浊水、氧化土地生物,但人们却硬要把它填平盖楼,这就破坏了湿地的自然功能,危害了周围的环境,也不利于生物与人类的生存与生活。又如螃蟹原本是独特旁行的动物,可你若硬让它直立前进,那不是难为它吗!大自然本来是“万类霜天竞自由”,但人们却不尊重自然的规律与特性,硬性开发利用(为了人),甚至大加破坏。这就是作孽,就是犯罪,就是造祸。大自然不会放过人类,它会报复的(正如恩格斯所言)。再如孩子儿时爱玩乃是其自然天性,大人不顾孩子的天性与兴趣,过早地主观臆定让孩子学这练那,甚至拔苗助长地学些成人的活动,这就是不关心不尊重孩子的天然个性,说得严重些,这乃是在摧残折磨孩子,是不利于孩子长远发展的。

自然主体既包括人,也包括自然界。那种认为主体只是人而不包含自然界,因而可以对大自然随心所欲的看法,显然是片面的不彻底的,也是十分有害的。人只是大自然(宇宙)的一部分(而且是极为渺小的一部分),是大自然发展的最高成果。所以我们必须既尊重人(个性、兴趣爱好),又尊重大自然(生态平衡),既要“人本”,又要“物本”,从而使人与自然协调平衡共同发展。这就是我们论述自然主体的道理与原因之所在。

二、比较主体

自然界(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包括人)都是主体,固称自然主体。但若在自然主体中进行比较,就会有比较主体出现。如天地相比,有天与地的比较主体;植动相比,有植物与动物的比较主体;自然与人相比,有自然与人的比较主体;主人与奴隶相比,有主仆的比较主体。……总之,比较主体是指自然主体之间或之内的两物或两个部分进行比较时形成的主体。比较主体有以下特点:第一,两物性。成为比较主体者,必须有二有双,且这二双又必须同是主体物,缺少了这个大前提,就无比较主体可言;第二,要有比较。没有比较,没有对比,而是杂乱无章地平放着、堆积着,只能是并列物、堆积货、陈列品,却成不了比较主体。然而,又是谁去比较呢?只能是人,而非它者。因为它者没有比较的才能与造化,所以比较主体的形成除有两物之外,也必须有人的因素参与。如果没有人的介入,两物是不能自行对比的;第三,比较主体的地位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一方面同一主体在不同比较关系中地位是相对的,例如植动相比,植物是被动主体,动物是主动主体。但植物若与无机物相比,植物就是主动主体,而无机物则成了被动主体。另一方面,同一比较关系中比较主体的地位也可相互转化,其表现是,此物与它物相比,它物可由原来的被动转为主动,而此物则可由原来的主动转为被动。如雌雄两性动物交配时,一般说来,多是雄性主动,雌性被动。但在两性交配之前,又往往是雌性先发情先主动引诱雄性,这时的雌性就是主动的,而雄性则是被动的。

还应特别注意的是,不能把非主体的东西也当作主体或混为主体,并与真正的主体形成比较主体。例如思维精神本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后在人脑中留下的映象。这种映象虽然也是存在,但却是一种虚在,而不是物质性的实在,因而不是主体性存在。既然不是主体性存在,当然也就不具备与主体性存在之物相比而成为比较主体的资格。物质存在是自然主体,而精神思维则只是自然主体(人)的机能属性,机能属性从属于自然主体,但却不能脱离自然主体而独立,这就是精神思维不能与物质实在(自然主体)形成比较主体的根本道理。思维精神与存在物质(自然主体),只有在谁先谁后、谁本谁末的品评下才有比较。

