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水好养鱼
——活跃高中数学课堂的一些尝试

2015-07-09广东省大埔县田家炳实验中学陈丽萍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期
关键词:三视图余弦定理活跃

广东省大埔县田家炳实验中学 陈丽萍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向 45分钟要质量?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主动探究、讨论,体验快乐学习,使课堂教学获取最佳效益。本文就如何活跃高中数学课堂气氛,谈一些思考和看法。

一、巧妙引入,把学生“带”进课堂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经说过:“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节课也是如此。特别是传统的枯燥的数学课堂,如果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会吸引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带动学生的思考。课堂引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不能千篇一律。还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等,以图片、画面,甚至影像资料等形式展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计提问,让学生“说”起来

提问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创造性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课堂提问很有考究,不能随便提问、什么都问。一次公开课上,一位年轻教师从上课开始,一直都在问学生。笔者估算了一下,他足足用了九十多个“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这样的提问不利于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提问要问在有疑之处,教师在编写教案时,要对课堂提问进行设计。问题分配要均匀,问题深度要合理,学生作答形式要多样。例如,《余弦定理》一节,这样来设计提问:1、我们学习了正弦定理,能解决有关三角形的哪两类问题? 2、三角形中还有怎样的问题没有解决? 在斜三角形中边和角有怎样的关系? 3、边C与∠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边C的所在直线向量怎样用所在直线向量表示出来?余弦定理中有什么特点、规律?

三、迁移难点,让学生思维“活”起来

数学教材的难点,是指教材中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对于教材上的难点,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善于点拨,迁移难点,化难为易。数学课用得较多的是类比迁移法。类比迁移是一种用解决熟悉问题的方法去解决某个新问题的方法,是把新知识和旧知识进行比较,创设情境,使知识迅速迁移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对球的概念教学可与圆的概念进行对比,先让学生复习“圆”这一概念。然后设问:如果我们将概念中的“平面”换成“空间”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呢?让学生进行想象、讨论、类比,得出球的概念。类比迁移法同样适合于解题过程,一次公开课上,一位老教师讲了这样一个例题:已知:x、y、z 均为正实数,求证:

本题好像无从着手,但从整体上观察结论可知:“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与其相似,而被开方式与余弦定理相类比,从而设法构造一个三角形,用几何知识证明。

证明:

作△A B C如图,∠AOB=∠BOC=∠COA=120°

令OA=x, OB=y, OC=z,由余弦定理可得:

∴AB+AC>BC ,故原式得证。

可见,类比迁移在数学解题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这样的类比迁移,将知识建构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既迁移了难点、活跃了思维,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细化技能训练,让学生的手“动”起来

高中新课标另一个重大变化是学生技能训练更系列化、多样化。现在很多数学教师都非常重视利用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运算能力、一题多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的培养,而往往忽视对课堂教学中容易进行的学生审题能力、识图和画图能力、语言表达、记忆能力技能的训练。比如学生识图和画图能力训练,是学好立体几何的一个重要环节。《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一节教学中,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个三棱锥三视图,作好示范,边画边讲解三视图画图技巧。1、注意物体摆放的位置;2、明确三种视图的形状;3、画准三种视图的大小;4、注意实线与虚线的用法。然后随机叫四个学生到黑板上分别画出三棱台、正方体、直角四面体、球放在长方体上的三视图,其他同学则在草稿上画,学生画完后,再叫几个学生点评,其他同学把自己的作品与同学交流,总结自己的作图心得。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训练了学生画图能力。

五、适当展示肢体语言,让学生“笑”起来

学生在校接受知识的主要渠道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言传身教,大部分教师往往只重视“言传”,而忽视了“身教”,尤其是数学教师。教师恰当运用肢体语言,不但可以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思经过多次实验,得出一个公式:信息资料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人体动作。试想:一个满脸倦容、无精打采的教师走上讲台,教学的气氛必然死气沉沉,学生也必然会懒得动脑、动手学习。数学课要展现肢体语言,并不容易,但只要我们细心发现,还是可以实施的。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表扬,拍拍肩膀的鼓励,握握手的赞许,击击掌的激励都是有效的肢体语言,在教学中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一次,笔者在发段考试卷时,当发到一个数学获得全级第一的学生试卷时,特意回到讲台上,故意放慢了语调,叫他到讲台前,站在讲台中央,紧紧握住他的双手,说:“祝贺你!你这次数学考试获得全级第一!”全班愕然,随即爆发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自此之后,这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更加刻苦,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课堂教学中使用肢体语言要有度。如果教师总是不断地比手划脚、挤眉弄眼,学生就会把老师当耍猴戏看,不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

让数学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只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手段,不是目的。活跃课堂气氛是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实现真正意义的互动,让学生学有所得。

猜你喜欢

三视图余弦定理活跃
余弦定理的证明及其应用
聚焦正、余弦定理的变式在高考中的应用
正余弦定理的若干证明与思考
活跃在抗洪救灾一线的巾帼身影
借助长方体巧解棱锥的三视图问题
这些活跃在INS的时髦萌娃,你Follow了吗?
一种解决三视图问题的方法——镶嵌法
正余弦定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正余弦定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三视图题型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