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掌坳铜鼓舞的传承和保护

2015-07-12董潇潇贵州民族大学550025

大众文艺 2015年3期
关键词:鼓点铜鼓苗族

董潇潇 (贵州民族大学 550025)

掌坳铜鼓舞的传承和保护

董潇潇 (贵州民族大学 550025)

掌坳铜鼓舞给人一种震撼的感受,它不仅有优美的舞蹈、高难的动作、悠长的乐音,而且是苗族老人们用洪亮的鼓声召唤远逝的祖先,用心灵与祖先对话。在掌坳那并不宽阔的铜鼓场上,老人们那全无表演痕迹的、用心投入的神情,透视出一种旁若无人的、最自然的精神力量,这是在别处难以见到的。

掌坳;铜鼓舞;传承;保护

铜鼓舞用的是铜鼓(一种中空无底、一头有面、呈平面曲腰状的乐器),进行打击乐器并伴奏的舞蹈,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中,尤其是苗族人民中一种具有代表的、源远流长的舞蹈文化。根据考古的研究发现,早在春秋末期,铜鼓舞就出现在乐舞场面中了,所以铜鼓舞也应当算作是中国最古老的舞种之一。铜鼓作为古代南方民族的礼器,被视为吉祥之物,是权力的象征,一般时候妥善保存,只有遇到隆重节日之时或着婚丧用礼才能击鼓而舞。据《唐书·南蛮列传》记载:“击铜鼓,吹木角,歌舞为乐。”明代《蜀中风俗记》记载到:“马湖之夷,岁暮百十为群,击铜鼓歌舞,饮酒穹昼夜以为乐。”《贵州嘉靖通志》中记载:“婚姻以牛、酒为聘……会聚击铜鼓,吹角……丧葬击鼓唱歌,男女围尸跳跃,举哀而散……”。《宋史·蛮夷列传》、《黎歧纪闻》记载“数人为群,击鼓鸣征,跳舞呼号”,“击铜鼓、铜沙锣以祀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数年至今,铜鼓舞经常用于年节庆典活动之中,成为了少数民族群众自娱性较强的舞蹈,也是展示民族特色的窗口。

一、掌坳基本情况

掌坳,位于贵州省东部——黔东南州雷山县大塘乡,是一个屹立于山坳上的、被成片竹林环抱着、宁静美丽的苗寨。吊脚楼依山而建,层层叠叠;溪水清澈见底,如丝带环绕村庄,景色非常的优美,不是世外桃源但胜似;全村176户660余人,以吴姓为主,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在雷山县境内的苗族同胞们都以跳芦笙舞为乐的大环境下,掌坳村以跳铜鼓舞一枝独秀,并延续不衰,昌盛至今。逢年过节时,寨内均会举行跳铜鼓舞的活动,邻近村寨苗族来此汇集都会击鼓狂舞观歌,掌坳也被誉为铜鼓舞发源之地和铜鼓舞传承之乡。

二、掌坳铜鼓舞介绍

(一)掌坳铜鼓舞起源

据说枫香树是掌坳苗寨的神树,当年苗寨上的先祖迁徙到这里的时,曾经在密林中扛回了一截长九尺、合抱粗的枫香木,前后花了49天的时间,把它抠通了,两头蒙上牛皮,将其做成了一个大木鼓。鼓将苗族同胞凝聚在一起,每当鼓声响起,雷公山四方八寨的都涌来了,日日夜夜围鼓而舞,祭祀先祖。而掌坳由木鼓变为铜鼓的传说,则见证了苗族人自强不息的种种记忆。相传当年贵州巡抚张光泗的下属来到掌坳的时候,听见苗人击鼓而担心苗人作乱,于是就下令当众点火烧毁了这面木鼓。鼓虽已亡,但不屈的苗人对祖先的崇拜和对艺术的喜好是无法因此而禁绝的。之后掌坳苗寨的先民们挨家挨户凑钱购置黄铜,冶铸了独具特色的铜鼓并跳起了别具风格的铜鼓舞,将完整的演奏形式和舞蹈形式保留至今,成为了苗族文化的一个标志。

