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

2015-07-17吴艳萍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初中兴趣

吴艳萍

摘 要:中国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人们只有对一定事物具有一定的兴趣,才会产生了解、熟悉该事物的动力。该道理同样适用于初中历史教学。初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范畴,初中历史的教育目标也是具有基础性的。但历史又是一门庞杂的学科,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成为历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257-02

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记载着人类悠久的文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历史,也需要历史的积淀。唯有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才能促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但是历史又是一门复杂的社会科学,它上下几千年,连接古今,记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书写着古往今来的发展和繁荣,给后人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初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范畴,初中历史的教育目标也是具有基础性的。因此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将这么多的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从中有所领悟、有所感想,并非易事。笔者认为关键之一在于培养并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例如,一些英语迷,一谈起英语便会津津乐道,为了更好地了解、学习英语,他们会想尽各种办法去寻找学习英语的途径,比如说看美剧、听英语歌曲等。可见在实践活动中,兴趣能使人们工作目标明确,积极主动,从而能自觉克服各种艰难困苦,获取工作的最大成就,并能在活动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的愉悦。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首要选择。

一、改变传统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要使学生对某一门课程产生一定的兴趣,必须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课程中来。将课堂变为学生的课堂。而要想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必须从帮助学生了解中外历史知识的角度来组织教学内容,必须破除僵化与教条、冲破循规蹈矩和固步自封,采取新的举措,推动教学方法改进。

教师要转变观念,将课堂努力塑造成民主、自由、学生意志能够得到充分表达、学生主体地位能够得到体现的课堂,不再将过去的传统的“一言堂”带入到现代课堂中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必然会积极参与到课程中来,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要加强师生之间的自然交流。教學之间的交流应当是自然的,而不是生硬的、被迫的或者是故意做作的。对于交流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困难教师要不回避,不敷衍,实事求是坦诚以待。同时教师可以经常有意或无意地在课堂上同学生共同总结一些记忆历史知识的小窍门。比如:通过简单的数字,可将史书串在一起,让学生既学得有兴趣,又会顺着数字将发生的历史事件记牢。如《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课的重点知识可编成“一二三四”,即一根导火索,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三条战线,四次重大战役。也可以根据历史事件和历史事物的一般特征,把具有相同特征的历史知识组成一类,便于归纳,可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内容归为一类,把英法资产阶级的革命,明治维新等内容归为一类。还可以社会性质的演变为线索,以标志性的事件为纲,罗列出各个社会形态发生的大事,如日本的社会性质演变过程:奴隶社会——大化革新,封建军事专政时期——幕府统治,资本主义社会——明治维新等等。

二、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首先,设计出彩的开头,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一部好的戏剧或影片都有一个精彩而扣人心弦的开头,激发观众急于去看的欲望。同样,一堂成功的历史课也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端,它担负着使学生集中精力,渴望求知的任务。刚一上课,学生精力很集中,精彩的开头一下子吸引住学生,使他们兴趣盎然,急于求知。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幽默语言,增强课堂效果。幽默是一种艺术,是思想、灵感、情趣以及才学的统一,引人轻松发笑是其外壳,而透彻精辟的说理给人以启迪是其内核。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把幽默带进课堂,不仅要具有趣味性、机智性而且还要具有教育性,即教师要让自己机智、趣味、诙谐的语言,以及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对学生起到情绪感染的效果,有效活跃课堂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外也要注意幽默的适度性,如果一堂课笑声不绝、幽默不断,那么就会冲淡教学内容,脱离教学目标,同时也就失去了教学幽默应具有的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

再次,在教学中要巧设问题,通过讨论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设疑提问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讨论,这样既能避免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又能吸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适度调剂学生大脑的兴奋,使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同时要注意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引发思维,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历史长河的遐想之中,做到“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而大进”,教师则引导学生学而思,思而疑,于无中生有,有中生新。

三、采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由于中学生普遍觉得历史课比较抽象,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当插入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优美画面、影视片段,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在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的作用下,很容易营造一种轻松快乐的学习气氛,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如讲“美国的霸权政策”这一内容时,我开始上课就放反映二战胜利阶段的几组镜头,把学生带回那个年代,犹如身临其境,展开已学知识的联想,在学生思维活动达到高潮时,再播放课件《二战后的欧洲政区》,并提出这样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深刻的影响是什么?谁在二战中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更增强了?为什么?从而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型学习状态转为主动进取型学习状态。

四、结语

总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只有转变观念,充分尊重学生,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适时地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教学途径很多,只要教师认真备课,广泛收集资料,挖掘教材,抓住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掌握新颖的内容,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就能把课讲得妙趣横生,深入浅出,使学生始终保持最佳兴奋状态,师生情感融为一体,从而收到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裴淑艳.浅谈初中历史教学新探[J].课外阅读:中下,2012(1)

[2]沈贯益.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3)

[3]丁瑞甫.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J].成才之路,2008(22)

[4]丁世燕.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2(5)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初中兴趣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