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复兴背景下新中国体育发展方式的变迁

2015-07-05王斌

2015年27期
关键词:新中国民族复兴变迁

王斌

摘 要: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此发展背景下,中国社会各方面都发生着或大或小的变化,尤其是新中国的成立更是推动了其不断向前发展,而体育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势必也要经受历史的变迁。本文即以民族复兴为研究背景,深度挖掘新中国体育发展方式变迁的必然性和具体表现,从而促进体育强国目标的更快实现。

关键词:民族复兴;新中国;体育发展;变迁

引言

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从古到今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直至新中国的成立,民族复兴之路的探索从未间断过。而新中国的成立,让人们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也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民族的复兴不仅是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的跨越式发展,更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理念深化发展,而体育作为提升国民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势必紧跟民族复兴发展道路,不断推进发展方式的变革,以此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由此,本文即从民族复兴的大背景出发,就新中国体育发展史进行详细研究,从而探析体育发展方式的变迁情况。

一、体育发展方式变迁的相关理论研究

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不僅关系着中国体育未来发展方向,更影响着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实现。然而,目前,关于体育发展方式变迁的概念,还没有明确的界定,但已经有许多学者开始进行相关探索与研究,针对体育发展要受到外部环境、自身因素、国际发展趋势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本文以此为基础来介绍其概念。

1.体育发展方式变迁的概念

体育发展方式的变迁顾名思义是从一种发展状态转变为另一种发展状态,其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同的学者对其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一些学者人为:”社会的变迁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源于其自身存在的内在问题,也正是基于这种不可调和的社会生产的物质方式和社会方式之间的矛盾,才催生了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并成为了推动社会变迁、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而另一些学者则人为:“发展方式的变迁可以归结为生产力运行状态的改变,这其中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即包含内部因素,也涉及外部因素,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此,体育发展方式的变迁是在内部矛盾与外部因素共同推动下所产生的变革,且其自身存在的内部问题是变迁的根本所在,外部环境是重要的推动力和催化剂。体育发展方式的变迁在本质上是为了适应内外部变化,对体育发展方向、主体以及主体关系所做的适当调整和转变。

2.体育发展方式变迁的主要条件

体育发展方式的变迁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一般是在其自身发展遭遇严重问题,且与外部环境不相适应,为了紧跟社会整体节奏而作出更为契合的转变。由此看来,体育发展方式的选择和变迁并不受人的意志所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体育自身发展才是决定其变迁的主要因素。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体育发展方式变迁的基础条件。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保障体育发展的物质基础,体育发展方式的变迁更是直接反映了国家的整体实力,两者存在相互依存,彼此促进的关系。一个国家的体育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指标,在经济指标较低的情况下,国家的基本建设薄弱,社会生产总值较低、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根本无法为体育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也就更无暇顾及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发展;而经济指标越高,其体育发展水平越高,社会价值和功能转化才更加充分,也更能体现其服务大众的职能。由此,体育发展方式的变迁需要社会、经济的支撑。

(2)体育自身发展状态是推动体育发展方式变迁的内在动力。

体育发展方式变迁的关键在于其自身性质和发展状态,这直接影响着体育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体育自身性质在本质上实际上是体育功能在社会整体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例如,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国家迫切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以国家投入的体育发展模式决定了其必然要为国家的政治目的服务,由此,政府干预下的体育发展呈现出对国家的高度依赖,弱化了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对其的影响力,只有当体育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时,才能够体现出其对社会发展的依存度。同时,体育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体育发展状态的重要标准,是体育发展方式变迁的客观依据,其受制于社会整体节奏变化,需要政府干预和社会调节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实现体育的平衡发展。

二、民族复兴背景下新中国体育发展方式变迁的方向与策略

中华民族的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题,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中国人民跨越多重障碍,推动着社会、经济、文化的继续向前发展,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民族复兴之路更是发展迅速,并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同时也为新中国体育发展方式的变迁、发展提供了前进的动力。民族复兴背景下的新中国体育发展方式的变迁,关键在于内部矛盾的解决,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如此才能够与社会整体节奏相契合,才能更好的促进体育社会功能、价值的充分发挥,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最终推动体育的多元化发展。

1.民族复兴背景下新中国体育发展方式变迁的主要方向

(1)坚持“以人为本”的体育发展理念。“以人为本”的思想早在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中就得以充分体现,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不断深化发展,其强调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尤其是在民族复兴的背景下,人性解放、人性需求、人的价值取向都决定了体育发展方式的选择,体育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需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并以尽力满足人们多样化的体育需求,真正做到尊重人的主体性、独立性,保障每一个主体都能享受体育运动的权利,充分发挥体育的社会化功能。

(2)推动体育结构的均衡化发展。新中国体育的健康发展,需要依托于社会各方面的整体协调发展,如此才能够将体育发展中的个影响因素优化组合,彼此促进,推动体育发展方式的优化选择和变迁。民族复兴背景下,党和国家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各阶段发展特征,制定了详细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规划,在保证社会结构整体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不断创新体育发展动力,增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协调性,推进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并构建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制度,以此来促进我国整个体育系统的协调统一发展,也从根本上保证了民族复兴伟大目标的实现。

(3)借鉴和吸收他国体育发展经验

从世界体育发展史来看,因各个国家的国情和体育发展特点不同,其体育发展模式各异,而在民族复兴背景下,新中国体育发展方式的选择和变迁,直接关系着民族复兴目标的实现进程,为了避免体育发展经历过多的弯路,寻找最佳的体育发展路径,要正确对待西方体育发展经验,既不能照搬,也不能盲目排外,要在保持本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外来体育发展之精华。体育本质上没有国界,其需要与国际体育融合、良性互动发展,体育的国际化交流,能够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博大精深,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以体育自身魅力来带动中华民族的迅速觉醒,从而进一步推动民族复兴伟大目标的尽快实现。

结语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依托体育的发展,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体育更是成为了民族复兴的试点与先锋,并在提升国家形象,增进国家间彼此交流和联系中发挥着其独特的优势。而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体育的价值、功能也在不断变化,这势必会影响体育发展方式的选择,促进其向多元化发展,从而推动民族复兴和体育强国之路的双赢发展。(作者单位:陕西省旅游学校)

参考文献:

[1] 李延超. 民族体育的生态与发展[D].上海体育学院,2011.

[2] 冯宝忠. 中国迈向体育强国途径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2.

[3] 韩磊磊. 转型期中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新中国民族复兴变迁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清潩河的变迁
还原真实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特”在何处
做好青少年人生扣子的“五道题”
传统射箭复兴中的民族主义
供电企业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美媒:“新中国”的赢家与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