(二)掌坳铜鼓舞特色

跳起铜鼓舞之前,不得不介绍一下独具特色的铜鼓。掌坳村的铜鼓重29斤,鼓身长36厘米,铜鼓鼓面直径为46.5厘米,鼓面中间所铸的是一轮凸现的太阳,围绕着太阳的是12道凸起的光芒。与太阳光芒连接的是一圈一圈的光晕,共9圈,圈和圈之间还有一些图案相连接。这12道太阳光芒,代表着太阳普照大地创造生命的光辉,它也表示《苗族古歌》传唱中的苗族的祖奶孕育的十二种生命,都能在阳光下生存成长,生生不息。

铜鼓舞活动举行大多在传统节庆佳节或为祭祀、祭拜祖先仪式中,如苗年、鼓藏节等。它的原始组织形态普遍是以家族、宗教和村为单位,以族长、寨老或鼓藏头为首领。在跳之前,先有族长、寨老或鼓藏头派几个鼓手到鼓堂敲鼓“平冷潘拉冬高冬”,呼吁人们快来跳鼓。据贵州《八寨县志稿》记载,在击铜鼓时“以绳耳悬之,一人执木槌力击、一人以木桶合之,一击一合,使其声洪而应远”。将铜鼓请出来悬挂于铜鼓场之上,击鼓人一只手执木槌用力敲击鼓腰,另一只手持皮头缓而重的敲击鼓心,相互相应形成一种和谐悠远的音响。一只回音桶由另一人以手提着,把回音桶的桶口对着铜鼓口,反复“接音”和“送音”,使得鼓点听起来更加深沉浑厚,击鼓声传得更加长远。

舞时人数可达上千人,里外可围成几个大圈,内圈一般是吹芦笙引导的人,中圈一般是老人,外围大多是年轻的女孩,环环相扣,如众星拱月,蔚为壮观。众人舞时合着鼓点,有节奏地左右或前后摆动着双臂,步法有三步、走三步并一步、转身等。

动作整齐划一、粗犷热烈、奔放激情。整个队形伴随着音乐时里时外,且进且退,轻如蜻蜓点水,重如猛虎下山,至兴高采烈时,还击掌呼号、其间还不时发出“嗨哧哧”之声或唱苗歌加以助兴。铜鼓的敲击手法繁琐复杂,一般都有固定的鼓点、呼喊声以及读法,由于苗人非常熟悉这些鼓点和呼喊声所表达的内容,所以鼓声具有一种传意的特点——鼓语。鼓手执双槌棒击鼓鼓点也有专门的理解方法:“咚”表示右手敲击鼓心,“嘎”代表左手击打鼓边,“的”表示双槌相互敲打。舞蹈动作又分多种,例如:在地边赶斑鸠、作抬腿状赶、骑马赶、拍掌转身下蹲甩腰赶斑鸠等等4个舞蹈动作。又如刚才在鼓堂敲起的“平冷潘拉冬高冬”,在苗语当中意为“迎客舞”,意为主人用舞蹈的形式迎接贵客的到来。这个鼓点灵感来源于山林中啄木鸟“笃笃”啄木声而编成的。每当客人们到来的时候,主人和迎客人都需要站在路旁两边,夹道欢迎,拍手欢舞,迎接客人进苗寨。另外还有“获猎归来”“儿童放鸭”“捉蟹”,以及“吃牯脏”中表演的具有祭祀性的“刀舞”等,都具有不同的鼓点读法以及苗语鼓词。其动作主要来源于苗族人的狩猎、农事等日常生活。男女老少则围成圆圈、踏着鼓点起舞,动作热烈奔放,胯部的扭动和双手的摆动很有特色。活动最后需要跳送鼓舞,然后才能将铜鼓恭敬地送回藏洞中放存。

