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模式对中国奶业发展的启示

2015-07-05刘畅

2015年27期
关键词:奶农牛场奶业

刘畅

自2014年年末开始,国内奶业问题就已见端倪。2015年多地接连曝出奶农大面积倒奶现象,奶农的生存现状也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中国奶业的现状,认為虽然中国奶业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存在着奶业利润分配不合理,奶业资源分布不合理,奶业质量不过关等问题。结合美国合作社制度,政府补贴政策,管理监督制度等先进经验,提出我国奶业应该适度大规模生产,建立合作社制度,加强政府监督管理等,推动我国奶业健康发展。

1.中国奶业现状

1.1 中国奶业整体发展呈上升趋势

乳业是国家优先发展的产业,国家为规范和推动乳业发展,颁布了一系列法规,使奶业发展能够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良种补贴、标准化规模养殖补贴、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补贴、购牛补贴、粪污处理补贴、基本建设补贴、苜蓿种植与加工补贴等,推进奶业的发展。目前奶业生产的机械化挤奶率达到90%以上,劳动主体已经由传统农民向专业化技术工人迅速转变,全混合日粮、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系统等方法广泛应用,很多加工企业的装备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劳动分工逐步细化,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我国奶业在规模上来看,近年来虽然有小许波动,但是存栏量及牛奶产量仍呈上升趋势。

1.2 奶行业利润分配不合理

.奶行业产业链利益分配严重失衡,利润分配不合理。长期以来,国内龙头企业主导的“公司+奶站+奶农”产业化模式,使得奶农在奶业产业链中合理权益长期受挤压。零售环节利润达到55%,加工环节为35%,而上游养殖业的利润占10%还不到,奶价议价权全掌控在乳品企业手中,乳企往往在奶少时抢奶、奶多时限收拒收,奶农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在乳企方面,目前市场大比例的份额被伊利、蒙牛占有,这种 “垄断”态势导致中国奶业陷入低层次的不良竞争,不利于中国奶业真正步入良性竞争和有序可持续发展。

1.3 奶业资源分布不合理

我国北方省份奶源充足,人均占有奶牛数量资源明显要高于南方省份。产奶区高度集中在东北三省、内蒙古等地,内蒙古、新疆、黑龙江、河北四省的奶牛存栏数之和占全国总存栏数目的比例超过60%。这不合理的产业布局,造成了北奶南调从而增高了奶产品的运输成本,还使得奶业欠发达地区大量的可利用的牧草、饲料白白地被浪费掉。

1.4 奶业质量堪忧

恒天然前任首席执行官西奥.史毕根斯,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牛奶价格并不是我担心的问题,我担心的是消费者的信心”。三聚氰胺事件负面影响挥之不弃,消费者对国产奶信心不振,行业信任危机依然存在。

2.美国奶业现状

2.1 美国奶业发达,位于世界前列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国土面积约937.2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草地和林地各占1/3,畜牧业资源丰富,其奶牛养殖业发展历史悠久,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在世界上都位居前列,美国畜牧业产值在1000亿美元左右,占农业总产值的60%,其中奶牛业产值占牧业产值的30%。

2.2 美国奶业标准化管理制度

美国对奶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系统性监管,确保乳制品的质量安全。一方面根据具体年份的形势制定管理规定和细则,另一方面规定州县两级农牧部门人员必须到全美的牛场现场检查,每年至少两次。

美国政府对牛场实行严格的分级管理,美国农业部依照卫生条件、养殖规模、牛群健康状况、设备状况和管理水平将美国所有的奶牛场分为A级和B级两个级别,对于存在的违规行为和不达标的情况采取处罚,新标准和规定实施以后,如果牛场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仍然不能达标的,牛场有权利向政府申请,政府下派专家,指导牛场人员培训直至达标。

