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2015-07-16王明娣

科技资讯 2015年6期
关键词:独立学院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王明娣

摘 要:综合实践能力已经成为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在社会上站稳脚跟的基本能力,体现出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现代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普遍偏弱,独立学院的学生也不例外。为了在与普通高校学生的比较中提升整体竞争力,改善学院办学效果,独立学院必须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该文对我国独立学院大学生综合实践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强化獨立学院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具体策略。

关键词:独立学院 大学生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c)-0217-02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尤其是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依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实践性和创新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任何人都要拥有这些能力,这标志着社会对普通大众要求的提高。新时期为了提升独立学院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需要将实践性教学提升到与理论课教学同等重要,甚至比理论课教学还要重要的地位。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综合实践能力差的特点,对于提升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研究意义重大。该文以独立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几点提升学院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策略。

1 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内涵

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泛指大学生所能体现的整体能力的价值,是大学生各方面所有能力的一种展示与运用。狭义的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是广义实践能力的具体化,主要是指大学生在科学研究、生产生活、与人交往等各种具体事务中所体现出来的个人能力。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长期的锻炼积累而来的,需要经历一个由初级到高级的转化过程。

2 独立学院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教学现状

2.1 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面窄

我国独立学院教学以理论教学为重点,少实践,因此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造成各学科间知识不能相互联系,知识面窄。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如果不应用于实践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只能被当作一些有组织逻辑的文字。目前我国独立学院教学存在严重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多理论,少实践,学校很少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践活动。

2.2 缺少实践,动手能力差

独立学院为数不多的实践课程安排便是某些课程的实验,外部人看这一实验对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可能真有作用,但是其实不然。实验只是对他人工作成果的一种再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不能进行再创造,所有学生需要按照教师的指导完成实验,如果离开教师学生基本什么都做不了,学生一直处于一种被动实践状态,甚至可以说学生是模仿教师的实验步骤,没有一点个人思想[1-2]。在这样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缺少实践,动手能力非常差,毕业求职往往碰壁。

2.3 思维简单,缺乏创新能力

独立学院学生思维简单、缺乏创新能力是由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体制造成的。我国传统教育为应试教育,重视教科书知识的传授,倾向于填压式教学,考核方式简单,都是对所学知识的背诵考核,只要记忆能力强必定得高分。这种教学与考核方式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全部记住,但是不用创新,甚至杜绝创新,久而久之学生思维就变得简单,只跟着教师学,不自己进行创新。但是教科书上的知识往往是理想模型,一旦进入现实是不可能完全按照理想模型发展的,所以当大学生进入社会后就会发现事情往往不按照所学知识发展,因此经常受挫。

3 提升独立学院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策略

3.1 树立现代化教育理念

目前世界处于知识经济的时代,各国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就成为各国教育的基本任务。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必须承担起这一责任,我国高校为了完成这一重任首先必须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明确培养目标。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上要坚持遵循教育改革推行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推行全面素质教育策略。同时,独立学院还要深化教育改革,在教育改革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实际制定自身具体的教育改革策略,着重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既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要求学生注意知识的灵活运用。

3.2 注重学科间的融合渗透

学科间的融合渗透是独立学院大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只有注意学科间的融合,学会融汇贯通才能将所学知识为己所用。因此,独立学院在课程安排上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将所有课程进行分类,将专业相近的课程进行整合,实行学分制,增加选修课学分,减少必修课学分,在课程中增加实践性课程的学分要求。

3.3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骨干教师数量

独立学院和其他普通高校一样注重理论课程教学,将实践课程作为次要课程,因此经常安排资历较深或者学校的骨干教师进行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安排新进的年轻教师从事实践课程教学。新进教师根据教学安排很快就能明白实践课程是次要课程,因此在教学中应付了事,教学效果极差。这种由于学校管理者的轻视造成的实践教学被忽略相对比较容易解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学校管理层要改变对实践课程的看法,安排资历较深或骨干教师从事实践课程教学,体现出学校对实践课程的重视。

3.4 提升实践性教学的地位

首先,改变教学观念,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作为一种与学生探讨交流的过程,将理论课变成实践课,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好奇心与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吸引到学习中来,以学生为本,将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主动求学过程,强调学生的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其次,彻底摒弃理论重于实践的观念,在学好理论的同时想方设法的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3]。

3.5 不以成绩“论英雄”

当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以后就会发现,所在的单位不会去看其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成绩只能作为员工进入单位的一个敲门砖,一旦被录用公司就会特别看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独立学院应该打破传统考核方式,不仅对学生的专业课程、必须课程等理论课程进行考核,还要对每个人的综合能力进行量化考核,从学校官方角度体现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4]。

3.6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1)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教师作为学生成長路上的领路人,是学生的榜样,为了帮助学生培养综合实践能力,教师首先必须提升个人实践教学能力。首先,从自身出发,教师要逐渐增加专业课教学,多带领学生进实验室。现代独立学院实验室使用率较低,实验室几乎成为一个摆设,这与教师个人实践意识薄弱有很大关系。为了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教师要改变这种现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在确保实验安全的情况下大胆操作,将实验室作为课程教学的第二课堂。延长实验室开放时间,减少实验室进入限制,鼓励更多学生进入实验室学习。

(2)推行导师制。导师制是近年来在普通本科院校比较流行的一种学生培养方式,独立学员可以借鉴使用。导师制是指学校为每位在校生安排一位指导教师,负责其在校期间的学习指导工作,一般一个导师可以带十个学生左右,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由于导师所带学生人数较少,更加方便管理,因此在创新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上就显得更加方便、有效。

3.7 实行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独立学院与企业进行合作可以参考以下两种方式。

(1)委托制。委托制校企合作即“订单式”人才培养,是一种有效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校企合作方式。该合作模式就是学校和用人企业签订委托培养合同,学校按照企业要求为其定向培养专业性人才,学生按照“校内学习——企业实习——校内学习”的模式发展。

(2)“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独立学院可以与企业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模式,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定期将学生安排到企业内部进行实习,利用学校的知识和科研优势和企业的技术、资金优势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4 结语

综合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大学生适应社会所必须的能力,独立学院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该文通过对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内涵以及现在独立学院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机制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新时期独立学院进行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案,希望能为独立学院的学生培养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郭晓娜.独立学院大学生软实力现状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2] 乔松珊,张建军.独立学院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初探[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20-21,34.

[3] 郭娜.浅论独立学院大学生“三自”能力的培养[J].改革与开放,2010(18):161.

[4] 邓奎,龙冲,许亮等.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7):25-27.

猜你喜欢

独立学院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