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录片:一种超越生活的艺术形式

2015-07-07刘娇艳

数码影像时代 2015年2期
关键词:佩特拉布光噩梦

2015年1月中旬,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去世的消息震惊了众多网友,我们在一边感叹这位歌坛新星陨落的同时,不禁对“乳腺癌”这种夺走众多女性生命的疾病高度重视。事实上,在地球另一端的荷兰,乳腺癌发病率更高,每8个女性中,就会有1人罹患乳腺癌。乳腺癌已经不仅仅是患病女性的个人问题了,需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理解并帮助这些不幸的女性。这也是iDOCS参展影片《噩梦惊醒》的创作初衷。

导演的创作理念

在《噩梦惊醒》的案例分析交流会上,导演佩特拉·拉塔斯特彻斯以一首德国诗为开场白:“山顶之巅,寂静无边,树梢之上,大气不喘,鸟儿寂静无声,等着看,不久你也会安心。”整首诗描述了美丽的风景,但并非仅限制于风景,言外之意,会让人想起死亡和永生的问题。随后,导演又讲了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的诗歌,解释了艺术在生活中的使用。之所以有这么文艺且深奥的开场白,是因为这些思想对他们思索和制作记录片大有帮助,即纪录片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纪录片中有情绪的描述事实,同时又含有寓教于乐的成分。

女人身上最美丽性感同时又最脆弱的

部分,变成了影片中三位女主角痛苦和绝望的来源,他们在经历艰难治疗的同时,安全感随时崩溃、自尊心岌岌可危。《噩梦惊醒》的夫妻导演佩特拉·拉塔斯特彻斯和皮特·拉塔斯特通过非常亲密且私人的方式,展现了女性和他们的同伴在确诊后,如何用乐观幽默的人生态度来阻拦病魔的脚步。在整个案例分析过程中,夫妇二人多次提及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以及他们的创作理念,可见,由思想统领行动,在制作影视作品时有骨骼之于肉体的意义。

巧妙的前期调研

乳腺癌是非常敏感的话题,如何说服患者坦然面对镜头是一大难题。佩特拉和皮特在前期调研的时候,就做足了功课,首先他们要尽可能多的了解疾病本身,以及患病者的心态。随后他们取得了著名乳腺癌医生的信任和支持,在诊所观看医生如何治病。并且在恰当的时机与患者攀谈,试探他们是否愿意参与纪录片中来、是否可以去患者家中拍摄。整个前期调研过程持续了四个月。

准备阶段有个重要的问题必须解决:预算来源。调研初期,导演成功的得到了荷兰电视台、荷兰公共广播公司的支持,他们虽然投入了很少一部分钱,但这部分至关重要,有了这部分资助,后续资金申请就可以有两个渠道:一个是支持电视台播放的纪录片发行商,另一个是支持院线播放的纪录片发行商。最后,拍摄团队成功的得到了荷兰电影基金的资助,加之拍摄团队人员少,最大限度的控制了资金,拍摄项目得以顺利进行。当然,预算中一定要有一部分机动的资金,来应对突发事件。

准备工作也包括提前在诊所尤其是手术室观看医生治疗。在调研阶段就要想好拍摄机位、麦克风放置的问题,比如手术室内有的地方不能放置摄像机和麦克风,一来避免打扰医生治疗工作,二来避免强磁场的手术仪器损坏拍摄设备。这些准备工作能帮助摄影师在正式拍摄时,利用有限的手术时间更好的拍摄到满意的画面。漫长而用心的拍摄过程

纪录片《噩梦惊醒》采用佳能C300摄像机,以40-50mm镜头为主、24-70mm镜头为辅,最多使用了4个麦克风,通常采用肩扛的方式拍摄,中近景、浅景深、柔背景,这种摄影风格营造出了温馨的感觉,与拍摄主题和理念相吻合。

纪录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如何抓住精彩的画面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对于《噩梦惊醒》的导演来说,佩特拉有自己的方式,她在整个拍摄过程中,经常与患者打电话聊天或者坐在一起喝咖啡,了解她们明天会做什么,根据主角的生活安排来衡量是否有必要去拍摄。她的这种做法很有效,影片中有一场浴室洗澡的精彩片段,这组画面就是佩特拉在与女主角聊天时发掘的。

纪录片有别于其他影视作品的一大特点就是不能按照导演的喜好和感觉来随时喊“cut”,可以“参与”但不能“干预”。佩特拉和皮特在多年的搭档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默契,他们有彼此能看懂的手势语言,比如当身为导演角色的佩特拉向摄影师皮特做出举右手的姿势,那就代表她建议停止拍摄,手上抬表示建议镜头上摇。

对于乳腺癌题材的纪录片,《噩梦惊醒》难能可贵的点是近距离拍摄,却没有丝毫偷窥的感觉。要达到这种效果,取景、构图和场面调度就需要格外考究。摄影师避免使用长焦镜头,运用近景和中景透过医生的肩膀去捕捉病人的表情和大夫的手,力图让观众近距离的感受病人的情绪。

精简的制作团队

纪录片的特点决定了他不会像电影那样有庞大的制作团队,加之《噩梦惊醒》这类独立纪录片的预算有限,佩特拉和皮特将制作团队精简到最小的状态——导演、摄影师、监制、灯光等均由夫妇二人担任,只是外请了个搭档很多次的录音师。看似简陋的制作团队,拍摄出来的最终效果还是很令人满意的,佩特拉直言“这样精简的团队沟通起来更方便,我和皮特无论白天和晚上,有灵感的时候就讨论、修改。调研前期,皮特搬个小凳子在诊所那蹲点,没有过多的工作人员,对我们调研和拍摄非常有用且方便。”

在布光方面,尽可能的利用自然光和场景中现有的光源。佩特拉认为,“投入”和“收获”要成正比,如果大费周章的布光,虽然光效可能会好一点,但是这样非常容易打扰到被摄者,也可能因为布光花费时间而错过精彩画面,这是做纪录片很忌讳的一点,所以,除了要选择好摄影器材外,摄影师的摄影技术非常关键。片子中那段“浴室洗澡”的镜头,就是导演布光理念的一个体现:由于片中主人公的丈夫很早要出门,拍摄洗澡的时间就定在早上4点多钟,这时候从浴室窗户透过来的光几乎为零,只能靠屋内的灯光。摄影师很巧妙的运用镜子的反光采拍摄,而并没有刻意布光,尽量做到“隐形”,灰色的色调也很适合当时的氛围和人物的情绪。

一年半的拍摄时间,不是所有参与者都能坚持下来,幸运的是影片里的三个女性都很乐观坚强。片子完成后,导演举行了一次小型的观影会,请来了患者和她们的家人来观看。她们都很满意、很激动。现在,影片中的维奇已经去世了,但英格里德和塞布丽娜都在好转。相信她们能战胜病魔,也相信佩特拉和皮特等影视工作者的努力会有好结果。噩梦,会醒来。责编/刘娇艳

猜你喜欢

佩特拉布光噩梦
走进佩特拉,漫游玫瑰城
约旦佩特拉古城
约旦古城佩特拉
新闻演播室灯光及布光技巧探析
网格式布光法在电视灯光中的应用
创意布光及光绘神器
浅谈莎士比亚笔下的克莉奥佩特拉——一切因为爱
虚拟演播室的布光技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