2.3 美国政府完善的奶业支持政策

奶制品利润保障计划相当于一项保险政策,奶农缴纳一定保费,当连续两个月内全美牛奶均价和平均饲料成本之差低于目标利润水平时,奶农将从政府部门获得补助。美国农业部目前设定的最低保障利润为每美担牛奶4美元,最高保障利润为每美担牛奶8美元,投保产量为养殖场年度历史产量的20%~90%。保障利润越高,保费越高,美国国内所有奶牛养殖场均有资格参与奶制品利润保障计划,并可自由选择政府保障的利润水平和投保产量,补助额度等于实际利润低于目标利润之差与投保产量的乘积。除奶制品利润保障计划外,美国农业部还有主要被大型奶业合作社采用的牲畜毛利润计划。牲畜毛利润计划根据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牛奶、玉米、大豆的期货价格来计算养殖场的利润,便于套期保值。

2.4 生产合作社的组织模式

美国的奶业是以家庭农场为主,进行公司化运作,家庭成员是牛场的管理者也是奶牛场的拥有者,同时也参与最基本的劳动,根据在牛场的具体职位实行薪水制度。经过数代人的传承,农场人员大多精通奶牛养殖技术,熟练操作牛场的机械设施.。合作组织把分散的农场主集中起来,为他们提供一系列专业化服务。农场主是合作社股东,合作社又是公司股东,三者之间利益对接十分紧密。这种利益共同体的形式既可以保障其自身权利,又可以约束各自的行为。有些合作社直接创办加工企业,实行产加销一体化,奶农的利益得到了更好保障,合作组织的发展为美国奶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美国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3.1引导和扶持适当的奶牛规模饲养和专业化饲养

中国奶牛的饲养是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规模,这增加了生产,运输,疾病防治的成本,阻碍了新技术及专业化的推广,降低了生产效率,削弱了抗拒风险的能力。奶业的发展需要形成一定的规模,适度的规模化和集约化饲养可以避免分散饲养的劣势,促进形成规模效益。但是我国的土地资源远没有美国丰富,超大规模养殖、上万头牧场并不适合我国国情,同样在美国,也有一些小规模的养殖场,因此我国奶牛养殖要因地制宜,全面考虑环境、运输、原材料供给等多方面因素,探索适合国情的奶业模式。

3.2 奶業的发展必须有一定的合作组织和制度

世界其他奶业发达国家奶业中占主导地位的都是合作制,合作社的经营模式为稳定的生产和盈利提供了制度保障,实行养、加、销一体化经营,养殖、加工、销售各环节利润分配较为合理,因此养殖数量和产量也比较稳定。而我国奶业利益分配不合理,乳品企业掌控奶业大权,奶农和乳品加工企业的关系不对等,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脱节,一体化经营的企业数量不多,因此合作社的经营模式能够成为保障我国奶业健康发展的模式。通过组建生产资料供应合作社、奶牛改良合作社、牛奶销售合作社等形式,来缓解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减少单个农户的生产风险与交易成本。

3.3 加大对奶业扶持力度,实施标准化生产

实施奶业标准化生产,是提高乳制品质量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加快奶业产地环境、投入品管理、生产过程、疫病防治、市场营销等各环节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业、技术监督、工商、卫生等部门,应积极引导并严格监管奶牛养殖场、奶站和饲料、乳品加工企业按照标准化要求,规范生产经营行为。要加强对乳品生产、流通各环节安全性的研究和检查检测工作,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健康的乳制品。

支持奶牛养殖和加工企业引进奶牛饲养与繁育技术、管理和营销等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职业教育、科技推广机构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利用奶牛养殖培训这一新型培训项目平台,加快培养和乳品加工企业培养人才,构建奶品行业高素质的养殖队伍。

参考文献:

[1] 美国奶业考察及对我国奶业发展的启示 阳光畜牧网——中国奶业协会 2013年1月28

[2] 2014 中国奶业报告 山东畜牧网 2015年1月30日

[3] 王林 美国奶业的集约化发展 全球经济科技瞭望

[4] 美国奶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商情报网 2013年8月27日

[5] Dunkley Walter J. Business Management of American Dairy Science Association:A Historical Review(American Dairy Science Association)

[6] Trout, G Malcolm“Wilber John Fraser:July 1, 1869 – April 16, 1945”(PDF).J. Dairy Sci.(American Dairy Science Association)

猜你喜欢

奶农牛场奶业
洛绒牛场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农业农村部:培育奶业知名品牌
抗议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规模牛场健康养殖技术
共同推动中国奶业全面振兴
奏响中国奶业发展新篇章
奶农“倒奶”无关“姓社姓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