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移动互联网的四大看点

2015-07-19本刊编辑部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15年24期
关键词:美团巨头创业者

2016年,移动互联网的四大看点

2015年,中国的移动互联网行业发生了不少大事,它们中间大多数所带来的影响都还没来得及显现,这为我们展望明年的这个行业,留下了足够的空间。2016年的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会有哪些新变化?目前,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洗牌结束,垂直领域格局初定

垂直领域,是2015年移动互联网中的最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在经历几年的飞速发展之后,国内的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已经逐步完善,巨头占据了大部分“水电煤”这些公共资源。因此,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也将目光投向了移动医疗、外卖点餐、在线教育和汽车O2O等相关细分市场。

可以说,垂直领域创业在2015年历经了一次野蛮生长的过程,大量的资本热钱跟风参与其中,完成了一次次推波助澜。上半年,只要是你能想到可以和移动互联网结合的垂直领域,基本上都出现了多个和移动互联网相关的创业项目。大到在线教育,小到上门美甲洗车,甚至是小区服务,各种创业项目层出不穷。只要你能够讲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就可以拿到天使投资加足马力干起来,大量的泡沫开始出现。

而到了下半年,资本的大量投入并没有看到预期的效果,态度变得谨慎。而那些已经在补贴或扩张上烧光了投资人钱的创业项目,也陷入了困境当中,资本寒冬已然来临。事实上,与其说是开发者走进了寒冬,不如说是陷入了迷茫—市场并没有按照自己当写的创业计划慢慢变化,而是陷入了同质化严重、补贴买不来用户忠诚度和摊子太大难以辗转腾挪的困境当中。在接下来的半年里,数据造假和倒闭的新闻愈演愈烈。

我们认为垂直领域将在明年上半年完成野蛮生长之后的第一次洗牌,大批被资本市场抛弃的中小创业团队,将被并购或解散。在各种疯狂补贴之后,市场也已经逐渐接受这些新的生活方式。在这场“寒冬”中留存下来的创业团队,如果能在吸取整个领域的试错情况之后,调整发展策略和资源配备,那将有可能成长为领域巨头。

2016年,为了继续开疆拓土和推高市值,BAT三巨头很可能由主要投资国内互联网创业公司,逐渐向投资全球优秀的互联网创业公司转变。

—自媒体人李东楼

大并购的后续影响开始显现

2015年下半年,科技媒体的新闻头条总是被各种大型的并购案所占据。携程和去哪儿,58同城和赶集网,美团和大众点评……,这些行业中的多年冤家,也是寡头纷纷选择结成连理。而在经历长时间的资源整合之后,相关的影响便会开始显现。

10月份,在大众点评和美团在资本的推动下合并之后,很快进入了各方面的资源整合阶段。11月,美团点评宣布调整架构,张涛和王兴均不再担任新公司联席CEO,张涛转任公司董事长,而王兴则任CEO。明眼人都看出来了,张涛会逐渐淡出合并后的新公司。

除了在人力安排上的变化,公司的战略倾向也开始调整。我们看到,刚成立的美团点评,已经和美团的前股东阿里巴巴闹掰。在合并后的美团点评里,阿里巴巴的话语权下降,还有腾讯等竞争对手从中掣肘,因此阿里巴巴决议投入10亿美元成立口碑外卖自立门户。而后续还有新闻曝出,美团员工怒砸支付宝宣传海报、要求商家禁止支付宝支付,以及阿里巴巴退出其7%股份的相关消息。

与此同时,在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之后,资源整合和减少内耗已经成为了工作重点,比如一个发力团购、一个侧重于媒体属性的点评—一家独大的局面在所难免。美团点评只是其中一例,滴滴和快的还告诉我们,新巨头不但会牢守疆土,也会扩展业务边界。这对于商家、对手、创业者和用户来说,都不全是好消息。然而,这样的事情还将在在线旅游和分类信息网站等领域一次次上演。

