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垦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2015-07-05张鸣

2015年27期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增长

张鸣

摘 要:近年来,黑龙江省垦区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的进程中着重发展垦区非公有制经济,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仍存在较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在充分了解黑龙江省垦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非公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经济增长;发展对策

一、引言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之一,具有极强的农业资源优势,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战略储备基地。而黑龙江省垦区作为黑龙江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非公有制经济是同公有制经济相对应的一种所有制形式,它是指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既占有生产资料同时占有生产资料成果的一种所有制经济形式。然而,垦区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中仍面临诸多问题,阻碍了垦区乃至整个黑龙江省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以黑龙江省垦区为例,从垦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特点出发,研究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为垦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

二、黑龙江省垦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省垦区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晚,加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仍不够健全,垦区的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即有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观念落后、非公有制经济自身存在局限性、非公有制经济外部环境与条件欠佳。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将会制约垦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有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观念落后

黑龙江省垦区有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观念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有了较大转变,非公有制经济越来越得到重视。然而,较为传统的思想观念仍与垦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此外,很多人在垦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过程中持消极态度,认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只是权宜之计,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相关发展政策缺乏鉴定的信心,担忧政策随时会发生变动。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对于垦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导致垦区非公有制经济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非公有制经济自身存在局限性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过程中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对于其发展的影响更为重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产业结构不合理。垦区非公有制经济在第三产业领域的发展受到较大阻碍,只有极少数的企业能够实现在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的领域实现自身价值或拥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大部分企业在产业结构上往往表现为缺乏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拥有个体畜牧业占第一产业比重较大、低附加值的食品加工业对第二产业影响较大以及第三产业严重依赖传统行业等特征;(2)高素质人才缺失。对于任何企业来说,企业的竞争或者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高素质人才对于非公有制企业来说,是促进企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垦区非公有制经济的投资者、经营者、从业人员均存在素质偏低现象,其高素质人才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企业管理者自身素质不高、管理技术人才匮乏以及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管理方式阻碍了高素质人才的引进等几个方面;(3)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垦区非公有制企业中仅有不到40%的企业拥有技术改造与新产品研发的规划,大部分企业的科研投入与生产技术开发的投入严重不足。生产技术水平的落后直接导致这些企业创新能力低、产品结构单一、市场竞争力低下等,不利于非公有制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非公有制经济外部环境与条件欠佳

外部环境与条件对于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影响同样重要,垦区非公有制经济在资金支持、市场环境和政府职能等外部环境上存在一定的阻碍,主要体现在:(1)资金支持与金融支持力度不够。垦区非公有制企业中有超过60%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资金缺口,而这些资金缺口往往缺乏补充的渠道,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与金融支持。商业银行信贷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导致信贷投放结构不合理、信用评级不符合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特点、服务效率不高等,金融中介机构的支持力度也不够大,这些都导致了非公有制经济的资金支持与金融支持不够;(2)缺乏公平宽松的市场环境。当前,黑龙江垦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仍面临市场准入的障碍,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进入时受到不同部门及地方行政力量的干预,导致市场竞争缺乏公平性;(3)目前,垦区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政出多门、缺乏协调性的现象,政府在宏观调控和行政干预上面临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角色错位、政府与非公有制经济关系不顺、服务监督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三、黑龙江省垦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策

针对黑龙江省垦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在充分掌握垦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采取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以扎实推进垦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一)转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

应充分认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时,必须牢固树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牢固树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就是调整所有制结构,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观念。政府要树立依法行政的意识,切实保障非公有制经濟的合法权益。非公有制企业自身则要统一思想,建立长远的发展规划。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偏见要想办法消除,以克服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牢固的思想障碍,创造有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环境。

(二)加强垦区非公有制经济的自身建设

目前垦区非公有制经济普遍面临重要的产业转型期,垦区非公有制经济亟需加强自身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1)优化产业结构。非公有制企业应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从粗放式生产经营向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集约型生产经营转变,以加快产业升级,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和竞争力;(2)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首先,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拓展人才吸纳渠道,引进高素质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其次,要对人才结构进行合理配置,按照不同学历不同年龄进行合理配置。最后,要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和人才培养制度,帮助员工实现自身价值;(3)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从战略上看,非公有制企业应依靠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通过高新技术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提高企业的品牌竞争力。

(三)优化垦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与条件

优化垦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与条件,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1)加大资金支持与金融支持力度。在间接融资方面,应加快银行体制改革、积极推进非公有制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在直接融资方面,应加快创业板的推出,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资本市场。此外,政府还应强化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财税支持与政策支持;(2)创造公平宽松的市场环境。要切实落实平等准入、公平待遇的有关非公有制经济的原则。要排除对于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的其实,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进入条件和领域范围;(3)政府加快职能转变。政府应加快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由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玉江,能建国.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启示[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2):42-47.

[2] 姚晓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路径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4(11):5-7.

猜你喜欢

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增长
新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研究
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研究
基层检察机关服务和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考
检察机关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探析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正向的价值观