在自然主体中,如果以比较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或侧面去观察自然主体,就会得到各式各样多种不同类型的比较主体。从主动与被动上看,会有主动主体与被动主体。如大地与花草树木相比,大地是被动主体,而花草树木则是主动主体,但花草树木与豺狼虎豹比较,花草树木显然就是被动主体,而豺狼虎豹则是主动主体。不仅如此,而且被动主体与主动主体的性质也不尽相同。例如,当美国借口侵略攻占伊拉克时,美国是主动主体(是其发起向伊拉克进攻),伊拉克是被动主体(被美国打击侵占)。在这里,主动主体与被动主体的关系性质是,美国是侵略者、作孽者、造祸者,而伊拉克则是被侵害者、遭殃者、受难者;然而,当中国无私地援助非洲国家与人民时,中国虽是主动者,非洲虽是被动者,但中国却是援助者、救济者、造福者,而非洲则是受援者、享受者、得福者。美国与中国都是主动者,但二者的主动性质却完全不同。伊拉克与非洲都是被动者,但二者的被动性质也不一样。当然主动者与被动者的关系也有另外的情况,那就是相互支援、相互帮助、互通有无的友好互助型。如两国政治上你来我往相互访问,经济上进出口贸易,文化上相互交流等,虽然在单个交往中也有先后之分(主动与被动),但总体上却是相互主动与被动的。这是在社会界。在自然界又有不同,自然界是物竞天择,是强者生,弱者灭。如大地虽然不动(被动),但植物却扎根于下,植物生长并不招惹谁,可牛羊却吃它,牛羊吃草不干狼虎之事,但狼虎却必以牛羊为食。在这里就没有什么说理之处,有的则是“一物降一物”、“相克相生”的自然天道。天道是不讲人道的,而且还以人类为猪狗(老子话)。如山洪泥石流下泄时,整个村庄被淹;大海恶浪掀翻渔船,使人葬身海底;龙卷风吹倒大树房屋等等,都是老天爷的恶作剧。以上是从被动与主动的角度看比较主体的不同表现。如从主要与次要方面看,自然主体又有主要主体与次要主体之分。其一是从外物相比来看,有主要主体物与次要主体物;其二是从自身内部看,则有主要部分主体与次要部分主体。世界上的国家有一二百个,从政治上讲,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是一律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就其在国际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来说,却有主次之分。五大常任理事国的作用是主要的,而非常任理事国的作用则是次要的。这是两个主体事物相比时的主要与次要;主体自身内部也有主次之分,如房屋的骨架是其主要主体,而门窗阳台楼梯则是其次要主体;人的大脑五脏是其主体的主要成份,而四肢手脚则是其主体的次要部分。自然主体之中的主要主体与次要主体的性质也会因情况的不同而有别。如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是统治者剥削者,是社会的主人,而工人阶级则是被统治者受剥削者,是社会的奴隶;但在社会主义社会内,工人阶级却是社会的主人翁,而政府官员则是社会的公仆。在两种不同制度的社会里,人还是原来的人,但是社会地位的主次关系却完全颠倒过来。自然主体如从个体与总体角度上进行比较,又会有个别与一般。个别是种类中的个体主体,一般则是族群中的总体主体。在两者关系中,我们看到,个别是基础是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与基础,就不会有总体性主体一般。独草不成原,独木不成林,这就是个别的地位与意义,由此我们必须重视个别爱护个别。但是,又不能只讲个别不讲一般,因为一般乃是族群的总体。如果总体不在,个体焉能独存?所谓“小河有水大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说的正是个别与一般的辩证关系。主体如从大小上进行比较,还有大主体与小主体。大与小是从体积上比较的。小组成了大,大也包含着小,无小不见大,无大也没小。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46章)讲的就是此理。大有大的好处,小有小的妙处。原子核虽小肉眼看不见。但造出的原子弹核弹其威力却强大无比;国大家大业大,好办事、办事快,这是大的益处。高大的山脉可孕丰富矿藏,大海之中又有无数的海洋生物,这是高山大海之长。主体还可以从繁简、高低、冷热、软硬、粗细、强弱、优劣、清浊、长短、快慢、哀乐、周疏等进行比较。由于时间与篇幅有限,这里就不再一一甄别了。

当我们把自然主体之中的自然与人相比时,这时的比较主体便上升到一个新领域,即人的认识领域。在人类的认识领域中,自然主体中的自然界成了认识界的客体,而自然主体里的人则成了认识界中的主体。认识界中的客体与主体并不神秘,它只不过是自然主体中的被动主体(自然)与主动主体(人)的一种特殊表现,是由它们发展出来的。

三、认识主体

马克思是讲主体的,他说:“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又说:“物体、存在、实体是同一种实在的观念。决不可以把思维同那思维着的物质分开。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恩格斯也讲主体。他说:“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列宁同样讲主体。他说:“生命=个别的主体把自己和客观性分隔开来。”又说:“如果要研究逻辑中主体对客体的关系,那就应当注意具体的主体(=人的生命)在客观环境中存在的一般前提。”可见经典作家都是讲主体的。为什么呢?因为主体在哲学基本问题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说明这一点,先让我们分析一下哲学的基本问题。大家知道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存在与思维、物质与精神谁先谁后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你是唯物论者,还是唯心主义者。唯物论者认为先有物质存在,后有精神思维,认为物质存在决定着精神思维。而唯心主义者则认为精神思维是先在的,物质存在是后来的,认为精神思维决定着物质存在。其二,是存在与思维、物质与精神是否具有同一性。认为二者有同一性的是一元论哲学者(无论是唯物论者,如费尔巴哈,还是唯心论者,如黑格尔);认为二者没有同一性的是二元论哲学家,也即怀疑论者(如休谟、康德等人)。既然哲学基本问题是区别哲学派别的分水岭试金石,那么辩证唯物主义者又是怎样看待主体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的地位的呢?辩证唯物者认为,第一,物质存在与精神思维是建立在主体(人)与客体(自然)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这个基础,那么哲学的基本问题便无从谈起;第二,物质存在与精神思维的同一性是靠主体(人)实现的。精神是什么?它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更是人脑对客体(自然)反映后的映象。无论是人的认识(知),还是人的实践(行),都有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而物质存在与精神思维的同一转化又都是通过主体(人)在知与行的认识活动中完成的。正因为主体(人)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处于基础、前提和核心的地位,所以经典作家才都大讲主体,也十分重视主体。