三、掌坳铜鼓舞的继承与发展

(一)铜鼓舞的意义与影响

观看州级非遗传承人吴道雄表演的掌坳铜鼓舞,这些古朴粗犷的舞步,来自生活,与苗族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又高于生活,延续数代,已经深化成了一种民族精神,深深影响着苗族人的性格。正如余未人在文章中写道,“当年我见到一位年过七旬的吴老者,他从小对铜鼓就不止是一种爱好,更有一种敬畏。他说:‘铜鼓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老祖宗就和铜鼓在一起。只要有铜鼓,人就不能随便乱穿衣、乱说话、乱做事。坏人,老祖宗是不让他挨铜鼓边的。’”由此可见铜鼓舞对于苗族人民的意义和影响,甚至成了苗族人价值观的重要构成部分。

(二)铜鼓舞面临的难题及解决措施

掌坳铜鼓舞,已经成为当地一片响当当的名片。50年代就已到过省城贵阳等地演出,70年代又被《人民日报》载文称赞为“铜鼓舞发源地”。然而铜鼓舞学前却面临着许多难题。1.受经济发展大潮和“中国制造”对劳动力巨大需求的影响,掌坳村不少孩子读完初中就外出打工,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仅存的都是些老弱病残,无法承担起铜鼓舞传承保护的重任,更何谈创新发展。据村里鼓藏头——吴绍龙介绍说,当初举寨上下,男女老少,昼夜跳舞,如今盛况不再,仅仅能表演而已,离真正的铜鼓舞繁荣相去甚远。老人家也担心这一辈人走了后,这一延续至今的铜鼓舞是否失传,这些忧虑也不无道理。2.不能转变发展思想和引进先进理念,缺乏传承和保护的长期规划,往往发展停留在短期行为,阶段性目标不明确,阶段间衔接不合理,甚至完全属于不同理念;不能正确处理铜鼓保护与商业的关系,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导致资金缺乏和吸引力不足。比如掌坳铜鼓舞至今没有和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整合到一起,更多的时候是扮演重大仪式创收表演或参加各类民族文化比赛的角色。单兵作战、散兵游勇,缺乏合作和优势互补,始终徘徊在低层次水平,没有专业文化运作团队进行专业开发。3.在“无形”化“有形”探索上基本属于空白区域,未能将铜鼓舞表达的无形的民族文化,转化为“有形的”——曝光频率高、可被感受的文化载体,导致这样的苗族精粹难以被更多的人接触或产生深刻影响。对大众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原因,就是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但非常遗憾的是,当某些人惯于用汉化的、单一化标准来衡量这一切的时候,这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在这些人这里反而成了“落后”的表征,致使不少地方,少数民族服饰、习俗、生活方式等特色性人文旅游资源正在迅速消失。这不仅是一种民族传统文化的消失,也是一种旅游资源的消失。我们那么义正辞严地抵制“西化”,为什么对“汉化”少数民族文化却无动于衷呢?当各个民族独特文化共存绘成的丰富色彩被“汉化”之后,民族文化特有的个性也都将消失殆尽;当全部的奇异文化都被抹平之后,贵州地区民族丰富性也都将不复存在。没有在民族文化哺育下产生的高水平的原创性文化(作品、产品)的繁荣,演出、音像、会展等与旅游直接相关的文化产业便成了无源之水,不可能发展。

