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创新实验的案例与分析

2015-07-17夏红军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创新实验初中化学案例

夏红军

摘 要:初中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尤为重要。笔者依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观察到:化学实验特有的生动性,会使学生很感兴趣,但只是层次较低的感知兴趣和操作兴趣,随之越来越多的验证实验,他们逐渐感到枯燥乏味。如何让这种兴趣得到持续培养,使之成为学习化学的不竭动力呢?唯有创新才是路。关键词:初中化学;创新实验;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250-01

初中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尤为重要。笔者依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观察到:化学实验特有的生动性,会使学生很感兴趣,但只是层次较低的感知兴趣和操作兴趣,随之越来越多的验证实验,他们逐渐感到枯燥乏味。如何让这种兴趣得到持续培养,使之成为学习化学的不竭动力呢?唯有创新才是路。我们要不断彰显教育机智,优化实验教学设计,让学生感知学兴趣和创造兴趣,全身心融进化学学习,在愉悅中得到成长。

一、改进实验的装置,直观、明了、安全

对实验器具选择及使用进行改进,使得实验操作更方便,方法更简单,效果更明显,说服力更强。

例如:在做氢气的爆炸实验时,由于不知道塑料筒氢气的多少和堵住的小孔是否漏气,导致实验没有100%成功。为此我对实验做了如下的改进:用2升左右的食品袋,充入空气,插入导管后压出一半空气,用橡皮筋系紧口。通入氢气待食品袋完全膨胀抽出导管,用燃着的木条捅食品袋,随着“砰”的一声,袋子被炸得粉碎。此改进使实验更易操作,更安全。

二、增设必需的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对于重要的知识,虽然教材未安排实验,但增加是必要的。初中化学实验的趣味性还不够,大量的实验需要改进,以增强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是以大理石或石灰石为原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的,那么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为什么不能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呢?如何让学生信服和领会? 并掌握这部分知识,可补充下面的实验:

(1)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观察实验现象:刚开始时反应进行很快,但反应一段时间以后,由于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不断生成,附着在大理石的表面,使大理石无法接触到稀硫酸,反应就逐渐停止,没有气泡产生。

(2)用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观察实验现象:反应速度过快,反应物一会儿就反应完了,产生的气体来不及收集。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现象并讨论反思,找出最佳的方法,可以有助于学生更容易地记住结论,巩固所学的知识。

三、实施微型实验,打造绿色环保化学

微型实验的试剂用量比常规实验节省得多,且许多实验还可以采用代用品作实验,在仪器上花费也很少,故微型实验大大节省了实验经费。微型仪器来源广泛,可以做到人手一套。可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动手做实验的机会,改变过去那种“一人做、大家看”的局面;使学生由过去被动“等待”和“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和“探索式”的学习方式;使多年来提倡的“启发式”、“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得以实验。教学中,教师只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制仪器和动手做实验,既训练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创新思维,同时较强的参与意识及微型实验内在的魅力,又大大地激发了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兴趣。

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有一定的污染,在做这个实验时作了以下改进,并将模拟酸雨的危害一起作,具体是:把一个小燃烧匙的柄固定在橡皮塞上,在集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倒入少量的水,放入一粒锌、一小块大理石和一片树叶。将少量的硫在燃烧匙内点燃,马上观察火焰的颜色后,伸入集气瓶,塞上橡皮塞,观察火焰颜色变化,熄灭后振荡,一会儿,就可以看见锌和大理石表明有少量气泡冒出,树叶发黄。该实验集几个实验于一体,验证了氧气的性质,酸雨的成因和危害,消除了实验中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

创新是人力进步的不竭动力。化学实验教学创新无止境,愿我们的实验创新之路越走越宽广。

猜你喜欢

创新实验初中化学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人机交互课程创新实验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方案的探讨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