智能硬件加速落地

去年和今年,都有人抛出“智能硬件元年”的论调,但市场的反馈却并不尽如人意。事实上,在很多人看来如今的智能硬件市场虽然非常热闹,市面上相关的产品也是名目繁多,但是真正有革新意义的产品并不多见。相反,很多产品甚至缺乏足够的用户场景和需求作支撑,而仅仅只是源于产品经理的一厢情愿。

一个电子秤不老老实实地提供屏幕显示测量数值,而是硬生生要求用户安装一个APP来获取数据。用户在花更多钱的同时,得到的却只是一个使用体验并不直观的产品(甚至偶尔还会向你推荐减肥茶广告哦)—尽管它多了一个数据统计功能。与之类似的,还有通过手机APP加上提醒喝水的水杯、带发送表情功能的情侣手环等。

尽管如今的市场仍是良莠不齐,但我们认为到了明年这一现象会有很大改观,真正落地的智能硬件产品将开始出现。

其一,正是由于如今热火朝天的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互联网巨头的加盟,让智能硬件的上游供应链获得了快速发展,实现了很多技术上的突破。要造出一款优秀的智能硬件产品,在技术上的局限性已经越来越小。其二,经过两年多的试错,一方面用户对于智能硬件的接受和认知程度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市场也给了创业者诸多反馈,帮助他们开发出能够满足用户使用需求的智能硬件产品。基于这两点,我们认为类似于上文提到的智能秤和智能水杯的案例,将会大幅度的减少。

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数据。智能硬件属于广义LOT(物联网)的一部分,而对于LOT来说,“数据”的流通是很重要的一环。在2015年,越来越多的平台级公司开始打造自己的物联网平台(这里又涉及到站队的问题了),它们可以打通智能硬件间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分类然后和对应的服务相对接,成为一个综合性的解决方案。试想,如若数据全部打通,相信你手腕上的手环,将不只是用来计步这么简单和无趣了吧?

不过还是那句老话,智能硬件的路还很长,数据和服务的对接也并非一时之功,2016年仍然只将是开始。

可以说,2015年的移动互联网是巨变的一年,而很多巨变所带来的影响要在接下来一年才会逐渐显现。不过,对于绝大多数领域来说,创业者已无太多机会。

营销大众化

这几年,“互联网思维”席卷移动互联网。伴随着小米的成功,绝大多数创业者们都开始将心思放在了线上,宣传和销售全都在线上进行,言必称“话题打透整个微博和朋友圈”。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盘子越来越大,全民创业的窗口期正在逐步消失,品牌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东西。从今年开始,越来越多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开始选择电视和分众广告等更大众的方式进行宣传。

这其中,除了早前的母婴电商和手游广告,还有如今风头正盛的二手车电商广告的狂轰乱炸。天猫的双十一狂欢夜,甚至还砸钱在芒果台搞了一个大型晚会。随着O2O的不断深入,以及传统领域企业的不断“入坑”,到了明年,相信会有更多移动互联网创业者会将营销做到线下。

另一方面,随着大平台的陆续建立完成,用户数据的不断丰富,移动互联网广告营销本身也将有一定突破。平台方在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用户信息之后,可以提供更清晰的用户画像,同时再基于自己的平台优势,将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推送到潜在用户的屏幕上。对于刚刚经历过洗牌的重度垂直APP来说,这一点将体现得更为明显。

小编观点

2016年,巨头仍是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绕不开的话题,甚至已经有好事者为阿里巴巴列好了2016年的心愿清单。不过,在一个又一个寡头平台成型的背后,是越来越清楚的用户画像和越来越少的补贴支持。而反过来对于用户来说,则是越来越精准的内容推动,以及逐渐回归正常的价格。不过在2016年,笔者更关注的是由巨头主导的智能硬件统筹平台,因为这个群龙无首的领域,这才是破题的关键点之一。先让数据流动起来,接着才会有更好的体验和创新的服务。

猜你喜欢

美团巨头创业者
海里的巨头蝌蚪
美团打车独立运营王兴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美团打车独立运营王兴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美团点评和拼多多体现了对数字中国的兴奋之情
石化巨头35年成长记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又一个百货巨头倒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