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起猪丹毒疫情的临床诊断与控制

2015-07-10胡远鹏匡海龙吴志斌

湖南畜牧兽医 2015年1期
关键词:整群疹块猪丹毒

胡 琼,胡远鹏,匡海龙,吴志斌

(1.湖南省桃江县畜牧水产局,湖南桃江413400;2.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畜牧水产局,湖南益阳413002)

2014年7月11 日,接到我地某镇地处边远平原村落一养猪场报告:称该场自7月3日以来猪只陆续发病,表现为高烧、皮红,当地兽医用抗生素注射治疗2~3次后症状消失,但再过3~4天后病情复发续治效果不明显,基本上每天都有死亡病例出现,当地兽医养殖户已拿不出很好的办法控制疫情而感到盲然。接报后我们立即赶扑现场进行调查诊断,果断采取措施,经过5~7天的综合防控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 现场调查

该猪场于2010年建成使用。饲养土杂母猪28头,采用自养长白公猪直配。疫情发生前有存栏猪480头左右,其中保育猪约有190头,架子猪及中大猪有260头左右,视不同日龄免疫过猪瘟、口蹄疫、蓝耳病疫苗,而猪丹毒疫苗免疫情况不详。全场采用全价饲料(未添加任何药物)喂饲。水塔式(抽取井水)供水,卫生及通风状况良好。发病前周边1km范围外有类似疫情发生。该场发生疫情时正值气候突变之后的高温高湿时段,自7月3日开始发病以来至7月11日表现临床症状的猪约有300头,发病率达到60%以上;期间,死亡母猪8头、中大猪55头(其中80~90kg肉猪40头)、保育猪80多头,紧急淘汰处理商品猪78头,死淘率达46%,直接经济损失在20万元左右。往往是看不到症状的猪死亡快,皮肤上出现疹块的慢性病例死亡较少。

2 临床症状

病猪精神不振、高烧不退(体温40.8℃~41.5℃);不食、呕吐,呕吐物呈淡黄色。大猪便秘、小猪见有拉稀。耳、颈、背皮肤呈红紫色。腋下、股内、腹内皮肤见有不规则鲜红色斑块,少数病猪胸侧、背部、颈部等处出现界限明显,圆形、棱形疹块,数量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疹块大小如硬币至巴掌大,有的多个疹块融合一起(见图1)。

图1 病猪皮肤上的疹块

3 诊断

经解剖一头病死猪(重约60kg、病程5天),发现皮肤弥漫性发红、有红斑疹块;肾、脾肿大,特别是肾脏显著肿大呈鲜红色,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发红。取病料于鲜血琼脂中培养观察到丹毒丝菌。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药物治疗,诊断该猪场疫情为猪丹毒杆菌病。

4 治疗

4.1 全场治疗。全场所有存栏猪用阿莫西林粉进行治疗。

4.2 饮水加药。按每吨水加阿莫西林粉400~500g比例让全群猪自由饮用,加药前将水塔及水槽清洗干净,全场停供饮水30~60分钟,每天兑药2次,连用3~5天。

4.3 药物拌料。按每吨饲料加阿莫西林粉1000g的比例拌料,连喂3~5天。

5 效果

一周后整群猪未出现新发病例,除2头病猪死亡外,其余均好转进食。半月后电话回访,猪群恢复正常。

6 小结和体会

6.1 预防接种。猪丹毒杆菌病虽是一个老病,多少年没出现过大的疫情,已被广大养猪户忽视,因此应将猪丹毒杆菌病疫苗免疫重新纳入常规免疫。

6.2 整群用药。猪群一旦发生丹毒疫情,应从全局入手,整群用药,切不可只治病猪。

6.3 科学用药。用药前要选对药物,准确掌握剂量,选用合适的给药途径,用足疗程,同时切忌滥用药。

猜你喜欢

整群疹块猪丹毒
基于整群随机样本评估的简单随机抽样精度探讨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
猪丹毒的分析、诊断和防治措施
浅谈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夏季中蜂飞逃的原因
生猪屠宰检疫中猪丹毒病的检疫及处理方法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
母猪丹毒的诊治措施
猪丹毒的诊断和防控措施
猪丹毒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