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抹红云雕古今

2015-07-08谢凯

中华手工 2015年7期
关键词:鸡血石临安巴林

谢凯

一方鸡血石,千载帝王诗。鸡血石是中国特有的宝玉石品种,千百年来,因寓意鸿运兴旺而备受帝王喜爱,康熙、乾隆、嘉庆等皇帝都将其作为雕刻国玺的章料,但在近代名声大噪,得归功于上世纪70年代中日建交,周恩来总理曾把一对昌化鸡血石精品印章当国礼赠送田中首相。在中国高端收藏品拍卖市场,鸡血石一直荣宠不断,炙手可热。

或许正因为如此,这些年来,关于鸡血石的话题总是造假、资源枯竭、雕刻人才奇缺……为了拨开掩盖于鸡血石上的层层迷雾,我来到了鸡血石最早也是目前最大的产地——浙江临安。

真真假假迷人眼

刚进入临安市区,眼前所见,都是鸡血石专卖店,一家挨着一家。陪同的非遗办工作人员说,这些年来临安发展旅游业,鸡血石成为政府重点打造的旅游商品。“这里是专门打造的鸡血石文化街,也是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段,有40多家鸡血石专卖店,除了买卖,也展示、鉴定、拍卖、赌石、雕刻。”他说,“算是鸡血石爱好者的福地。”

“小心假货。”想起临行前朋友的话,我打起十二分精神观察。文化街上的游客不多,走进店里,老板立刻笑脸相迎,介绍一番后,老板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店“假一赔十”。到底有没有假货?在一家规模较大的鸡血石专卖店里,老板拿出几方鸡血石章料,开价2000元,却也暗示“要是行货,没有30万元谈都别谈”。

老板透露,想要知道更多,可以去鸡血石的矿区——玉岩山下的玉山村看看。从临安市到玉山村有100多公里,沿途群山逶迤,深谷幽静。走进村子,公路两边的店铺无一例外地挂着“国宝鸡血石”的招牌。经过好一番周折,终于见到那位为老板供货的人。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院内有个工作台,上面摆满颜色鲜艳的“鸡血石印章”,估计有几百方,旁边,是朱砂、石粉、胶水等原料。“这都是一位客户订下的,正赶着交货。”对方语气自豪,他说这些印章都是他用山上的普通石头做的,先把石头切开,再注入朱砂,这样看上去就和真的鸡血石没有差别。

“这是现在最先进的做法。”他嘿嘿一笑,“不过,村里也只有三四个人会做。”曾有人出高价要向他学习,他不肯教,怕做的人一多,行情就低了。当问及为何造假,他叹了口气说:“现在山上的鸡血石越来越难挖,赚不到钱,总要找条活路。”所以他专门到青田去学了这门技术。“我也没有乱卖高价。”言下之意,责任不在他。

既然来玉岩山下,我也决意去山上矿区看看。海拔1200米的矿区,整整爬了3个小时才到。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小山坡”,“那是开矿挖出来的土渣。”一起上山的村长说,“但凡估摸有鸡血石的地方,都有人开采。”

矿区流行一句话:“三年不开工,见红吃三年。”开矿者抱着赌徒的心态寻石,挖到宝贝的人自然发了大财,几年不见“红”的人只能负债累累。“只要有人挖到鸡血石,就是村里的头等大事。”村长说,矿主就在家里举办拍卖会,消息灵通的买石人从各地赶来,参加竞拍。“一块成色好、体积大的原石,成交价可能几万元,也可能上百万元。”

在村里,鸡血石就像一双拥有魔力的手,指挥着造假者、开矿者和竞拍者一起演绎现实版《疯狂的石头》。

一刀生,一刀死

鸡血石因“血”而生,也因“血”而贵,一块石头的含血量达到七成就是上品;在七八成之间被誉为极品,俗称“大红袍”;超过八成的堪称绝品,很难一见。因为如此,所以一直以来档次较高的鸡血石都用来制作印章和原石欣赏,只有稍次的才会雕刻成摆件。

次品才雕?好奇之下,来到钱高潮家,他是临安名气最大的鸡血石雕大师。30多年前,在同村人一窝蜂上山挖鸡血石时,他却去了青田拜石雕名家为师学艺,然后回村以雕刻鸡血石为生,几十年来练就了一手精湛的雕刻技艺。2008年,鸡血石雕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也被评选为该项技艺的国家级传承人。