改革开放以前,在中国是不讲主体的,而是只讲认识(知)与实践(行),特别是着重讲实践。所以就造成了人的认识与实践严重脱离客观实际(客体自然与主体人)的结果。如1957年反右斗争的严重扩大化;1958、1959年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三面红旗”;政治思想上接连不断无休止的批判和革命(包括生产关系革命、上层建筑领域革命、“斗私批私”、“灵魂深入闹革命”等);以致最终发生的“文化大革命”。另外还有对大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如开山造田、开草原造田、毁林造田、填湖填海造田(“以粮为纲”),造成了水土严重流失,生态平衡遭到极大破坏,最后人也遭殃。这些活动不讲主体,忽视主体,严重脱离客观实际(自然客体)与社会实际(主体人与社会),不仅造成了政治动乱、经济破坏,更造成了对主体人的严重伤害。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动人们反思过去的失误。中国哲学界首先出现了有关“主体哲学”的讨论,政治界出现了人权的讨论,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主体术语也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人们开始强调人的生存权利与人的生存价值,强调人的个性及人的尊严,强调人的现实生存意义,懂得人除了有政治生活之外,还应有普通的社会生活与日常生活,如衣食住行、亲情、爱情、友情、交往、表达、诉求等。这都是“主体哲学”讨论之后出现的积极可喜的现象。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学术界出现的主体论热潮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在理论上它填补了建国后我们多年不讲主体缺少主体哲学的空白,在现实中它解放了人的思想,恢复了人的主体地位,增强了人的自主自信力,承认人的个性,尊重人权人格,为人的创新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使人与社会有了广阔的活动空间。然而与此同时,我国哲学界也出现了“实践本体论”(即“实践唯物主义”)思潮。这股思潮的出现有其外因,即改革开放后南斯拉夫“实践派哲学”(它使南斯拉夫解体)的传人,但其主要根源还是在国内。

建国后30年,我们一方面不讲主体,另一方面又把实践与主体(人)混同,把实践与物质(包括主体人与客体自然)等同,认为“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就是“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改革开放后,哲学理论界进行了拨乱反正,也取得了重大进步。但在认识论领域中,混同物质与实践的情况并没有改观,甚至还变本加厉愈演愈烈,以致出现了“实践唯物主义”的思潮。这个“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思潮披着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话语的外衣,极尽混同物质与实践之能事。它把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之一——实践加以无限夸大,认为实践不止是人的一种主观活动,而且就是人与物质本身,因而提出“实践本体论”的口号,认为实践活动本身就是本体。可是,真正能够配称本体者,在世界上唯有物质尔。实践活动一方面联系着自然(客体),另一方面又联系着主体(人),但不管是自然客体,还是主体人,说到底又都是个物。实践是人的活动,而人的活动也是物质活动,所以归根结底,实践也就是物质的活动。物质的活动是属于物质的,它需要物质的推动与承载,不能脱离物质本体而独立存在。讲实践属于物质没错,但说实践也是物质则是不科学的。改革以前,我们曾将实践等同物质,改革后,“实践唯物主义”则用“实践本体”代替、取消物质。二者发生的时间虽异,但在用“实践”等同取代物质这一病根上,却是共同的一脉相承的。“实践本体论”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其具体表现是:第一,在实际工作中不是练内功鼓实劲儿,不是在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与产品质量上下深功使真劲儿,而是摆花架子,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第二,为了私利,在行动中不讲道德,不择手段,不惜坑害他人,不惜坑害国家;第三,打着“改革开放”的旗号,干着竭泽而渔的勾当;第四,老实认真的人吃亏受压难以生存,弄虚作假赶时髦赶浪潮的人却很吃香。在实际生活中不是“优胜劣汰”,而是“劣胜优汰”;第五,杀人越货,卖淫嫖娼,走私贩毒等社会乱象不绝,市场上商品质次价高,买东西缺斤少两,还有乱收费、乱宰客、乱罚款等道德失范。这些都是急功近利、否定排斥物质本体论的“实践本体论”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实践本体论”一方面宣称物质本体论已经过时,应该丢弃;另一方面却在主观唯心主义(利己)的“实践唯物主义”活动中疯狂地大捞特捞名利金钱等实际好处,造成了恶劣影响与严重后果。所以关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本体论”)的争论,绝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的派别之争,而是一场真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争论,是关系要恢复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还是继续沿着片面主观地强调实践、用实践等同代替物质、脱离丢掉物质本体的主观唯心主义错误轨道滑下去的大问题。在这样一个重大的理论原则问题上,我们的态度决不能含糊,决不能动摇犹豫,决不能折衷调和,决不能让步后退,否则必将给我们的事业造成损害与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