对此,通过走访、查询资料、思考探讨,为了传承、保护铜鼓舞这一瑰宝,有了初步的一些成果。1.保护铜鼓舞这种苗族文化艺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让传承发展后继有人,就需要尊重苗族文化传统与适应时代潮流并重,坚持以传统为基础,来源于生活,贴近于生活,根植于生活,使得节目更能反映苗族文化和铜鼓舞特色,更具可视性、可参与性,可将铜鼓舞引入当地中小学校,成为课程或课间运动,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在耳濡目染中了解它、接受它、喜爱它。这样才能构建铜鼓舞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土壤,才能迎来铜鼓舞的繁荣,才能将这一瑰宝发扬光大。2.完全可以引入有实力的文化传媒团队,挑选铜鼓舞中短小精干、特色明显、适合大众的片段,对其进行深层次的艺术创新排练,使其表现力更明显、民族特色更突出。掌坳离雷山县城仅6公里,雷山境内的朗德上寨、西江苗寨、大塘苗寨、雷公山森林生态景区均经县城而往。可与附近著名景区达成合作关系,实行旅游捆绑营销,例如景区门票联售、旅游路线捆绑等,成都的武侯祠与杜甫草堂的营销案例就是典型;也可实行文化节目驻景区演出或巡演,既可丰富景区的文化活动,又可借助这些景区的人气进行铜鼓舞宣传,增加影响范围,由张艺谋团队参与创作的《新印象刘三姐》常年驻阳朔景区开展文化表演就获得了成功。3.四川学者在研究当地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对策时,曾发表了一种观点“旅游不是单纯的经济行为,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对旅游者来说旅游是一种文化需求,对旅游业来说则是如何满足旅游者的这种文化需求。”要保证铜鼓舞能满足这种文化需求,就必须延续它的民族特色和独立性。组织专家和当地人,深挖铜鼓舞的历史和还原铜鼓舞盛况,重新梳理铜鼓舞动作和配曲。采取拍摄掌坳铜鼓舞纪录片,编写铜鼓舞历史及文化背景介绍,组织志愿者教练铜鼓舞简单动作和歌曲,方便大众能够看懂铜鼓舞并融入到盛大场景中等。让铜鼓舞通过现代技术进行存档保存,使之能够延续并传承保护有据可依。用实际的文化载体承载起铜鼓舞的文化精髓,可定做铜鼓舞专题的文化衫(包含苗族特有的蜡染)、装饰物(各比例铜鼓、舞者玩偶、铜鼓坪微缩景象等)、影像图片纪念等。使掌坳铜鼓舞的影响超越地域和时空限制,使更多人宣传掌坳铜鼓舞,也使更多人接受掌坳铜鼓舞。使“在保护中创新,传承中发展,融入中繁荣” 这一种理念能够指导掌坳铜鼓舞的传承保护。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开明人士开始关注掌坳铜鼓舞的传承保护,并且掌坳铜鼓舞频频出现在高级别舞台上。2008年4月,文化部把“雷山苗族铜鼓舞”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雷山苗族铜鼓舞就是以掌坳村的铜鼓舞蹈为代表写申报文本而获得的。为了更进一步地挖掘掌坳苗寨铜鼓舞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搞好铜鼓舞的传承,雷山县文化体育局已把掌坳村作为雷山铜鼓舞的传承基地加以建设和打造。雷山县掌坳铜鼓舞表演队受国家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邀请,于2009年10月12日至15日参加了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十部文艺集成志书表彰总结大会”纪念演出及“天籁之音——中国原生民族展演”活动。掌坳的铜鼓洪亮的声音,古朴热烈的舞姿必将世代相传,深深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1]余未人.雷山苗族铜鼓舞[M].雷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6.

[2]右岸左人.四川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对策研究[OL].2003.11.

董潇潇(1991—),女,苗族,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院,研究方向:中国民族艺术(少数民族音乐创作与理论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鼓点铜鼓苗族
以歌为家——在沪苗族务工妇女的音乐生活
鼓点
广西铜鼓的演奏形态特征研究
东兰铜鼓响八方
广西铜鼓形制规律探讨
一件被切割的汉代铜鼓是否应该焊接复原?
雨天
南昌“强攻产业 决战工业”鼓点急
苗族老照片
苗族芦笙制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