“鸡血石雕不同于一般石雕,手艺人不仅要善用血色,更要尽量保留血色,既不能把血脉割断,也不能把血脉凿穿,只能在血色之外的‘底子上动刀。”钱高潮拿出一块鸡血石演示,“可以说是量体裁衣。”必须根据血脉走向设计雕刻图案,且要随着血脉走向的变化随时调整雕刻方案。“一刀之失,可能毁掉一块价值连城的石料。”

“一块鸡血石到了雕刻师手中,就是一段新的旅程。”钱高潮说,很多血色一般的鸡血石,经过雕刻师的精心创作,价值可能成倍成倍地往上翻,“当然,一旦失败,损失也很惨重。”有一次,他花10万元买回一块鸡血石,依它的形状和血脉分布准备雕一尊观音。然而,雕着雕着,观音的面部出现了血脉,成了一尊“血观音”,原本可以卖六七十万的作品,只得一万元赔本卖掉。

“幸好,成功的居多,不然我早就赔得倾家荡产了。”说罢,钱高潮拿出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件名为《桃园结义》的鸡血石大屏,重达2吨,红、白、黑三色被用得恰到好处:红色凸显在以“义”字当先的关羽的脸上,黑色留给彪悍的张飞,而刘备则以白脸表现,一番巧思妙雕,再现了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的场面。在第八届西博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上,作品以9100万元的高价被人买走。

“我这辈子全靠沾了鸡血石的光。”钱高潮说。如今找他雕件的人越来越多,他早就走出玉山村,在临安有了工作室,还开了800多平方米的鸡血石雕展厅。然而临安其他从事鸡血石雕的艺人就没有这么光鲜了,他们要么无石可雕,要么拿着低廉的酬劳,甚至“兼职”雕刻昌化石小件维生。

这大概归结于鸡血石雕行业“重石不重雕”的传统,加之雕刻技艺十分严苛,以致如今鸡血石雕刻领域人才奇缺。现在,临安市从事与鸡血石相关工作的人数已超过3000人,但雕刻领域没有一位“国大师”。而相去不远的青田县,青田石雕的“国大师”足足有10位。

再难“一枝独秀”

近年来,在中国的鸡血石藏品拍卖会上,除了昌化鸡血石,内蒙古巴林鸡血石也频频现身。2011年,一块巴林鸡血石王拍出了1207.5万元的天价,一时名声大噪。而某专业艺术网站监测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昌化鸡血石除了“大红袍”价格有所上涨外,普通鸡血石印章和雕件的价格已下跌30%左右,且交易量也有所下滑。然而,巴林鸡血石却“逆市而上”,价格一路坚挺,而且巴林鸡血石是整体价格上涨。

“巴林鸡血石完全有可能后来居上。”资深鸡血石收藏家胡天承说,巴林鸡血石量价齐涨是循序渐进的,并非是短期内快速暴涨,所以不会是资本炒作,“真正的原因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巴林鸡血石的特色和艺术价值,收藏群体扩大,自然就提升了交易量。”

其实在2011年,临安市政府已经在千年古镇昌化兴建了浙江规模最大的鸡血石销售市场——昌化国石文化城,这里展示和出售的鸡血石雕件,价位从几千元到上千万元不等。由于是旅游区,来“淘宝”的游客络绎不绝,但是真正购买的人并不多,毕竟如此高的价格,并不易“飞入寻常百姓家”。

临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骆金伟说:“其实,这几年政府越来越重视鸡血石雕刻人才的培养,除了鼓励民间鸡血石雕刻艺人带徒弟外,也在本地职高开设了鸡血石雕刻专业,通过全日制学习培养鸡血石雕刻人才。”毕竟原石销售是有限的,只有通过精湛的雕刻技艺提高其附加值,把综合竞争力提升上来,这样昌化鸡血石的未来才会是无限的。

经历了曾经的疯狂,在丧失资源优势后,慢慢回归冷静和务实,昌化鸡血石,也不是没有明天。endprint

猜你喜欢

鸡血石临安巴林
昌化鸡血石雕:诗情画意于一石
天然鸡血石风水球
御苑印家俏巴林
巴林石收藏趣谈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大红袍”鸡血石
浙江临安郎碧村宋墓 一座平凡墓葬的启示
赌鸡血石:一块石头可赚200万
巴林石
临安37吨电镀污泥倾倒者被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