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职德育课堂的纪律管理

2015-07-14侯智卿

科学中国人 2015年8期
关键词:课堂纪律德育课违纪

侯智卿

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开发区职业中专

浅析中职德育课堂的纪律管理

侯智卿

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开发区职业中专

目前中职德育课很尴尬:一方面学校对德育课教学非常重视,各专业都开设了两年德育课,周2课时;另一方面课堂纪律却难以掌控,教学内容无法顺利完成,教学效果极差。现今迫切需要探讨:德育课堂的纪律表现及产生原因,以及如何进行中职德育课堂的纪律管理。

一、课堂的纪律管理及意义

课堂的纪律管理: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师生共同制定的纪律准则对违纪行为进行控制与约束;通过课改教改引导学生参与到德育教学中来;通过加大课堂的过程性考核力度让学生没有时间和机会去违纪;通过融恰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让学生主动维护课堂纪律。

只有良好的课堂纪律才能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才能创设一个最佳的教学氛围;才能提高德育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才能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

二、课堂违纪的表现及原因

违纪表现:1散漫无度,对课堂教学态度消极:如说话,疯闹,发呆,看课外书,用手机玩游戏、发信息、听歌,打瞌睡,或整节课趴桌睡觉,照镜子、梳头、化妆,等现象普遍存在;2不完成作业,对教师不满或逆反:如不带学习用具,做其他科作业,作业不完成或抄别人作业很普遍,催交作业成了课代表最头痛的事;3扰乱课堂,故意和教师作对:如迟到、早退、旷课,窜座、溜达、吃东西、进出课堂,坐立不安、过度活动、多嘴多舌、吵吵嚷嚷、把东西扔来扔去弄出声响,甚至下棋、打牌等现象较普遍。

违纪原因:1有的为了寻求老师和集体的承认,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而不择手段违纪;2有的对课堂教学活动不感兴趣、厌学而寻求其它刺激,进而演变为违纪;3有的在学习、人际关系、个性等方面出现心理和生理问题寻求发泄,进而违纪;4有的形成对教师管理逆反的惯性思维,不听教诲,进而故意和教师作对而违纪;5也有教师的问题:教学不当,管理不当或丧失威信等;6也有环境问题:家庭氛围,校风班风,座位安排等。

三、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课堂的纪律管理

(一)、制定课堂纪律标准,严格执行,教师促成课堂纪律

教师要有强烈的抓课堂纪律的意识,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德育学科特点和学生的特点共同制定课堂纪律标准。同时教师在授课时要进行严格监督,执行共同制定的纪律标准:1.预防和提醒,把违纪扼杀在萌芽中:密切注意学生动态,在违纪行为造成之前,有针对性的提示、指导,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2.暗示和警告,掌控课堂:不明显干扰课堂教学的给与信号和暗示,邻近控制;对课堂有较大干扰的必须警告、批评等措施迅速制止,防止蔓延;3.奖励和惩罚,强化师生共同的纪律目标:奖励正当行为,惩罚制止不良行为,巩固强化管理制度。4.心理辅导,化解矛盾和冲突:端正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疏导学习方面的焦虑和挫折体验,尊重教师的付出,理解教师的管理,引导学生有他律走向自律。

(二)、端正德育课心态,改变教法,集体促成课堂纪律

很多中职生和家长认为到职业学校:1专业课重要,各项技能的掌握是将来吃饭的本钱;2文化课(尤其是德育课)学不学无所谓,及格就行,不影响自己的就业和发展;3混个毕业证,对学习采取敷衍马虎的态度,将来找份工作就行;这些不良心态严重地影响学生对德育课的学习动力。

教师必须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探索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适时改变教法和教学方式:1恰当地使用电影、视频材料、幻灯、照片、音乐、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多媒体辅助设备;2大力研发翻转课堂,广泛利用微课这样的学习平台进行教学;3紧密结合社会现实问题,把教材向课外延伸,在生活中挖掘教学素材,让德育课堂链接社会生活;4课前安排些“新闻播报”、“课前演讲”等学生展示的环节,新鲜时政与所学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让有趣、有用、有价值的德育内容占领学生的头脑。

(三)、整合德育教材,革新考核方法,改革促成课堂纪律

首先教师要整合德育教材,摒弃枯燥乏味的说理教育,根据学科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需求,编写具有我校特点的德育校本教材,大胆删减各门德育课程中的纯理论文字,保留精华和实用部分。

其次德育课考试考核形式上,将学生整个学业成绩细分为:1课前准备(提问,演讲,新闻播报,自我介绍等)占10%;2课堂学习表现(出勤,课堂纪律,参与教学态度,日常政治表现等)占30%;3平时课后练习作业占10%;4单元测试(试卷,手抄报,剪报,调研论文等形式)20%;5期末考试占30%。使平时(含课堂表现、作业、实践等)过程性考核比例上升至70%,终结性考核如期末考试等占30%。将考勤,课堂纪律和作业等过程性考核比重加大,并要求学生课内完成作业上缴,督促学生做好作业,参与课堂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没有时间和机会去违犯课堂纪律。

最后学校要加大对不及格学生的教育,让学生充分重视:积极组织补考,补考仍不及格推迟分配就业,推迟拿毕业证书,乃至不颁发毕业证书等。通过教材整合,考试改革,和分配就业及毕业证挂钩,学生的重视程度提高,逐步促成良好的德育课堂纪律的形成。

(四)、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生生关系促成良好课堂纪律

课堂纪律管理者不仅仅是教师一个人,应该是教师和课堂上所有学生的全员管理与监督,所以课堂上融洽的师生关系,生生心理的相融尤为重要。只有“亲其师而信其道”,才会使师生间、生生间产生了心理认同,才会使师生成为课堂上的最大受益者。

1课堂上教师要了解与满足学生的愿望和心理需求,引导学生了解教师的要求与纪律允许的自由活动范围,师生行动协调一致,对在课堂上要完成的任务和目标达成一致;2课堂上教师要知道课堂纪律的管理者不仅仅是教师,学生要认识到“课堂纪律是我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别人强加给我的束缚”时,只有学生由他律走向自律,课堂纪律管理不是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全员的纪律管理才有可能形成;3课堂上教师只有给与学生鼓励励和关怀,杜绝指责、挖苦、讽刺,更不能有损学生的自尊,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师生共融,才能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4课堂上教师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对学生要给与信任和期待,才能使学生获得无限的信心和力量。只有师生间、生生间的关系和谐、融洽,才能全员促成良好的德育课堂纪律的形成。

猜你喜欢

课堂纪律德育课违纪
关注课堂纪律,提高教学效率
新时期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途径探索
浅谈微课在中职德育课中的应用
高中体育专业生的违纪心理分析
基于课堂纪律管理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研究
运用对话教学增强德育实效——浅谈对话教学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
姚刚违纪被查
课堂纪律应具有育人功能
课堂纪律应具有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