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徽派版画与古徽派版画的异同

2015-07-12龙小芹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518000

大众文艺 2015年6期
关键词:徽派表现手法版画

龙小芹 (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518000)

浅谈新徽派版画与古徽派版画的异同

龙小芹 (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518000)

在明清时期的徽州出现过一批极具影响力的版画家团体,因为大多都居住在安徽,他们的绘画风格也大体相似,所以后世称之为“徽派”。然而直到建国后,安徽省才有了从延安鲁艺走来的解放军第一代版画家周芜和安徽省内著名版画家郑震从事版画创作活动并产生重要影响,新徽派版画开始有了雏形。本文用比较异同的方法来谈谈两个画派的关系。

新徽派版画;古徽派版画;异同

一、新徽派版画和古徽派版画中的相同点

1.新、古徽派版画都以地域来命名

从新、古徽派版画的命名来看它们都是以徽州这个地域来进行命名的。地域作为一个文化的发展方向是一定会有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好比一个土地上的山,它一定会有一个山脉,一条河流的水,它一定有一个流向。古徽派版画就像一座山脉的开始、一条河流的源头,新徽派版画则是它的延续。山头和山脉,源头和水流它们也许在某一阶段表现出来的形式会不一样,但它们的方向是一样的。从这一点来看,新徽派版画是古徽派版画的延续,它们的关系是山头和山脉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不论是新徽派和古徽派版画它们都处在同一个绘画传统文脉上,它门都是徽派文脉上的一个资源。另外,版画这种艺术形式,它一定是经过文化、学术上的一个积淀过程发展而来的。新徽派版画和古徽派版画之间是有一个必然的联系的。两者之间的问题应该是对传统的认识或对其它艺术形式的认识问题和积累问题。再者“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对于新徽派版画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可以被认为是画家们的创新,这个创新可以是题材上的,可以是手法上的,但只要它有着古徽派版画的精神就可以被认为是徽派版画。

2.表现形式上的相同

国画表现手法的借鉴。国画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之一,在我国的美术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古今中外对于中国画的推崇和赞美从来都不缺少过。版画虽然源于中国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处于衰退趋势,致使国外的版画反而后起而超之,不管是欧洲的版画还是亚洲日本地区的版画,它们都有形成了自己独具风格的版画作品。竟然中国画是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的、民族的东西,如果中国版画要往民族化的方向发展,那么对于中国画的借鉴必不可少。古徽派版画作品自不用说不管是风景还是人物画无一例外的都采用了线描线刻,所以当后人总结古徽派版画的时候,通常会把线条作为它最显著的标志。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表现手法的多样化,表现出来的画面形式就更加完美和丰富,但对传统的国画表现手法的喜爱是不以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的。新时期的画家们在着手借鉴经典的基础上不断的推陈创新,作出一批属于现代的版画精品。

3.作品内容的相同点

纵观徽派版画作品,不管是古时期的作品还是新时期的作品,它们对徽州那秀丽雄伟的山水极为喜爱。古有专门的徽州方志来刻画描写山川河流、树木山石,今有大批的新徽派版画家的作品以徽州地区的自然风景来作为题材描绘。“徽州多名山,气候宜人,山清水秀 ”“‘新安大好山水’ 黄海峰峦,变幻莫测,宛若屏障。”雄伟秀丽的徽州山水给徽派画家们提供了天然的养料,也难怪古时期和新时期的版画家都喜欢以此来作为他们的刻画对象。

二、新徽派版画和古徽派版画的差异性

1.作品本身的差异性

(1)画幅尺寸扩大

众所周知,古徽派版画兴盛于明万历年间。在那一时期信息传递的途径还很原始,大多数时候都是靠一些纸制品和人工来传递相关的信息,书籍是人们传递各种信息和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工具。但是能识字的人毕竟在少数,多数人特别是老百姓要么不认识字要么认识的字数有限,所以直观明了的图像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版画又是一种可以复制的品种,便于广泛的流传,所以在当时那样一个全民读书的年代版画在流传推广中的地位就显得很突出了。因此,古徽派版画大多数都是书籍插图,即使有独幅版画也是销往民间给人们用的版画作品。这些版画作品中多遵循尺寸小,实用为原则。不然巨幅版画作品很有可能要冒销不出去的风险,在当时的情况下也没有哪家出版商愿意做那样的尝试。

1959年,从安徽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赖少其组织布置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作品展来看,展厅的五幅作品在尺寸上要比古徽派版画大得多。不管什么形式的艺术作品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这种环境不光指人们生活的环境,还包括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等。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万物都在复苏的阶段且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为了迎合展厅的策展需要和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绘画作品的画幅增大是一个必然性,大幅的版画作品就好比正在快速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当人们站在那些巨大的歌颂社会主义发展的版画作品面前,就仿佛看到了新中国的发展前景充满一片光明。

(2)作品题材范围扩大

在古徽派版画作品中,除了书籍插图,便是对家乡大好河山的描绘。这与当时画家和群众的视野有关,在当时除了从文学作品中获取绘画题材以外,就是对熟悉的家乡的山山水水以及日常生活琐事的描绘。

在新徽派版画中除了原有的题材内容,画家们的视野更开阔了,新时期涌现出了很多新的东西,人们生活的周边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应地版画的创作题材也就扩大了。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出现了工业文明,所以赞美工业生产的一些题材加入了版画创作,表现工人生产和生活的作品也涌现出来。加上战争,又有了表现战争中人民生活状况和表现抗战题材的作品。这些新事件、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催生了一大批新的版画作品的出现。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出现不同的新事物,而这些新事物、新事件的出现必然会影响到艺术创作的潮流,这是由于人们在审美中视野的开阔性大小产生的差异而导致的作品题材的扩大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绘画风格迥异

古时期的徽派版画以其简略、工细的线刻著称。“作品中所显示的典雅、富丽、精密、纤巧是它们共有的 ”另外在古徽派版画时期,由于受材料等的种种限制,所以大多数作品都是以原始的黑白木刻为主,也不难想象出那一时期会在黑白木刻上作出那么大的成就了。新徽派时期的版画作品大多异于古时期的作品风格,这一时期不再以单调的黑白来表现了,色调厚重的作品占了相当一部分比例,使这一时期的作品风格多样化。

2.技术上手法更为丰富化

在明清时期的古徽派版画中大多都是木刻书籍插图。包括画谱、笺谱、小说戏曲书籍插图、方志等等都是以木刻的表现手法做的线刻插图。

新徽派版画出现的时期,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版画的表现手法趋于多样化。相对于古徽派版画的木刻表现手法,新时期的表现手法则更多了。木刻、丝网、石版、铜版,甚至到现在还在饱受争议的喷绘表现手法,都在技术上丰富了新徽派版画作品的种类。这也是由于在不同的时期人们的审美性发生了变化,接触和接受到更多的新的东西,对于新型的版画表现手法不仅仅能接受,而且还积极地开创和发展新的表现手法来丰富版画的版种。

总结

新徽派版画是在古徽派版画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起来的。但由于时代的不同,生活的社会环境也不同了,新徽派版画所表现的内容也不相同了。不管怎么说只要新徽派版画中有古徽派版画的传统精神在,它还是属于徽派版画的。

[1]张国标.《徽派版画》[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2]周芜.《徽派版画史论集》[M].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

龙小芹(1987-) ,女, 侗族,湖南人,在读研究生, 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研究方向:美术学(版画史论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徽派表现手法版画
版画作品选登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山水画般的徽派建筑
厚重感
徽派山水画传统的名实和承继问题
徽派建筑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探析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略论消费文化视域中的艺术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