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南园林与岭南园林之比较

2015-07-14傅嘉维

园林 2015年2期
关键词:造园岭南古典

文·图 ◎ 傅嘉维

江南园林与岭南园林之比较

文·图 ◎ 傅嘉维

>>导语江南园林与岭南园林是中国古代不同地域风格的园林代表。本文从园林意境、山水布局、植物组合和建筑装饰四大方面对江南园林与岭南园林的造园要素进行分析比较,探究其异同。

在中国文化孕育发展繁衍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典园林经过了千百年的发展,最终形成了江南、北方、岭南三大地方风格。由于南北方气候与文化的明显差异,同处于中国南部的江南与岭南一带的园林更具可比性。

江南地区泛指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浙江、江西等地,河网纵横,气候温和湿润,盛产优质石材,经济富庶,为其园林的繁盛提供了优质的条件。岭南地域大抵位于中国南边的五岭以南,夏日天气酷热多雨、深受台风影响。由于对外通商,在清朝岭南地区的经济较为发达,其造园活动日趋兴旺,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江南园林与岭南园林的造园技法与用材既有相似之处,亦有不同之处。

空间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崇尚山林野趣,园林布局有意识地提炼自然,致力于通过意象手法再现自然山水,力求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江南园林与岭南园林除了遵循中国古典园林师法自然的造景手法外,同时各有特色。

1. 江南园林的案例:从苏州网师园平面图中就可以看到园林空间的含蓄设计——小中见大,庭院建筑和植物相依相存

2. 岭南园林的案例:从广州番禺余荫山房平面图中看出,规整的几何语言结合富有层次的空间布局

江南地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人文荟萃,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聚居之地,受过良好教育的文人士大夫将追求精神自由的隐逸思想结合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于园林之中。因此,江南园林主要为读书、作画、抚琴、吟诗、品茗等清修活动提供空间,园林建筑中大多张挂着匾额、楹联、题刻、字画,上面有古今名人书画墨迹,题辞极为精妙,起到了润饰园景、点题意境的作用。园林空间含蓄,小中见大,庭院中的建筑依地势而建,点缀于植物之中,使园林具有浓厚的自然山水意味(图1)。

远在唐朝,岭南地域与外洋的交通来往已甚为频仍。尤其在明清时期岭南地区成为对外通商口岸之后,海外文化对岭南文化的影响甚为明显。受到外洋文化的影响,岭南文化呈现开放兼容、多元化的特色。岭南地区与海外频繁的商业往来,催生出一批务实求新的商人。他们的私家园林更注重实用性,园林大多为以满足生活起居为主的“庭园”,庭院空间以建筑空间为主。建筑布局紧凑,层次分明,占地面积较江南园林狭小。由于受到海外文化的影响,岭南地区的部分园林运用规整的几何语言结合富有层次的空间布局(图2)。

山水布局

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园林筑山理水的灵感均源于自然界的的山岳及各种水体。中国古典园林把自然山水抽象化,力求在有限的空间中展现自然山水的全貌,所谓“一拳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

江南地区园林假山的石材多采用太湖石,叠山手法多样,技艺高超,或仿真山脉络气势(图3)、或仿真山一角、或倚墙为壁山、或独赏或散置。园林的水体常位于庭院中心,形态自然,水系聚散流向与其源头密切相关。自然的山石驳岸环绕水体(图4),水系贯穿其中,园中可领略自然界中各种形态的水体。

图片说明

3. 苏州五峰园石山

4. 苏州艺圃园中水池布景

5. 佛山清晖园一隅

8. 佛山梁园“群星草堂”

9. 苏州拙政园“与谁同坐轩”

岭南园林主要使用英石、湖石等石材,假山的规模大多比江南园林小(图5)。园林石景的构筑手法以塑山法最为普遍,此外还有堆垒法与类似于江南堆山的叠砌法。此外,由于受到海外文化的影响,岭南地区园林的水体形状比较规整,水岸多为石砌,比起江南园林的自然山石驳岸显得更加干净整齐(图6)。

植物组合

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多运用乔木配以灌木地被的自然式配植,营造富有层次的自然植物空间。盆栽花台注重姿态,植物配置注重艺术效果,意在“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力求在有限的空间内体现丰富繁茂的自然生态。

江南地区植被季相性较强,故多运用落叶乔木配以常绿乔木,辅以花草、攀藤等构成四季不同之景。此外,江南地区的文人常以植物及山石等入画、点题(图7),把植物拟人化,如以竹比君子、樟树比贤人、松竹梅自比高洁等,结合诗词的意境进行植物造景。

岭南地区天气炎热,庭园中常运用大乔木如榕树、人面、白兰等营造凉爽的林下活动空间(图8),也有结合诗词进行植物造景。务实的岭南人也会在园中种植经济作物,如荔枝、蒲桃、黄皮等,内庭运用花木配以景石等营造空间。

6. 佛山清晖园水池

7. 苏州拙政园“海棠春邬”

10. 东莞可园“拜月楼”

园林建筑

中国古建筑均为木结构,而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作为划分空间的工具,通过改变门窗的形状与尺寸,控制视线隔透,使园林虚实结合、层次分明。建筑多采用内向式的空间形式,依山就水,贴近自然。

江南园林的建筑主要满足当时的文人读书、会客、进行艺术创作等活动(图9)。建筑布局轻便灵活,构图精美。建筑形象玲珑轻盈,灰砖青瓦配以粉墙,点缀精美的雕刻,近看丰盛绚丽,远望整洁朴素。

岭南园林的建筑更注重实用性和居住的功能要求。比起江南园林的建筑,岭南园林的建筑密度高,布局紧凑,建筑功能灵活多样。岭南地区的建筑体形力求开敞(图10),点缀岭南地区特有的建筑装饰,结合外来的材质,形成轻快通敞、玲珑剔透的岭南建筑特色。

作为中国园林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江南园林与岭南园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背景直接影响其园林特征,造就了独特的造园艺术风格。

在解读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的基础上,对江南园林与岭南园林的造园特色进行对比分析,体会地域气候和文化差异对不同地域园林的营造形成的影响,在景观同质化日趋平常的现代社会中显得极为重要。

傅嘉维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主任。

猜你喜欢

造园岭南古典
忆岭南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雨岭南
壹 造园·纳瑞集祥
不辞长作岭南人
怎样读古典诗词?
江南园林造园手法在新中式园林中的应用初探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浅谈古诗文与中国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